其他宗教
-
奥义书黄宝生 译在奥义书的创世说中,世界最初的唯一存在是自我,由自我创造出世界万物。这个“自我”也就是梵。《爱多雷耶奥义书》中的“自我创世说”便是对《梨俱吠陀》中的“原人创世说”的改造。“原人创世说”描写众天神举行祭祀,原始巨人补卢沙(Purusa,“原人”)作为祭品,而化身为世界万物。“自我创世说”则描写自我首先创造出原人,然后原人衍生世界万物。《大森林奥义书》中指出:“正像蜘蛛沿着蛛丝向上移动,正像火花从火中向上飞溅,确实,一切气息,一切世界,一切天神,切众生,都从这自我中出现。”(2120)按照奥义书的种种描述,梵创造一切,存在于一切中,又超越一切。
-
法老的诅咒郭丹彤,马晓敏 著1922年11月4日,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在底比斯帝王谷发现了古代埃及第十八王朝国王图坦卡蒙的坟墓。该墓葬以出土文物之丰富、精美和坟墓保存之完整震惊了世界,成为上了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图坦卡蒙坟墓发现不久,该考古发掘的赞助者卡纳冯伯爵意外死亡,这似乎验证了“法老的诅咒”的存在,由此引起了整个埃及考古界的恐慌,图坦卡蒙坟墓也因此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为了解开这个流传甚广且神秘莫测的\法老的诅咒\之谜,本书将以科学的态度,运用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以埃及人的来世观为切入口,进而揭示出“法老的诅咒”背后的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丧葬习俗和坟墓建筑样式及其作用。以期达到向读者普及古代埃及文明相关知识的目的。
-
个体生命的终极吟唱李跃红 著“汉语神学”之名,自其提出伊始,便在不断引起持续关注甚至激烈争论,成为中国当代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植根于当代中国思想土壤的汉语神学,其萌发实际上与教会和传教活动并无联系。它首先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史事件,但以往的研究和讨论,却主要从传统神学视域出发,而对其作为思想史事件的特征和意义则鲜有注意,更无深入探讨。本书稿首先梳理了当代汉语神学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划分并阐述其萌芽、形成、深化、扩展诸阶段的基础上,着重从思想史视域出发说明当代汉语神学发生的语境,分析其发生过程与当时思想史演进特征及内容脉络的一致性,论述当代汉语神学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意义,尤其是在个体生命的终极依托问题上的突破。另外也论述了当代汉语神学在学术上和宗教上的意义。
-
闽南与台湾民间神明庙宇源流段凌平 著《闽南与台湾民间神明庙宇源流》作者段凌平着眼于闽台两地民间信仰,在十数年辛苦的田野调查基础上,用极为严谨审慎的态度追古溯今,考证了两地民间神明及庙宇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同时用轻松的口吻将生动的民间传说融入其中,不仅论述了闽台文化信仰的差异,更揭示出两地民间信仰的传承流变且互相交融的事实。《闽南与台湾民间神明庙宇源流》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
百人百部普学旺 著黑、白二色渗透于中国哲学、宗教、民俗、民间信仰等传统文化各领域,对中华文化曾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夏代崇尚黑色,商代崇尚白色,遍布于我国西南广大地区的彝、纳西、哈尼等民族崇尚黑色;白、普米、羌、藏等族及古代的巴人、骠人崇尚白色;用黑色和白色相互环抱组合而成的太极图遍布于中华大地。 本书提出,占羌部族(含华夏民族)还没有解体分化,并处在母系社会的时代,曾经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母系文化,黑色即是这一时期崇尚的色彩(源于女性生殖崇拜),是母系文化的表征。白色则是古羌部族父系时代的产物(源于男性生殖崇拜),是父系文化的代名词。黑白崇拜文化是太极图之渊薮。 本书以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为指导,通过追本溯源,终于揭开了深藏于“黑”云“白”雾之中的一系列迟迟未解的中华古文化谜底,并使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占文化连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而构建出中国黑白崇拜文化体系。
-
中日学者中国神话研究论著目录总汇朝戈金,贺学君,蔡大成 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中日学者中国神话研究论著目录总汇》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系统介绍近百年(1882-1998)中日学者关于中国神话研究成果,迄今唯一的大型工具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中日学者中国神话研究论著目录总汇》“前言”对中国神话研究百年历史的梳理辨析,对中日学者研究异同特点的比较评点,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显示着编者的理论素养和学术眼光,给人以有益的启示。目录主体,分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作品研究以及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等四大部类,内容丰富,资料齐全,共收相关专著和论文万余条;部类之下,再据作品不同内容,逐级细分,主从分明,自成体系;日本学者的论著,在采用中文译文的同时,也保留日文标题与出处,以便查考;此外,内容还旁及民俗学、古典文学、美学、文化学等相关论著。整体条目设计,严谨有序,兼具学术内蕴,既利检索,又有益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
中国南方民族宗教小词典纳麒,杨学政 编《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文库:中国南方民族宗教小词典》为满足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民族、宗教、统战、宣传部门实际工作者对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知识的学习、参考需求而编写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文库:中国南方民族宗教小词典》突出简明实用。收集的词目范围,以现代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宗教为主。由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不同程度地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这些宗教与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有不同程度的交织融合,因此,酌情收录了这方面的词目。
-
汉译巴利三藏.经藏.长部段晴 等译段晴等编著的《汉译巴利三藏(经藏长部)(精)》经文全部译自巴利语,以巴利圣典协会(Pali Textsociety)出品、又经过泰国法身寺法胜大学依据泰国巴利藏写本校订的巴利语《长部》为底本。《汉译巴利三藏(经藏长部)(精)》是佛教经类文献的第一部集成,分为三品共34部经文。其中有佛的教诲,有民间传说、故事,有僧人的纪实文学作品。《长部》的主旨在于破,以破而凸显印度佛教与其他思潮、教派的不同。辑入《长部》的佛教术语类经文,完整地体现了佛教的思想体系。《长部》多讲“戒”、“定”、“慧”,这三个字的内涵,作为主脉,贯穿于整部经。
-
满族穆昆与萨满教苑杰 著《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满族穆昆与萨满教:以满族石姓为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对满族以血缘群体为基础传承萨满教的状况给予了深入描述。充分地记录了一个家族在当代如何记忆和保存萨满文化的情况,在萨满文化资料建设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
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贾发义 著《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中古民众弥陀净土信仰意义比较宽泛,信仰群体包括各地净土僧人及具有弥陀净土信仰倾向的民众。《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关于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的时间段限重点在中古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是中国佛教从初传到极盛的阶段。《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正文的总体结构共分四章:第一章考察弥陀净土信仰的渊源、思想及性质;第二章分阶段论述中古时期弥陀净土信仰的社会表现及地域分布特点;第三章论述中古时期弥陀净土信仰的特点及其中国化的条件;第四章论述弥陀净土信仰对中古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