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佛教法缘宗族研究张雪松 著本书将宗族概念引入明清以来中国佛教传统宗派的研究之中,提出了“法缘宗族”的命题,全面探讨了模拟宗法制度在中国佛教中的宗派组织、寺院管理、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意义。笔者尝试说明在剃度、受戒、传法过程中,同一位僧人有可能产生出多种“法号”的现象,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背后代表的宗派意义。本书认为:以派辈谱系编制为典型特征的禅宗与“遍利三根”的净土宗之间的“禅净关系”,并非并列的两个教派团体的关系,而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互补关系,前者维护了中国佛教僧侣的正统性,后者则成为正统佛教与民间信仰之间交流的重要中介。
-
百喻经[古天竺] 伽斯那 著;[南朝齐] 求那毗地 译;李颖 注《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由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的内容是从整个佛教经典中挑选出来的譬喻故事等。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
阅读梵文佛典法光法师 著《阅读梵文佛典:基本语法指南》是法光法师介绍梵文学习的经典之作,也是普通读者入门与研习梵文的佳品。全书由英文写成,但其中参考了诸多中文佛典和梵文经典佛典,篇章分布得当,内容由浅入深,每篇章还会配有相应试题练习。作者在书中对梵文经典的结构,梵文单词词性及各种常见的梵文表达方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
有什么舍不得索达吉堪布 著本书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思考。书中,索达吉堪布倾听修行人的讲述,其间给出数语点评,这些场景大部分发生在寂静的山谷、清新的树林、布谷鸟围绕的木屋里。修行人真实的故事,往往伴随着人生的关键转折,站在这个节点上,告别浑浑噩噩的盲从,开始对内心和宇宙的认真求索:“生从何来,死向何去?如何面对疾病和死亡的威胁?这一生,对自他能有多少利益?”每个问题,索达吉堪布都以佛法精髓做出回应,启发你和书中人一起,思考人生的意义。
-
不能等不能怕不能悔阿色益西降错 著我们常常觉得自己被外界束缚,忍受着生活出其不意抛出的难题,默默计算着自己的努力,到头来却得出一个“无解”的答案——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却依然得不到承认,苦心经营的感情却阻拦不了亲友的离席,工作多年依然领着微薄的薪水,进入社会打拼许久却仍旧没有人脉和地位,反而因为终日庸碌而忘记了年少时的理想,甚至渐渐丧失了生活的勇气……这一切“不如意”,其实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福报!《不能等 不能怕 不能悔》是阿色上师多年传法的精粹之选,也是他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中100条开示全部是阿色上师从亲历的人和事中悟出的人生智慧,给浮躁、迷惘、驻足不前的灵魂找到一处宁静的心灵归属之地。万事因缘而起,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促成日后硕果累累的缘。就如你翻开这本书,也是于红尘万丈中缔结的一段佛缘,助你红尘安住,现世欢喜!
-
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哲学思想研究仁青才让 著《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哲学思想研究(藏文版)》内容主要阐述了被称作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萨迦派、格鲁派、噶举派、宁玛派的源流及佛教哲学思想、教法、教规特点等。全面深入地论述了各教派之哲学思想的异同、整合、和谐等,抛开人云亦云的见解,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述了作者自己的见解及观点,吸取其精华,弃去其糟粕,还原了中观思想真谛。该论文是作者多年的学习、研究的成果,全文立体新颖,具有独创性,得到了作者的博导即学者多识先生的好评,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藏传佛教研究郑堆,周炜,李德成 编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属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归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藏传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西藏地区、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研究(第一辑 套装上下册)》收集了发表和出版过的有关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及金瓶掣签的多篇文章,使世人对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和金瓶掣签制度有很好的了解,对把管理活佛转世的权利牢牢掌握在中央手中,提供了大量历史证据。
-
吐蕃至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经济研究王祥伟 著本书主要从经济来源、经济规模及经济管理等方面对吐蕃至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僧务管理机构的经济、寺院经济、僧尼私有经济、石窟经济、兰若和佛堂经济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同时对吐蕃和归义军政权管制敦煌佛教经济的不同方式进行了研究。
-
我书意造本无法陈中浙 著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在书画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且也是文人士大夫中与佛教关系颇为密切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书从苏轼与佛教的因缘、苏轼书画观与佛教、苏轼书画创作理论与佛教、苏轼书画作品受佛教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苏轼的书画与佛教这个个案,对佛教如何影响中国文化展开实证性与科学性的讨论。
-
跨界佛法妙华 著心是一面镜子,心镜朝着哪个方面,便呈现那一方面的事物。我希望佛教这面镜子能朝着社会与人生,而不是商业,或其它方面。《跨界佛法》由作者妙华法师2014年前半年在大学、企业、国学班以及寺院的讲座辑录而成,主题包括佛法净能量、佛法与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