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
一口气读完道教史尹梦飞 著独特的写作视角揭秘中国人心灵的救治良方全新的阅读体验回归汉民族灵魂深处的渴求自许地山开创道教史写作以来最好读的道教通史本书从东汉末年道教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创教写起,止于民国时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纵贯道教历史一千八百余年。从道教张天师家族六十多代的兴衰,不仅引出整个中国道教发展的历史,还详细介绍了道教的经典教义、各宗各派,以及修炼方术、斋醮仪规等。更重要的是,作者从皇权专制与道教传承的内在紧张这个独特视角,为读者展现了道教近两千年来不断边缘化的发展历程。全书文笔生动,思路清晰,一扫以往道教史著的晦涩难懂,堪称许地山、傅勤家以来的第一次历史性突破。
-
道教生态思想的现代解读白才儒 著上古神道传统把自然万物神格化,春秋战国时期的理性革命把自然万物理性化,道教教义则把神格化的自然和理性符号化的自然结合起来。道教认为,宇宙万物是道、气、神、经生成的有机体,有内在的神圣秩序,遵循、维护和控制宇宙自然的神圣秩序就构成社会太平和道教修炼的价值原则。道教生态思想主张把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建立在遵道为善的基础上,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意义。《道教生态思想的现代解读:两汉魏晋南北朝道教研究》旨在通过解读两汉魏晋南北朝大量道经来阐明道教生态思想的渊源和内在逻辑。道教生态思想发源于上古神道传统,吸纳了春秋战国时期理性革命的成果,是二者的综合。道教生态宇宙观揭示了宇宙自然的有机性和内在的神圣秩序,道教生态伦理思想阐明了道教修炼必须遵循的生态伦理规范,道教生态控制思想阐明了如何去维护、恢复和控制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因而,秩序是道教生态思想的核心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和谐及道教的修炼成果是道教生态思想的目的。
-
庄子一百句陈引驰 解读经典本是前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虽经历了千百年,对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导意义。对于经典,经学家的解读往往化简为繁,让人难以接近,更令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这套丛书则独辟蹊径,从每一部经典中选取最具警策意义、最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等于给繁忙而有为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精华的选本,同时也为读者深入思考人生指引了一条门径。百句,当然不一定就是整整一百句,每本书的体例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一句一议,有的是精选数句说明一个话题,还有的选句则“藏”在正文的解读之中。丛书虽小,却云集了一批学术名家。他们对经典有精深的研究,对生活有独到的感悟。由他们带领读者穿越历史,与先贤对话,交流,碰撞,想必会是一次愉快的精神历险。这套丛书之所以叫“悦读经典”,就是希望读者捧读这些小书时能享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愿读者诸君阅读愉快。该书从《庄子》这部经典中选取最具警策意义、最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等于给繁忙而有为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精华的选本,同时也为读者深入思考人生指引了一条门径。此书虽小,却云集了一批学术名家对经典的精深研究和对生活的独到领悟,由他们带领穿越历史,与先贤对话,交流,碰撞,一定会是一次愉快的精神历险,也能使读者享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
-
罗浮弘道赖保荣、等 编著《罗浮弘道》介绍了广东省博罗县境内的罗浮山这一处道教圣地,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论。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道教圣地罗浮山的概述,岭南道教祖庭冲虚观,“葛仙祠”供奉的葛洪,罗浮弘道历代传承,新时期罗浮弘道续新篇,道家、道教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通过对《罗浮弘道》的阅读,可以使读者对道教文化概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鲁迅说,懂得道教,也就“懂得中国大半”。《罗浮弘道》以通俗的笔法,介绍了罗浮山这一道教圣地的形成、发展情况,阐述了道教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音乐、艺术、医学、药学、养生、化学、天文、地理及社会心里、习俗、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并融进了大量有趣的道教故事和民间传说,适合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阅读。
-
真武图像研究肖海明 著在当今学术界,“读图”显然是一种很时尚而又有着深厚底蕴及其传统的学术追求方式。但以往学术界所靖之“图”,可以纳入道教或近似于道教范畴的“图”还极为少见,追是因为,第一,道教或具有浓厚道教意味的“图”,公私所藏都较为少见,能够系统加以公布的更是难得一觏;第二,就“读图”所涉的学术界而言,从事道教研究的学者对道教之“图”迄今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适方面的研究著述也极为少见;第三,从纯粹艺术品的角度看,追类固往往出自于民间书一匠或宗教中人之乎,在以往的世人眼中,是下其它艺术品一等之物,难免遭受冷落,适也是导致适类“图”散夫的重要原因。当然,近些年适些情况有所改变。佛山市博物馆所藏的《真武灵应固册》被学术界所注意及肖海明博士对其所作的研究,可以说丰富了当今学术界“读图”式研究的内容,穴真武图像研究》一书也是肖海明博士的争位论文。肖海明博士于二○○二年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攻请宗教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来校之前长期供职于广东佛山市博物馆《也是华南著名的真武大帝庙宇佛山祖庙的管理单位》,对佛山的真武信仰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其硕士论文《佛山的北帝(玄武)崇拜初探》着重探讨了北帝崇拜血《佛山小区文化的关系问题,已收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佛山祖庙》一书。《真武图像研究》一书以穴真武灵应图册》为基础,运用图像学。文献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讨论了从玄武到真武大帝的图像系谱的发展变迁。该书对理解民间信仰的文化创造过程、探索图像学及人类学相结合以追行“读图”式研究等,都有一定的启示意味。
-
古树新枝贺圣迪 著道家是春秋后期出现的一个学派,长期与儒家既抗争又互补。道家思想体系以道或气为核心,又主张“道法自然”,提倡从事物和世界的本然状态去认识事物,崇尚适合自然的生活方式。 《古树新枝:道教与中国科技文明》要讲述的是,道家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从中所表现出的智慧。这些科学成就是古代社会的产物,离开现在已经很久远,然而,其中包含着的智慧,对于当今人们的科学活动,却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古树新枝:道教与中国科技文明》为《上海城隍庙现代视野中的道教》丛书之一。该丛书宗旨是站在现代立场,以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道教,探索道教。丛书作者既有道教界本身的学者,也有教外的专家。丛书编写是将有关道教的知识介绍与专业的分析结合起来,即做到通俗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为此,作者未在深化学术方面放马驰骋,而是将获得的学术成果以尽可能通俗的形式表达出来。《古树新枝:道教与中国科技文明》考察了道教科技成就及其所表现的智慧,与现代科技文明的关系,尝试对道家科技活动的产生、变化发展、重大成就,以及当代道教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等问题作分析、解答。
-
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刘昭瑞 著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已经成为众多人文学科的研究获得新突破的起点,这已是人们的共识。近年来,随着考古材料的较多出土和公布以及道教研究领域的深入和扩大,利用考古材料对道教特别是早期道教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学者们的重视。本书则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在这方面的尝试。本书的研究,涉及道教观念、道教典籍、道教法器、道教科仪、道教传播、道教史乃至道教相关背景的讨论。随着考古发现的新材料的不断公布及相关研究的进展,相信可以促进整个道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
儒教与道教(德)马克斯·韦伯 著;张登泰、张恩富 编译本书是一本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历史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即“城市、君侯与神”,“封建俸禄制国家”,“行政管理与农 业制度”,“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第二部分论述中国社会正统的价值体系——一儒教。韦伯认为中国的士人阶层“无疑是中国的统治阶层”,他们所代表的正统的价值体系就是儒教,儒教“纯粹是俗世内部的一种俗人道德”,“它只不过是为受过教育的士人确立政治准则与社会礼仪的一部大法典”。第三部分“道教”。韦伯认为道教受到儒教的排斥,在中国被视作异端。不过,韦伯认为道教和儒教尽管是对立的,但是它们同样信奉传统主义。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具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若干有利的客观条件,但最终未出现资本主义的变革的原因。韦伯认为,中 国之所以没有成功地发展出像西方那样的 资本主义,是因为缺乏一种宗教伦理可以作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的杠杆。不管是道教还是儒教,都不可能成为这样的杠杆。
-
丹道今诠戈国龙《乐育堂语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丹经,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朴实说理,大畅玄风,系统阐述了道教内丹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功法。其丹道思想可谓性命双全,理法并重;顿渐相资,三根普被;贯通三教,直指大道。《丹道今诠——乐育堂语录注解》以作者多年研究道教内丹学的学术功底与实践体验,对《乐育堂语录》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注释和疏解,把文献的整理与思想的诠释有机结合,既普及了内丹学的基本知识,又阐发了道教内丹学的理论特色与微言大义;既对道教内丹学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是一般读者深入内丹学堂奥的最佳入门读物,对现代人的身心修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刘小平《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以“道家话语”作为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切入点,采用了话语理论、阐释学、发生学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重点讨论四个大问题: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发生,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构成,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与当代文学语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道家话语被现代阐释和被遮蔽所隐藏的价值规范和文化心理问题。《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理论基础扎实,资料翔实,论述严谨,有较高的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