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
晋北民间道教科仪音乐研究陈瑜 著作者在充分把握资料及全面深入考察的基础上,首次对晋北民间道教的教派源流进行全面考察和梳理,纠正了以往学术界对该区域教派传统的误解,指出全真派与正一派道教在晋北地区的普遍存在。同时,完整地记录了该地区目前现存的道教活态仪式并对各区域道教音乐的音乐形态进行细致分析,最终提出晋北地区民间道教的地域性、共时性和历时性艺术特征,进而揭示出自明清以来晋北民间道教音乐传统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在近百年的社会变革中依旧固守传统的原因。
-
彩绘全注全译全解老子,庄子 著;任犀然 编本书是《老子》和《庄子》的合集,收录《老子》八十一章及《庄子》三十三篇内容。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展示《老子》与《庄子》这两部巨著,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每篇作品进行全解、详注,并配以精美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使读者获得丰富的想象空间和高雅的艺术享受。无论是治学修身、处世待人,还是经商置业、从政为民;无论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贾,还是贩夫走卒、平民百姓,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本书以细致入微之笔,以林徽因丰富的人生经历为蓝本,从她的性格、气质、修养、品位、爱情、婚姻、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入手,还原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世间奇女子的精彩生活,为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女性做悉心的指导,汲取其人生精华,为自己谱写绚烂的人生。
-
回顾与展望盖建民,周冶,朱展炎 编《回顾与展望:青城山道教学术研究前沿问题国际论坛文集》是四川大学青城山道教学术研究前沿问题国际论坛文集。《回顾与展望:青城山道教学术研究前沿问题国际论坛文集》共分十五个部分,其作者不仅包括国内知名学者,也包括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朝鲜、德国等国家的学者。他们对道教区域历史、前沿问题等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涉及当今道教研究的方方面面,代表着国内及国际道教研究的新水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道教典籍选刊周作明,点 校《无上秘要》,采撷三洞四辅之精要,分类编纂,内容遍涉道教宇宙观、生死观、伦理政治主张、神仙信仰及修道成仙思想、规则、方法等诸方面。此次整理,以明《正统道藏》所收六十七卷残本为底本,参校本书所引并为《道藏》所存,以及敦煌文书中留存而《道藏》所阙的一些道经,并以完整的敦煌文书P.2861《无上秘要目录》校勘、补充底本的目录;《云笈七籖》、《永乐大典》等后世类书及其他文献资料有《无上秘要》引文者,亦据之参校。书前有朱越利教授撰写的序言和整理者所写的前言,书后附有《敦煌文书伯二八六一无上秘要目录》和《无上秘要征引经书及引文位置对照表》。
-
全真学案吴亚魁 著;张广保 编《全真学案(第二辑):吕洞宾学案》主要内容包括:《金丹诗诀》、《纯阳真人浑成集》、《修真十书·锺吕傅道集》、《道枢》、《黄帝阴符经集解》(节录)、《修炼大丹要旨》(节录)、《诸家神品丹法》(节录)、《诸真内丹集要》(节录)、《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窖头坯歌》等。
-
太清[意] 玄英 著;韩吉绍 译《太清:中国中古早期的道教和炼丹术》尝试理清中国炼丹术的起源,以及炼丹术和存思在道教自我修炼实践中的相互作用,书中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外丹的化学性方面,而是其宗教及仪式层面,这个崭新的视角会对国内学术界的研究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太清:中国中古早期的道教和炼丹术》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不虚辞蔡程 著本画册是一部道教文化艺术摄影集。作者分春、夏、秋、冬四个时段拍下南岳衡山紫竹林道院的道士的日常生活和道观的各种风景,并配以历代与道教有关的古诗词,给读者营造出一种和谐诗画的氛围,带给读者以精神的清静与愉悦,读者从中可以了解“道”的玄妙,真切地感受到古老的道教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传承与活力。
-
黄飞山点评·思考·做学问黄飞山 著《黄飞山点评·思考·做学问》是作者黄飞山对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的孙通海译注的《庄子》(简称《庄子》译注)进行点评,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董京泉著的《老子道德经新编》进行思考。作者对两部著作持有不同的观点,引申出对做学问的探索,对怎样做学问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
云笈七签[宋] 张君房 编《云笈七签》是北宋张君房编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素称 “小道藏”、“道教小百科”。更为重要的是,张君房据以编修《云笈七签》的底本《大宋天宫宝藏》在流传中佚失,《云笈七签》这一《大宋天宫宝藏》的 “简抄本”的史料价值就变得更加重要。 张君房编修的《云笈七签》给我们保存了大量北宋以前的道书及其 他古籍甚多,其中有的今已散佚或失传,反可以凭借此书得以完整的流传或保存吉光片羽。 就没有散佚的书籍,由于《云笈七签》大体保存了宋本的旧貌,也可以用它来作为校雠订正 之用。《云笈七签》除了道教本身的东西外,还涉及大量的教外内容,如有关宇宙构成、天 地化生、人类由来,乃至天文地理、药物化学、民俗风情等,这对我们研究古代中国传统文 化是非常有价值的材料。《云笈七签》的编撰体例不再是沿用刘宋陆修静、孟法师以来的三 洞四辅七部分类法,而是注意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创立了更科学、更准确、更细致的部类 编排法。张君房把道经丰富的内容分为三大块,以“道德”为起始,以“灵 验”为终结,以“法术”为主干的整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教内容 的体系性、完整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说:“类例既明,指归略备,纲条科格 ,无不兼该,《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
-
道论张茂泽 著全书分天道和人道两卷,分别含《道有》、《道显》、《道现》、《道和》,与《人性》、《修养》、《文化》、《外王》八篇。前四篇论天道,揭明人道的本原;后四篇论人道,阐明天道的落实。《道有篇》论道、存在及其统一,提出道有是世界的本体;《道显篇》论道的显示及其结果,认为道所显的抽象形式即真理,是世界的根据,理一分殊是道所显真理的基本结构;《道现篇》论道的现实,提出道所现实的一产物——元子——是世界的根源;《道和篇》论道有、道显、道现辩证统一,提出道的辩证法内含多种形式。《人性篇》论人性的内涵,尤其说明并证明了“人性善”学说;《修养篇》论述天人合一的途径、克服人性异化、实现人性的活动过程——修养活动的意义;《文化篇》论修养活动及其产物——文化的意义,并阐明了文明、道德、礼教等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外王篇》论述社会共同体如家庭、国家等关于正义的实践和实现,尤其讨论了民主、公民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