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
道德真經四子古道集解[金] 寇才質 著本书是“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之“老子历代注疏”系列的一种。《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是金人寇才质所著,是一部解老子《道德经》的著作。《道德经》相传是老聃出函谷关时为关令尹喜所作。历朝历代解《道德经》的人很多,但金人寇才质认为当时很多说法流于浮诞,失去了老子的旨要,所以作此书,以论道德之根本,纠当世之颇谬。寇才质在书中援引了“四子”之书,作为自己学说的佐证。四子即庄子、列子、文子、庚桑子。四子书大旨,其见于寇氏所引者,一以清虚自守、修身少欲为主。寇氏《自序》亦称,欲以此书“拯世欲之多蔽”,因而其疏解老氏,一以此义为旨归,而未尝囿于老氏原文也。本书以上海涵芬楼影白云观藏《正统道藏》本为底本,以成都二仙庵刻《重刊道藏辑要》本为参校本,依《中华道藏》本施以现代标点。
-
道教史许地山《中国史略丛刊系列—道教史》是许地山的著名专著。虽然作者自己认为,“此本不能说是著作,只将前人及时人研究底结果总撮起来,做为大学参考的书”,但却是相关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本分上下,上编述道家及预备道教的种种法术,下编述道教发展中教相与教理。
-
西游原旨(清)刘一明暂缺简介...
-
道教与唐代科技刘芳 著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对道教与唐代科技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人还不多,研究也不够全面、深入,对道教与唐代科技进行全面梳理、系统讨论的文献至今还没有。刘芳*的《道教与唐代科技》将对隋末唐初至唐末五代这段时期的道教与科技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内容包括道教与唐代化学、医药学、矿物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以及农学等。在充分借鉴、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道教与唐代科学技术、科学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将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
-
从道教到爱因斯坦[瑞典] 奥洛夫·李丁 著;张文 译《从道教到爱因斯坦 中日思想气与理概述》将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传统贯穿一线,详尽阐述“理”和“气”的中国哲学概念在丰富悠久的儒家传统文化中所占的核心地位,并将三千年前的道家文化和现代科学文化相结合,巧妙展现中西文化的契合之处。作者提出总结宇宙中所有物质的爱因斯坦方程式E=MC*2与中国的理气思想都体现出一种平衡之道,呼吁中西文化互识、互补和互助。
-
中国道教史傅勤家 著《中国道教史》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道教历史发展为线索,阐明了道教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当时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潮流的关系。对道教思想的研究,补充了以往哲学史的某些缺环;揭示了道教对中国古代科学,特别是化学、医药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
药地炮庄[明] 方以智 著本书是“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之“方以智集”的一种。《药地炮庄》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方以智解读《庄子》的作品。药地是方以智的号,炮的意思是烹炮,“会诸家于一鼎”的意思。《药地炮庄》始刻于康熙三年(1664),世称此藏轩本,是《炮庄》的刻本。后来虽有增补重印,但变动不大,存世的目前仅见安徽省博物馆藏本、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藏本、台湾中研院史语所藏本和四川省图书馆藏本几种。此书是《药地炮庄》的校点本,以台湾中研院史语所藏本(广文书局影印本)为底本,序跋部分分别参考了安徽省博物馆藏本(大集堂本)和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藏本(天瑞堂本),正文缺页亦据此两本予以补足。另外,由于此藏轩本庄子原文与传世本有少量出入,此次校点选取王孝鱼先生校勘整理的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作为《庄子》原文的对校本。《炮庄》中汇集的诸家评论,亦尽量找原书作了核对。对于关注方以智本人思想演进、关注庄学史、关注明清两代思潮变迁的研究者们,《药地炮庄》都是不应被忽视的作品。
-
道家文化研究陈鼓应 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九辑,陈鼓应主编,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和(青松观)香港道教学院合办,繁体版。本辑36万字。因本人在编及待编稿子较多,而本辑需在年内出版,经与《道家文化研究》主编陈鼓应先生沟通后,请北大哲学系在读博士生白洪辉做本书责任编辑,本人仅对白同学的编辑稿做了些规范性处理。
-
道学文化裘承忠 著《道学文化》以中国古代老子等哲学思想为根基,系统阐述道学文化与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谐社会、伦理道德等的有机融合。弘扬真善美,倡导正能量,为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贡献力量。
-
山东道教史赵芃 著本书将山东道教的形成、演变与发展置于中国道 教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梳理了早期道教(方仙 道、黄老道)组织和早期道教著作(《太平经》)在 山东地区的传播,分析了这些早期道教派别与后来的 义理化道教教团的渊源关系,系统论证了山东是中国 道教发源地之一的观点。考察了先秦时期山东道教的 文化渊源,秦汉时期山东道教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 期山东道教的演变,隋唐宋时期山东道教的兴盛与繁 荣,金元时期山东道教的鼎盛,尤其对金元时期北方 三大道教教派(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在山东的 交织发展作了较为清晰的描述。明清时期中国道教虽 然整体式微,但在山东泰山、崂山、沂山、云翠山、 锦屏山、博山等地仍然出现了局部繁荣与活跃的局面 。同时,本书还系统记述了儒、道、释在山东的融合 与发展,使中国长期存在的“三教会通”历史现象得 以形象地展示于区域道教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