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
道教小辞典钟肇鹏主编本书上宗教小辞典丛书中的《道教小辞典》分册,书中收入道教方面词目凡1406条,包括道教总论、教派、组织、人物、教义、经籍书文,神仙,道术,称谓、斋戒、仪礼、节日,仙境 、名山、宫观等九大类。书末有《道教张天师世系表》、《道教节日表》和《词目笔画索引》,供参考和检索。
-
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詹石窗著《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是道教文学总体研究中的一项阶段性成果。顾名思义,本书乃集中对所涉及的三个朝代的道教文学作家作品作专门的探索。《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一书大致延循了《道教文学史》的研究思路,对南宋至元代的道教文学做了逐一的概述。在这一论著中,詹石窗以王重阳和全真七子为代表的全真道的诗词、以白玉蟾为代表的南宋元代金丹派南宗的诗词、南宋金元的道教散文、元代神仙道化剧分别在题材内容和艺术特征的层面上加以分析。詹氏的这部道教文学史虽然在时间跨度上尚未完备,然而作为道教文学研究中率先出现的文学通史,无疑是有着筚路蓝缕的开山之功的。
-
老聃《老子》太史儋《道德经》张吉良著本书根据老子、太史儋生活的历史时代提出从西周公因奴隶制经春秋私田奴隶制解放奴隶为农民过渡到战国封建地主制的历史新说,作出具体划分,完备了郭沐若古史期说。本书是新兴封建变革的理论基础,其古代辨证唯物论则超出历史范围放射着灿烂的光辉而成为人类的永恒的思想。
-
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詹石窗著本书的一大特色是从学科交错的视角来研究易学和道教的。近年来,有关《易经》的书出版了不少,而关于道教的著述也时有问世,但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研究的高品味学术专著则尚未见之。独特的求学历程和敏锐的学术眼光赋于詹教授灵感,他注意到了这种学科夹缝并孜孜探寻,最终取得创获。本书分三编: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之基础、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之建立、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之衍扩,“从易学体系结构的整体把握入手,追溯了道教产生之前道家学派、祖国传统医学与《易》之关联。在此基础上,从源及流,对易学象数派、义理派对道教思想的影响以及道门中人对易学基本原理的应用和发挥等问题,进行多方辨析”(见该书卿希泰先生序)。通过对易学与道教思想横纵向全面深入的考察,作者发现道教与易学的联系是“全息”性的。詹教授对这种“全息性”的联系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就易学研究而言,只有结合道教思想文化现象来研究易学史问题才能真正弄清易学发展的脉络;其次,就道教思想体系的研讨而言,只有联系易学,才能从更深广的层次揭示道教思想体系的本质;再次,就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探究而言,只有从易学入手,才能理解道教科技文献中所使用的一系列隐喻性术语,真正窥见其堂奥,从而做出客观周到的评价。我们认为高水准学术著作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学术成果本身,还在于她能指示读者学术的门经。《易学和道教思想关系研究》一书告诉我们:交叉学科的夹缝里存在着取之不尽的学术资源和许多生存发展的智慧。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借鉴了一些西方的研究方法。《易经》素称难治,《道藏》中的易学典籍更是难中之难。其难度在于《易经》的卦爻符号具有象征性,道教的经书大量借用了《易经》的卦象符号并加以发挥。詹教授运用符号学的方法对《周易》卦象以及道教体系中的各种符号进行重新解释,弄通了其深层的隐义,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例如“坎离”,作者释曰:“在《参同契》中,坎离成为元气内在两个方面最重要的象征符号。而日、男、火(暑)亦为阳的方面之象征;月、女、水(寒)则为阴的方面之象征。《参同契》多种象征物的出现,就在于要寓抽象于具体之中,以有形明无形,启迪人们从感性积累的材料中去认识阴阳的类别。”(见该书第111页)这样的解释突破了字面意义上的理解,包含了更为深刻的方术蕴涵的发掘。作者在论述《周易》体系中八卦起源的问题时,则使用了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从人的“自我意识”方面加以分析,超越了前人从“物”的方面去寻找原因的简单做法。总之,作者是善于引入新方法的,但这并不表明作者丢弃了被证明有效的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用功的读者自有会心的发现。<
-
《道教义枢》研究王宗昱著研究《道教义枢》上述种种困难大体上都会遇到。现在王宗昱同志克服了种种困难,对《道教义枢》作了一较为系统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王宗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道教义枢》作了校点,使我们有一种可以依据的文本;其次,他从“道体论”、“道典论”、“修道论”等三个方面对这部书作了剖析,为我们提供了可以握握《道教义枢》的基本内容的基础;第三,王宗昱同志把《道教义枢》这部书放在唐初加以考查,从而使我们可以大体上了解道教从南北朝到唐初发展的轨迹。对一部书作认真分析应是我们提倡的,这样才可以把研究工作推向深入。希望通过这部书的研究对唐初道教所受佛教影响作一梳理,以便了解当时学术思想文化之走向。《道教义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修持方法上都有大量吸收了佛教思想,而且此后的许多道书都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把《道教义枢》作为一典型分析,我想对推动佛道关系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
道教神仙信仰张兴发编著本书由一个道教徒,从其信仰的角度出发,借鉴现代学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网罗古今神仙典籍和研究资料自纂集而成。作者从历史背景,思想渊源,文化内涵,社会功能等解度出发,深入细致地介绍了道教神仙信仰在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并从常识角度出发,通俗易懂地介绍阴关神和仙的信仰的内涵和特点;还从整理典型的角度出发,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有关的道教神仙典籍。对广大道教信徒和道教文化爱好者来说,这无颖是一部多方位了解神仙信仰的难得之作。
-
刘一明修道思想刘宁著刘一明,号悟元子,其游心于太玄而俯仰自得,系有学有证之内丹家。其学自穷理始,苦心孤诣地建构了博大精深的内丹学体系,有清一代,可与之并肩论道者,三五人矣。本书透过刘一明内丹学这龙虎铅汞、姹女婴儿等令人如堕烟云的神秘隐语迷宫,揭示出内丹学与佛、儒二家一样,是生命的大学问,追求的是生命在终极层面上的通达无碍、自在永恒。内丹贵在清虚、空灵,这对于一些沉溺于酒色财气而又心灵躁动、无家可归的现代人仍是一剂可以一试的解毒剂。有志于习内丹者,借此书入门扫除理障,可少走弯路;志在学术研究者,本书是研究悟元子丹法,进而透视明清内丹学的一个窗口。
-
冲虚经高晨阳注译《冲虚经》属于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相传为列子及其学派所撰。其思想主旨接近老庄,追求了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在《冲虚经》的种种名言及寓言故事里,都体现了道家对精神自由的心驰神往,而它宏阔的神野、精当的议论和优美的文笔又使人领略到子学著述隽秀、凝炼而警拔的散文之美。
-
中国道教简史唐大潮编著道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沿袭方仙道、黄老道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以“道”为最高信仰,相信人通过某种实践、经过一定修炼有可能长生不死,并成为神仙的中国本民族的传统宗教,它尊老子为教主,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且对其进行了宗教性的阐释。道教对于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医学、化学、天文、地理以及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影响。道都是中国惟一的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体,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得了解道教。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道教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以及道教本身所具的复杂性,许多人对道教有种种误解或错误认识。
-
《周易参同契》研究萧汉明,郭东升著本书内容有:魏伯阳及相关人物生平考;《周易参同契》的流传及作者归属考;《周易参同契》的易学特征;《周易参同契》校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