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空海入唐之路戎章榕 著这是一本描述日本高僧空海入唐取法经历的书。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空海以“留学僧”名义随遣唐使跨海取经,从此结下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佛教情缘,而且对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写作采取时空交错的手法,既再现了空海当年登陆福建霞浦、驻锡福州开元寺、结缘唐密以及远赴长安拜师修学,学成之后,在日本高野山开创日本佛教真言宗,成为一代高僧祖师的历史情境;同时也生动记叙了八十年代在中日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怎样将尘封1200多年的历史重现,揭开中日友好的新篇章,开启了民间重走“空海之路”的活动。在叙述完整性的前提下,重点突出了空海大师、圆珍大师与福州开元寺的因缘,这是中日佛教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在还原历史的同时,将历史人物、现实事件放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来审视,从而使得本书具有故事性与资料性并存、历史性与现实性交融的特点。
-
栖心图书馆聚珍辑刊可祥 编栖心图书馆位于全国重点寺院——七塔禅寺内,是浙东地方文献收藏中心、浙东佛教文献收藏中心,也是宁波地区佛教文献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七塔禅寺为浙东佛教四大丛林(七塔禅寺、天童寺、阿育王寺、观宗寺)之一,始建于唐代,为临济宗中兴祖庭之一。民国时华严学宗师溥常法师在寺内创办七塔报恩佛学院,并主持编纂了《七塔寺志》《七塔报恩寺宗谱》《七塔报恩佛学院院刊》。其中《七塔寺志》广搜博求,考据精祥。本书除收录《七塔寺志》《七塔报恩寺宗谱》《七塔报恩佛学院院刊》外,亦收入《保国寺志》《四明延庆讲寺万年薄》《华严纲要浅说》及《〈海云禅藻〉手稿》。《四明延庆讲寺万年薄》等收录寺院平面图、产业(田亩、殿舍、器具等)、建设(地基、改筑道路、疏浚日湖)等信息,对土地被占情形也有详细记载,是研究民国宁波地方经济、文化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
-
参禅有道冯焕珍 著《坛经》是六祖惠能大悟心性后从智慧心海中流露出来的妙法,非思量分别所能解;语录是祖师为引导参禅者自悟心性随缘施设的话头或法门,亦非妄想揣度所可通。禅宗传承久远、典籍浩繁、影响深广,主要内容在见地、根器、观境、观智、行法与果德数端。 就见地而言,禅宗凡有施设,皆不傍经教、直指人心,令人当下明心见性成佛,虽自称“教外别传”,实直契佛陀本怀。佛陀施行教化,根本目的是度化众生脱离生死苦海、证得寂灭涅槃,众生与佛无异,关键在于让他们发现自己本具无分别智慧的心性。众生根器千差万别,佛陀必须当机设教,而禅宗便是顺承佛陀依第一义悉檀说法开出的宗派。 就根器而言,若专就慧根说,禅宗独被上根利智,可若从信根而言,禅宗也是三根普被、遍及众生的。 禅宗的所观境,是参禅者当下一念心;能观智,是般若;观行法,是顿悟成佛法。明心见性只是真修起点,要想究竟成佛,必须生生不退地行持下去。 禅宗既是从佛教开出的智慧之道,便必然受到许多追求智慧者的崇奉。六祖之后,禅宗很快由岭南播向全国,成为汉传佛教极为兴盛的一支,甚至有“中国佛学特质在禅”之说,不但成就了诸多高僧大德,也对中国的思想、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后,禅法及于中国周边其他国家,塑造了整个东亚地区的精神气质。近代以来,更是广传欧美,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安顿心灵的妙法。
-
佛教与中国书法刘灿辉 著暂缺简介...
-
佛典汉译评论与佛学中国化赵秀明 著《佛典汉译评论与佛学中国化》收了大量佛学著述,通过系统梳理,对后汉道远明时期的佛典汉译评论进行了全面总结,深入探讨了佛典汉译评论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其本质特征和独到的评论体系,归纳出了佛典汉译评论的九大范畴和四大命题,详细论述了佛教、佛学、佛经翻译及佛典汉译评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人们了解佛典汉译评论在佛学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有较大的启迪意义,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翻译理论,有着重要的资料价值和理论价值。
-
聚云禅心道坚 著本书是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成立的华岩佛教遗迹考察组,对重庆地区的近十个区县总计约一千二百多座寺庙进行寻访考察的成果之一。考察组经过深入实地调研、查阅各种资料,考察了所到之处的每一个寺庙,询问乡老、寻找遗迹,收录碑碣。搜集整理了重庆忠县的复兴镇、磨子乡、三汇镇、石子乡、新生镇等地的300余寺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内容弥足珍贵,填补了该地区佛教研究空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北大佛学王颂 编太虚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佛教领袖,佛教改革的倡导告与实践者。他以爱国爱教的信念、勇于革新的精神、放眼世界的眼光和广阔包容的胸怀,致力于推动近代中图佛教“数理、教制、教产”三大改革,提出了“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思想理念,并不遗余力地创办学校、二培养僧才、广传佛法,对近现代中国佛教的复兴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辑再次推出“太虚研究”专号,特邀专家学者梳理桕关文献资料、发掘史实、阐发思想,以期推动相关研究。
-
佛教论集孙昌武 著本书为南开大学教授孙昌武先生有关佛教研究的论文结集,共收入1996-2018年十三年来发表于各类刊物上的文章共计十八篇,按发表时间排序,集中体现了作者多年以来在佛教文化、艺术、思想及宗教观上的研究成果。孙先生的文章,理论上深入浅出,文字上流畅易懂,虽然有的文章已是多年前的作品,但无论是对于专业研究者还是普通文化爱好者,仍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研究价值。
-
夔州天路道坚 著该书搜集整理了奉节县的安坪镇、白帝镇、草堂镇、大树镇、汾河镇等地的300寺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内容弥足珍贵,填补了该地区佛教研究空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书由多个寺庙遗迹分篇介绍而成,部分遗迹配图呈现,多以碑文拓片为主。对个别涉及“文革”时期寺庙变迁的文字描述,编辑适度做了修改。神话色彩较重的语句有部分删节。
-
巴渝见在佛教碑题辑录杨梅 编《巴渝见在佛教碑文辑录》一书对重庆市辖区内从隋朝到现代见在的佛教碑石(木、金),包括佛寺碑记、墓塔记、造(妆)像记、文人题刻游记等进行点校、整理,并对碑题出处、碑址、撰者、撰写年代及佛寺略历作了简要的考证与说明,共整理佛教碑题558则,碑文搜集,以实地察勘、拓本采集爲主,辅以历代方志、金石志、考古报告及其他史料。凡录碑文以实物、拓片爲准。若实物、拓片字迹漫漶,碑文又著录于纸质文献者,力求广求众本,相互比勘,择善而从。比较彻底地清点了重庆市辖区的佛教碑刻文献,理清了当地佛教文化的发展状况,有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