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多识仁波切 著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数篇佛教哲学文稿。作者以自己深厚的佛学功底,深邃广博的佛学知识,将博大精深的佛教理论通过对《金刚经》、《心经》等佛教代表经典,以及藏传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诗体佛学著作进行提钢挈领、高度概括、深入浅出的翻译、讲解,深细剖析,为广大研读、学修佛教哲学,尤其是藏传佛教的人士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读本,将读者带入豁然而开的哲学与人生相碰撞的妙智世界。
-
菩提心与道次第济群自序菩提心认识菩提心一、普通人的发心二、学佛人在发心中的误区三、如何正确发心四、菩提心的殊胜五、菩提心的种类六、菩提心发起的因缘七、菩提心的特征及实践八、菩提心实践的典范九、结语发心、僧格、正见一、发心二、僧格三、正见附:有关菩提心的答疑道次第《菩提道次第论》修学要领一、目标:拾凡夫心、成就佛陀的品质二、要领:三主要道三、建构:道前基础及三士道《菩提道次第论》中的菩提心一、菩提心与三士道的关系二、菩提心与修法三、菩提心与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四、菩提心与皈依三宝五、菩提心与人天善行六、菩提心与念轮回苦、求出离解脱七、菩提心在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性八、菩提心的发起因缘九、菩提心的受持仪轨十、菩提心的实践十一、菩提心与空性见《菩提道次第论》实修理路一、加行——修法的共同基础二、正行——止观实践三、结行与未修中间《菩提道次第略论》修学札记一、思想渊源二、关于依止法三、如何成为合格的弟子四、下士道的修学五、暇满、义大、难得六、辩证看“无暇” 七、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八、如何念死无常九、皈依三宝的意义十、业的造作与积聚十一、业的认识十二、业力与忏悔十三、实相忏和心的本质十四、烦恼、业、果报十五、承前启后的中士道十六、以观苦巩固出离心十七、从认识苦到解脱苦十八、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十九、解脱道和菩萨道二十、《道次第》的核心内容二一、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二二、受持菩提心的要领二三、关于自他相换二四、菩萨道的修行二五、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二六、止观的实质二七、分别与无分别二八、分别与执著论“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 一、成佛修行的两大内容二、大乘和尚与莲花戒的辩论三、从法义上辩证四、对所引经典的分析学佛的基本认知一、人身的价值二、发心三、皈依四、深信业果附:新编《菩提道次第略论目录》《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导论第一大愿:礼敬诸佛第二大愿:称赞如来第三大愿:广修供养第四大愿:忏悔业障第五大愿:随喜功德第六大愿:请转法轮第七大愿:请佛住世第八大愿:常随佛学第九大愿:恒顺众生第十大愿:普皆回向结说:修学利益“发心”这两个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们经常会昕到一些长辈要求我们“发心”,许多同辈之间彼此也会用“发心”来相互鼓励。但细究起来,有几个人能真正认识到“发心”的意义?又有几个人能将“发心”发得到位、发得准确、发得有水平?在很多情况下,“发心”似乎已经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在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中,几乎都有关于“发菩提心”的教诫。《华严经·离世间品》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句经文被省庵大师引用于《劝发菩提心文》,在汉传佛教界广为流传,发人深省。离开菩提心,在修行上的所有努力,都将成为生死之因。《大般若经·乘大乘品》云:“云何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满慈子言:舍利子! 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即菩提心。印顺法师在《学佛三要》中引用了这段经文,并提出了大乘佛教的三大要领: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见,充分说明了菩提心在大乘菩萨道中的重要性。 西藏的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论》中,将修学佛法的要领归纳为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我觉得这一归纳非常精辟,发出离心不是为了个人的出离解脱,而是作为菩提心生起的基础。因为大乘佛教立足于菩提心,成佛就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所以空性见也是为菩提心服务的。从菩提心的发起到成就,必须要通过空性见的指导。如果没有空性见,即使凡夫心也难以摆脱,更何况无上菩提的成就呢? 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但在中国的弘扬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实践大乘精神。汉传各大宗派的祖师们在建立宗派时,虽然都有关于菩提心的专门论述,惜未能引起后人的足够重视。唐宋以降,唯禅宗和净土宗的修行法门影响最为广泛。而禅宗和净土宗的修行人,很多充满浓厚的出世色彩,无非是为了了脱生死。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他们基本都是以个人解脱为主要目的。如果仅仅为了个人解脱而修行,显然不是大乘的发心。
-
空海学术体系的范畴研究王益鸣本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回顾并总结了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并通过经验研究和比较研究,从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角度,分析了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制度环境。本书认为,与浙江、江苏等地相比,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较弱,结构升级的动力不足,而这些问题无不与政府主导下的外源型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较弱,结构升级的动力不足,而这些问题无不与政府主导下的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有关。新时期广东的民营经济要实现健康而持续的发展,需要从半依附型的发展模式转向更加自立、和谐和均衡的发展模式,由政府推动型的发展模式过渡到由企业、社区和政府形成伙伴关系架构下的多元共生型发展模式;而培育社区和产业社团等“第三部分”的合作、协调与自治功能,是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
-
中国大佛顾美华|摄影中国大佛的兴造曾出现过两次高潮,在中国佛教史上足具影响。南北朝时期,各国君主崇佛之风盛行,竞相于国都附近建寺造像。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60-465年,文成帝在京城西郊武周山(今云冈)开凿“昙曜五窟”,为北魏道武帝以下的5个皇帝建造大佛5尊,每尊高度都在13米以上,首启中国大佛造像之风。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前后,又建造了龙门石窟。这两大皇室经营的大规模北方石窟群,与南方齐梁僧护、僧佑于494年起,历时二十余载所凿石城剡山大佛(即新昌大佛,在今浙江新昌)先后相继,南北辉映,影响广被大江两岸,黄河上下。继起而声名尤着者,北方如北齐所建蒙山大佛(位于今山西太原),“高二百尺”;北周所建拉梢寺摩崖大佛三尊(位于今甘肃武山),主佛释迦牟尼通高40米;至隋代又有麦积山(位于今甘肃天水东崖)大佛高15.88米,西崖大佛高13.88米;而南方浙江绍兴市柯桥镇的柯岩大佛,由隋代民间石工祖孙三代相继开凿,通高16.58米,则继剡山大佛后,为南方岩窟大佛又添上了生动的一笔。
-
弘一大师徐星平著宗师一生,为翩翩之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卒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有名的传奇人物。他是“五四”运动前一位将西方戏剧、音乐、美术引进中国的文化名人;后在佛门黄卷中,“重兴南山律宗”成为第十一代祖师。本书作者饱含感情的笔触,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一代风流才子绚烂之极的前半生,以及放下万缘,过着孤灯黄卷,严守戒律的后半生。披露了一个家资万贯,风流倜傥的公子爷,一落而为苦行僧的轶闻秘事。翻开全书,宛如一幅清末民初历史陈迹的画卷,读来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
解心海云继梦著序言 破妄显真的《心要法门》 《心要法门》一文是唐朝的华严大师:清凉国师答复顺宗皇帝修学的心要,它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心要法门》文字优美、文简义约,读来虎虎生风。除僧肇的《肇论》,及僧璨《信心铭》外,于文于理尚无出其右者。 《心要法门》一文,是针对世人意识中的二元对立性而发。所以,行文的重点,就在破脑筋的意识状态,及纯粹的逻辑推理?换言之,就是在破二元对立的执妄观念。故其文体亦以对仗工整而见长。在这短短的507个字当中,清凉国师在理论性文章的领域里,为我们写下了旷世的特殊成就。这种洗练的文字成就,除了《老子》、《系辞》外,尚未有能与之辉映者。 就法义的阐述而言,本文虽然也是属于"破立双举"的文章,但就其论理的技巧以及行法的修学规范而言,则本文仍属于"但破文章"的系统。以其思想之纯熟,而能彻底的"破妄",故其观念的表达,自然而能"显真"。所以,文中论理的技巧,多用"破妄"、"显妄"、"彰执"的方式,而不以"立真"的方式呈现。这种行文方式称为"破妄显真",其重点仍在于内心的经验、体验与感受。 清凉国师在《心要法门》中,很巧妙地将华严思想与禅行的行法相结合。当然在这简短的507字中,不深入做宏观的探讨是无法了知的。首先由义学、行法、教学法及禅法思想的形成,来探讨唐朝时代的佛法思想背景: 一、义学方面:唐朝的华严思想,尤其是比丘系的系统,是承袭北方地论师的华严思想。由智俨的《搜玄记》,可以知道比丘系的华严思想,是以汇总方式而集大成的。贤首的《探玄记》,与清凉的《华严疏钞》都是承袭此一思想源流的。既然是搜集、汇总而产生,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绝对的依存关系。 二、行法方面:不论是佛图澄的佛法、菩提达摩的禅法,或安世高以来的禅数之学,都以北方为重镇而互相交融。安世高的禅数到了菩提达摩的时代,反而成了祖师禅的前行与熏习阶段课程。在历史上也属于准备成熟阶段。所以,达摩一到,经过三代的调整与适应,中国的祖师禅法更斐然有成。 三、在教学法方面:在大小禅法的过渡中,般若与佛性思想的萌芽,以及老庄、《周易》思想的重新董订,使佛、道两家思想相交融,造成中国思想界的成长与扩大。并且由"知之"的领域,步入了"行之"的领域;致使在中国大地种下了卓然有成的修行方法。这当中由"知"到"行",或称由"修养"到"修行"的生活领域扩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教学法的一种突破与蜕变。这种教学法的改变,造成了中国思想界,尤其是佛教的大变革、大革新两方面,都产生了新生命。 四、中国禅的形成:中国禅宗泛指禅、净、律、密四大宗派,中国佛教则指唯识、法性、天台、华严四大教派。中国佛教中的禅修及教下思想,都融入了中国道家的思想 理念。在义学上对于佛法的诠释、分析、解读几乎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哲思范围。甚至对于佛境的诠释与证验,也全部都是中国人生观的穷尽与超拔。而在行门的指导与楷模上,则是以老庄的自然平静,与《周易》的天行健相交融i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称为中国佛教,比纯佛教是较为'恰当·的。 在此一大前提下,佛教本身也激荡出几番涟漪。首先是安世高的《安般守意经》及《阴持入经》中,出现了"心"、"空"、"般若"的思想概念。但因这些经典皆属行门,故对义理并未深究。其后的魏晋玄谈非但未促进禅法的精进,反而使般若之学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也为后来的义学奠定了百家争鸣的深厚基础。而达摩的禅法便是在这一块沃壤之上落地、生根、成长、茁壮,乃至百花繁盛。 清凉国师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及学风、道风之下,展开了他的思想建设。这其中他广泛而灵活地运用中国人所熟悉的传统的"思维模式"及"语言模式",来表达佛教深邃的心灵境界。在他浩瀚的著作中,《心要法门》是最成功的代表作。而他在中印文化的交融上,更可谓是大成就者。他使当时以及现代的中国人都能够清楚地明白"修行的要领"在哪里,以及"为什么"。 这种情形就像现代人受了西方教育,满脑子西方的思维及语言模式。若要将东方这种深邃的心灵境界,表达出来让大众了解及经验,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西方的思维模式"及"西方的语言模式"来表达最有效。清凉国师深得个中三昧。今日吾人欲将之重新表达,无非就是再一次运用新的思维模式及语言模式,重述一遍而已。值此付梓之际,聊述于兹,以明述而不作之意! 《心要法门》的特长是在破"心境的二元对立性"、"主客的二元对立性"、"能所的二元对立性",这种两边偏执的对立性,是人类意识发达的大脑产物。以此"妄执"分别妄境,各以为真、各以为正,所以是非竞起,善恶对立;殊不知这种妄执皆是一隅之见,不但不能促进个人乃至人类全体之福祉,反而干扰了人类原本可以复元、恢复本来面目的"生命情操"。所以,清凉国师但以破妄执的立场,陈述世人的"通病",并以此自然地彰显了真理存在的标的。他这种不指而显、不立自彰的行文笔法,不但可当"真理大师"的雅号,更可荣登"文字大师"的宝座。 但在译文及批注中,笔者没有清凉的文字情操,无法达到那样高的水准,唯有依于今日西式逻辑的思维模式及语言模式,勉力去揣摩,或许还能让人如实了知的地步,唯盼抛砖引玉,远识大德共襄盛举! 普贤行者 海云继梦 合十 【目 录】 澄观法师小传……………………………………(1) 序 破妄显真的心要法门》……………………(3) 解读《心要法门》 ……………………………(1) 《心要法门》本文………………………………(2) 《心要法门颂》…………………………………(3) 小心要法门》译述………………………………(4) 《心要法门颂》译述……………………………(12) 《心要法门》讲记………………………………(15) 一心的本然面目………………………………(16) 二 人生的四个阶段……………………………(29) 三 生命运行的轨则……………………………(39) 四 敞开胸怀面对现实…………………………(51) 五 真正的感受…………………………………(64) 六 生命是总体的存在………………………(75) 七 真正成就的功德…………………………(82) 八 执著于行善本身就是恶……………………(95) 九 不要轻易断言………………………………(109) 十 只有那么一件事情…………………………(122) 十一放下吧!进来……………………………(138) 十二感受生命存在的本质…………………(147) 十三善用其心…………………………………(156) 十四 不要以为自己懂…………………………(167) 十五欣赏生命…………………………………(173) 十六 看清自己,活在当下…………………(182)
-
汉化佛教参访录白化文著《汉化佛教参访录》是一本介绍汉化佛教的寺院与僧人的知识性普及读物。全书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介绍寺院与僧人,细致入微,知识性强。2、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3、解说问题时旁征博引,脉络清晰。4、图文相互印证,便于理解。5、富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对中华民族吸收异域文化进行文化的创新,给予了热情的歌颂。全书适合佛教研究者、佛教文化爱好者以及旅游爱好者等广大读者阅读。汉族潜移默化消化外来事物的能力,实在巨大。同时也证明了,外来事物,只有扎根分蘖,土生土长,适应当地气候,才会焕发出新的生命。
-
萨迦世系史续编贡嘎·罗追 著,王玉平 译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藏族浩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藏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藏文史料的重要性显得愈来愈突出。萨迦教派在藏传佛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教派对藏传佛教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该教派的领袖人物为祖国的统一做出过重要贡献。因此,对该教派从宗教和政治等方面都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据史料记载:公元1073年,该教派的创始人昆氏(《元史》作款氏)贡却结波,在其家乡日喀则西南仲曲河谷地方修建了萨迦寺。该寺座主一直由昆氏家庭的成员担任。他们在此教授僧徒、传习佛法,逐渐形成了萨迦教派。该教派经过白衣三祖[1]和红衣二祖[2]等几代传承,在西藏地方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地方势力。该教派自衮噶宁波时声势渐旺,到萨班·衮噶坚赞时步入高峰,到八思巴·洛追坚赞时达到鼎盛时期。公元1244年,萨班·衮噶坚赞接到了蒙古皇子阔端的诏书。他不顾当时已六十三岁的高龄,欣然接受了阔端的邀请,应诏前往。第二年携带他的两个幼侄十岁的八思巴和六岁的恰那多吉自萨迦起程,沿途同各地方势力就有关事宜进行磋商。三年后,即1247年春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了阔端。经过一段时间的磋商,议妥了西藏归顺蒙古的条件。由萨班写给西藏各地僧俗势力一封公开信,劝说他们接受条件,归顺蒙古,从而奠定了以后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实行行政管理的基础。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帝位之后,即于当年封八思巴为国师,赐玉印。在中央设立了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行政事务的机关——总制院。授命八思巴以国师的身份兼领总制院事。随后元朝中央先后三次在西藏地方清查户口,设立驿站,建立了若干个万户府和千户所等负责管理当地民政的地方行政机构。这时西藏地方也和中国其他的行政区域一样,都统一在元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西藏地方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上所述,当年八思巴任职中央,他曾多次往返于西藏和朝廷之间。在他三十三岁(1267)再次奉诏入朝时,在萨迦设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由十三种官员(即森本、苏本、却本、卓尼、仲益、强佐、噶日本、玛钦、殿尼、康尼、奇本、噶巴、阿仲等)[3]组成的专为他私人役使的机构——拉让。这是最早的一个拉让组织。后来活佛们的拉让即起源于此。随后到衮噶罗追坚赞(八思巴的侄孙)任帝师时期,他将四位庶母所生的十一位弟兄划分为四个拉让,即细脱拉让、仁钦岗拉让、拉康拉让和都却拉让。自此,萨迦昆氏家族一分为四。兄弟阋于墙,彼此争权夺利、屡起纷争。萨迦派随之失势,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统领卫藏全区了。细脱拉让和仁钦岗拉让传了三、四代之后相继绝嗣,拉康拉让传了六代也断了香火,只有都却拉让一直相传至今。这一支派便成了萨迦寺的唯一主人。都却拉让传到绛央才丹扎西(为八思巴的第九代传人)时,彼生有二子,即衮噶桑珠和贡噶仁钦。此二人各传一支,随之从都却拉让中派生出了孜东拉让。这时萨迦昆氏家族又一分为二。由项嘎罗追所著的《萨迦世系史续编》(以下简称《续编》)是继阿旺贡噶索南所著的《萨迦世系史》之后,又一部记载萨迦昆氏家族史的专著。《萨迦世系史》主要是讲述了萨迦教派的由来,以及萨迦五祖(即白衣三祖和红衣二祖)的生平事迹和四个拉让的传承情况等。而《续编》主要是记载了从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三百多年间都却拉让和孜东拉让的历史。在这个时期,萨迦昆氏家族的成员虽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赫赫有名,左右着西藏的乾坤。但是,他们在西藏地方还是有一定影响,并直接参与当时西藏地方所有的重大事件。《续编》共分十章,从达钦·南喀扎西(即都却拉让的鼻祖)开始,对昆氏家族的其他成员也有简单介绍。除此之外,书中也记载了当时西藏地方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固始汗推翻藏巴汗地方政权的经过;准噶尔入侵西藏;拉藏汗另立假达赖耶协江措和六世达赖被押解进京的经过;阿尔布巴和隆布奈等杀害首席噶伦康济鼐的前前后后以及藏洛冲突和双方的多次和谈等等。本书给人留下的突出印象是:一、记事详细,条理清晰。本书采用了传记体的记事方法,以年代为线索,贯串始终。对所讲述的每一个人,都从其入胎开始,到出生、成长、学经、讲经、说法直至逝世、超度等,详详细细地记载了该人的整个一生经历。读完之后,对其昆氏家族的传承情况一目了然。而且对每个历史事件都有详细的时间记载,为研究考证西藏历史提供了方便。二、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书中不但记载了昆氏家族的传承情况和每个人的生平事迹,并以大量的篇幅记载了有关宗教方面的活动内容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关于婚丧嫁娶、风俗习惯的内容记载。三、该书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1、书中关于昆氏家族传承情况的每个人生平事迹的记载,是研究萨迦世系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2、书中大量的有关学经、说法、弟子传承的记载,是研究藏传佛教,尤其是研究萨迦教派的珍贵资料。3、书中对当时的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是研究西藏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4、书中关于婚丧嫁娶和风俗习惯的记载,是研究民俗学的宝贵资料。5、书中关于占卜、授记和特异功能的记载,为研究气功提供了依据。为了阅读方便,在翻译过程中酌情给译文划分了章节段落,并根据文中内容添加了标题,在每章之后附有简要的注释,书后备有《汉藏译名对照表》。
-
佛法与诗境萧弛著本书是为探讨中国古代文论中“意境”概念的形成而写作的一组论文.作者通过对谢灵运、王维、白居易、贾岛、皎然等人生平及其作品的分析,认为佛教在中国社会的渗透和传播是催生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核心概念之一的“意境”说的主要推动力。本书将以六个个案的分析,探讨佛教在中国诗学此一新观念生成中的作用。这六个个案中,谢灵运、王维、白居易、贾岛均为重要诗人,皎然《诗式》和《二十四诗品》则是有关“诗境”最重要的诗论。当然还可以扩大范围,使讨论包括诗人韦应物、柳宗元、元稹和李商陷,在理论文本方面增加《诗格》甚至《文心雕龙》。但本书的六个个案无疑是最重要和无法忽略的。每一个案都从不同的方面显示出佛教的不同宗派对诗学的影响。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译释(隋)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一书,乃隋朝智者大师在金陵时(569—575)所撰述,门人弟子法慎,记成三十卷。后来,经过灌顶(561—632)的删定编辑,制定为十卷。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版本,即是灌顶删定而成的十卷本。十卷本《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被收集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册。《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一书,禅相细密,名相繁多,非亲历禅境之人,难辨其相,难解其意;亲历禅境,通达实相之人,又因《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用墨于禅相,疏忽于禅源,所以;致使《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长期处于搁置状态,达千余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