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
僧宝正续传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宋)祖琇 (清)自融 撰,性磊 补辑,吕有祥 点校《僧宝正续传》七卷,宋祖琇撰,辑录宋代禅林名僧三十人传记语要,于每一传之后附“赞语”。《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十五卷,清朝自融撰,性磊补辑,收集南宋建炎元年(1127)至明末永历元年(1647),凡五百二十一年之间,九十七位著名禅僧传记。亦于每一传之后附“赞语”。 以上二书,内容上与其他宋明时期的禅宗史料相互印证补益,二书合刊出版,《僧宝传》这一体例的禅书就完善了。弥补了禅宗其他《僧传》《灯录》或偏重记事或偏重记言之不足,是考察和研究中国北宋末至明末禅宗历史和思想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道风艺韵董中基 编2019年11月,由浙江省道教协会、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古琴艺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论坛”举行。本书为2019年浙江省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的论文集汇编,主题为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道教中国化的路径,其中特别研究了道教与古琴艺术。论坛设立了“道教与传统艺术”和“道教与古琴艺术”为主题的两场分论坛,与会人士共同探讨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次论坛收到的论文,基本围绕道教与中国传统艺术来展开,力求探索进一步引导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道教中国化进程的可行路径。
-
耽玄与尘居程乐松 著以经典解读和观念诠释为基本进路的思想史研究,与围绕信仰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展开的社会史研究可以被视作宗教历史研究的两个支点。信仰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的:始终关切超越的旨趣必然使得信仰以某种思想或观念的方式否定或疏离日常生活和世俗世界,确立独特的宇宙秩序与信仰价值;与之相对,信仰实践的展开又是与日常生活须臾不离的,从现实的意义上说,一种纯粹且脱离了世俗生活的信仰是难以想象的。就道教而言,修真登仙的玄思与禳灾祈福的实践是不可分割的,科仪戒律的规制与度牒帐籍的律法也是并行不悖的。如果要尝试理解某一个历史时期中的道教信仰,就需要结合其时的经典文献与社会生活。鉴此,本书以唐宋时期的道教信仰为主题,分别从隋唐时期的道教信仰思想与唐宋时期的律法及信仰关联两个视角展开专题研究,展示上述一体两面的信仰史框架。
-
南华阐微张静依 著《南华经》是中国道家的一部经典,是道家一代宗师庄周所著。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在继承太上老子学说、阐述道德自然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本书系作者结合自己的修行,阐述对《南华经》道典的一些体悟。
-
中国古代道教管理法律制度研究张亦,徐刚,段治民,刁穗 著本书试图通过梳理历代道教管理法律规范文本,在把握古代道教管理法律制度的整体特点的基础上,对不同朝代道教管理规范作具体的研究和比较,以期为进一步探讨道教与王权的关系,道教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供有益的视角。
-
真诰[梁] 陶弘景 著暂缺简介...
-
长春观丛谈孙君恒 编暂缺简介...
-
城隍信仰研究赵卫东,熊建卫 编城隍起源甚早,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城隍信仰在中国古代社会众多信仰中是较为独特的存在,它既是官方祭祀的对象,被列入国家祀典,又在民间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还与道教关系极为密切。自唐末五代开始,城隍就进入了道教神系,正式成为了道教神灵。本书梳理了道教城隍信仰的产生与发展、流传与分布、主要职能、社会作用、基本特征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的关系,全面展现了道教城隍信仰,是相关领域较为重要的学术作品。
-
道教戒律学任宗权 著道教戒律是约束道教徒的行为规范准则。《道教戒律学》一书作者是任宗权,本书基于道教的立场,论述了道教戒律广远悠久的沿流、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以及详尽的戒学体系;有组织及有层次地阐述及介绍传统的道教文化,加深人们对道教的了解。全书分上下两册,引经据典,图文并茂,论述了道教戒律广远悠久的沿流、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以及详尽的戒学体系。内容包括: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的充实与变迁;宋元道教戒学体系;明清道教戒律的革新;道教戒律与历史法制;当代道教戒学学面临的几个问题等。
-
教衍上清袁志鸿 编道教上清派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创派于江苏茅山的道教形式,唐代以“上清经箓”列为“三山符箓”之一。该著试图以叙述的方式,总体的视野,从道教上清派文化特点、历史过程、人物春秋,由教派东晋初创,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为读者提供道教上清派全览,概观性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