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
庄学研究2019年第2期 总第3期胡文臻 郭飚 著《庄学研究》深入挖掘庄学思想内涵,分析庄子思想的整体内容及其内在联系、逻辑结构,探究庄学的源流与特性。本辑是第3期,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庄子的处世之道、养生之道及治世之道,辨析了“新子学”的时代价值,阐释庄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如“言意之辨”“天机”“在宥”等,探析庄子思想的现代生机,并使之与当代社会相结合,阐述其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
文化交融周永健 著《文化交融: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著作。引论先强调指出道教的产生是受到少数民族宗族的影响的,颇具新意。接下来从纵向的角度,概述道教在少数民族中传播的历史;又用四个章节从横向的层面,具体阐述道教影响瑶族、壮族、苗族、黎族宗教所产生的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交融的情况。 书稿从少数民族道教的产生、少数民族道教的班坛组织、少数民族道教的民族特征等的角度,揭示出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的密切关系。著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揭示出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的融合交流的主题,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道教女仙考中国社会科学院道教与民间宗教教研室,策划组稿,姜守诚,张海澜王母娘娘、妈祖、碧霞元君、魏华存、后土娘娘等,这些中国传说里的女神,也包含在道教神仙体系之内。有关她们的信仰是怎样形成和流变的?信众群体是什么情况?这些女性神祇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本书选取几位有代表性的女性神祇,对道教女神信仰进行初步的介绍和梳理。
-
道教版画丛刊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元明清道教文学思想研究蒋振华《元明清道教文学思想研究》上篇“辽金元道教文学思想”综论辽金元道教与文学之关系、全真七子的散文思想及诗学思想、元代神仙道化剧思想。中篇“明代道教文学思想”讨论明代道教文学思想的雅化、俗化及与明代文学思潮的关系。下篇“清代道教文学思想”包括清代道教文学思想的回归、明清仙道戏剧家思想、《藏外道书》诗集中的道教诗学三个专题。
-
民俗中的诸神周心慧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根植于民间,而年画作为中国民俗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间的年画艺术家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了绚丽多彩、汗牛充栋般的道教题材画卷,成为古代年画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类年画分布地域广泛,制作方式上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全面反映其艺术成就,《民俗中的诸神:道教题材年画萃选》选择各地区有代表性的作品,汇为一编,相信对于道教研究、民俗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老子新读薛飞本书在历代前辈方家《老子》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文一些具体字句进行了有别于前人的全新考据与校订。在注释上更加注重联系上下文,追溯关键字句在《老子》成书时代的原义,并对每章进行了题解与阐释,尽可能还原《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与观点。
-
全真道研究暂缺作者《全真道研究》是由山东大学赵卫东教授主编的专门研究全真道的学术性辑刊,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全真道研究(第7辑)》为第七辑,共收录文章11篇,内容为道教古籍文献、碑刻文献的研究与分析及相关书评。
-
修仙(美)康儒博求神问仙是中国中古时期宗教表达的重要形式,也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直以来,中古时期的仙和xiu仙者都被描绘成一群神秘、隐匿的人。而康儒博在这项开创性研究中的看法则大异其趣。康氏认为,仙并未脱离社会,仙仅仅是诸多社会角色中的一个宗教角色,且在这种映照之下得以成立。xiu仙者不是绝世的,他们要在社会环境中寻求治病救人、预测未来、述异志怪的能力。该书融合了多元的理论方法和坚实的中国古代文献,在此基础上细致入微地分析了xiu仙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它对xiu仙作为一种社会氛围的描摹非常新颖,它所提出的研究范式对理解其他社会中的圣人角色也具有创造性。
-
华夏根柢 百家津梁卿希泰卿希泰教授奉献给学界的这本新论集,是应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约请而编选的。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编的“大家学术”丛书,旨在编选近百年以来学术大家之精品,得以入选丛书的作者都是各学术领域的代表人物。作为四川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杰出教授、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四川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卿希泰教授,是从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重点学科中遴选的享受院士待遇的文科杰出教授,这在中国人文学科领域是极其崇高的荣誉。卿希泰教授以他在道教学领域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和在国际宗教学界的极高声誉,堪称当代道教学研究的一代大家。卿希泰教授著作等身,所撰写的一百余篇道教学论文,曾先后有《道教文化新探》《刍荛集》《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结集出版。《卿希泰论道教》,共选编先生撰写的十一篇论文,分为道教综论、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道派史研究、道教的政治思想研究、道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五个专题。先生既关注道教的历史、思想研究,也注意道教与当代社会关系的探讨,这种古为今用的学术关怀,大致反映先生数十年道教学术研究的轨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中国学者所研究的道教学的主要问题。先生去世前年事已高,但在道教学领域,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地继续探索耕耘,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学术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学人学习和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