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宗教
-
基督论申合修 著《天主教神哲学院统编教材:基督论》属于学术探讨性读物。作者申合修主要从《圣经》、历史和神学三个层面对耶稣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圣经新约中耶稣的身份与工作;梳理了从古至今教会在信仰中对耶稣的经验、认识与反省;论述了耶稣生命中神性与人性的差异与统一的辩证关系,从而“解答”了“耶稣是谁”这一令无数人困惑的千古难题。这对于当代中国教会在其信仰的核心问题上澄清认识与更新观念,无疑将会大有裨益。
-
当代中国天主教本土化研究孙琥瑭 著《云南民族大学学术文库·当代中国天主教本土化研究:以太原教区与石家庄教区为例》以太原教区与石家庄教区为个案,以天主教与当代中国社会互动中的调适与疏离为主线,运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志的方法,从思想观念、政教关系、福传与服务、礼仪与庆典、教育与传承等本土化层面展开论述,并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特别是台湾天主教本土化的经验与成果。
-
中国之旅行家[法] 沙畹,[法] 伯希和 著;冯承钧 译《中国之旅行家》为冯承钧第一本翻译作品(1925),简介张骞、法显、惠生、玄奘、郑和等人事迹。有冯承钧的“编译之缘起及旨趣”。伯希和、沙畹撰的《中国之旅行家摩尼教流行中国考(冯承钧译著集)》罗列中国古书中关于摩尼教的记载,考察该教在中国的流行情况。此书中译本是原书的后半部分,其前半部分是摩尼教残经的疏释,没有翻译。
-
百年禁教始末胡建华 著基督教在华传教史是中国历史特别是明清史、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也占有相当的位置。尤其是清政府对西方教会在华传教的态度,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施行,在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也应当是被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点。即使是从目前中国社会来看,有很多涉及基督教的问题都能找到历史的影子,有些甚至是当时遗留下来的,包括传教的社会基础、区域、传统、观念、习俗乃至教产等。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脉络,对如何看待宗教问题,如何面对日益繁荣的文化交流与汇通,都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因此,我并没有将以前的论文简单地加以扩充,而是选择了新的内容,将涉及的领域前伸到清中前期,就清王朝对来华天主教从优容到厉禁的转变,以及百年禁教的历史加以探讨,先前写的论文则被放在书后的附录中,作为传教刚刚解禁后的情况提供给读者参阅。
虽然《百年禁教始末:清王朝对天主教的优容与厉禁》只是介绍了宗教史中的一个侧面,但涉及内容很广,时间跨度也比较长,需要查阅的资料特别多,尤其在国外现存的大量资料,除了少数翻译过来的之外,其他还没有接触到。 -
呼伦贝尔萨满教与喇嘛教史略孛·蒙赫达赉,阿敏 著孛·蒙赫达赉、阿敏编著的这本《呼伦贝尔萨满教与喇嘛教史略》以呼伦贝尔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主线,以重要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为切入点,较多地以第一手弥足珍贵的本土史料为依据,清晰地展示了萨满信仰的历史与今天,以及喇嘛教在呼伦贝尔大地上的发展、衰落和现状。并通过对萨满信仰与喇嘛教信仰的精神活动,以及对其社会功能、作用和影响进行科学地梳理,系统地探讨了其在不同时期对呼伦贝尔原住民的影响程度。
-
天主教研究论辑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赵建敏 编《天主教研究论辑(2013·第10辑)》栏目内容包括天主教神学研究、天主教本地化研究、圣经研究、天主教伦理道德探讨、天主教社会学理论与实践、天主教法学理论、天主教礼仪探讨、天主教神学家研究、基督宗教历史研究及文献发掘、宗教对话等。《天主教研究论辑(2013·第10辑)》收录了关于天主教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如康志杰、赵建敏等的文章二十余篇。其中有关于科学与宗教的文章八篇。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入手,通过专家学者的十几篇文章,简单描绘了二者的身份、职能、功能及发展。
-
安息日的真谛(美)赫舍尔 著,邓元尉 译《安息日的真谛》是20世纪谈安息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赫舍尔以优美、热切、满怀对上帝所造万物的爱,所写下的《安息日的真谛》一书,在出版之后,就被推崇为是犹太信仰的经典作品,帮助数以千计的读者在现代生活追寻生命的意义。赫舍尔在这本简短而深邃的小书里,默想第七日的意义,引入一个带来巨大影响的观念:一种不是呈现在空间中、而是呈现在时间中的“圣洁的建筑学”。他主张,犹太教是个时间的宗教,犹太教所揭橥之生命意义,无法在空间及充斥于空间的物质中获得,只能在时间及弥漫于时间的永恒中领受,因此“安息日就是我们的大会堂”
-
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互动孙尚扬 著《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互动:一种思想史的视角》是一本颇有学术价值的专著。《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互动:一种思想史的视角》末章亦颇有特色。作者孙尚扬在论及“拒斥”反应时,对其排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重点批评,但并不片面,相反,还揭示了这种排斥反应中也包含着极富洞察力的正当方面。这是全面的研究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风。在上篇论及利玛窦对儒学的批评中,作者已抓住了“大伦与五伦”这一耶儒之学差别、分歧之关键问题;到最后一章,通过思想上强烈的突出对比,进一步揭示了这一要点,从而把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伦为本的核心昭示出来,并提出了以往中国人伦文化有宗法性缺点这一本质问题。
-
麦芒上的圣言吴飞 著“基督教中国化”的话题是中国政界、教界和学界都非常关注、而且也颇有争议的论题。基督教与中国的关系从其历史发展沿革来看乃是两种文化体系相遇和对话的关系,当然也是两种强势文化彼此接触和对比的关系。《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作者吴飞通过民间考察的形式,对基督教在现代中国民间社会的历史与处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论述。
-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民间信仰张祝平 著当历史将人类带入新千年的征程,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演进也走到了向新的文明形态跨越的历史转折点,即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后现代”的生态文明时代。严格地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出现这一“历史性转折”,与世纪的更迭并无干系,也非完全出自人类的理性思考。换言之,这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被迫之举,是人类面对严酷的全球生态环境必须作出的唯一选择,也是人类社会由“自在”走向“自为”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