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达摩笈多著述辑要宽旭 著;宽旭 编本书为《大兴善寺文献丛书》第二辑,收录了隋代来华,住锡于西安大兴善寺的印度高僧达摩笈多的佛教翻译著作九种四十七卷。本次出版以清《乾隆版大藏经》为底本,全文影印出版,为佛教史、佛经翻译史、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提供珍贵的文献资料。
-
西域佛教演变研究彭无情 著《西域佛教演变研究》为学术类图书。《西域佛教演变研究》是对我国古代曾经短暂出现过的西域佛教发展史的研究,具体包括:西域佛教产生的原因、自身的特色、向内陆的传播、终的消亡等,并从中获得历史启示,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
-
广东释道著述考冼玉清 著冼玉清《广东释道著述考》著录了从唐代到民国的广东释家代表人物、从晋代到民国的广东道家代表人物的经典著述,以冼玉清本人所见的著述为主,未见的著述则以原著录转载的方式著录。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著录释家代表人物经典著述,下编著录广东道家代表人物经典著述。主要简述撰人(广东释家或者道家代表人物)的信息(所处朝代、籍贯、生平事迹)、经典著述(释家或者道家)的外貌、内容,并原文转载录入各家对原书的批评或考据。上、下篇各附有释家言道家言,是不属于释家或者道家人物的关于释家或者道家的著述序录。
-
极乐莲邦洪丕谟 著在佛门各宗种,净土宗以一句“阿弥陀佛”的方便法门,影响大、流传广。《极乐莲邦:中国净土宗纪实》从净土宗代大师慧远一直写到近代大师印光,以人物为中心,旁及经典、教义、修持事例、寺庙等等,以生动的历史故事,记录下大师的行迹与传奇,阐释了中国佛教文化的源流传承与精髓魅力。史料扎实,具有可读性。
-
参礼心佛洪丕谟 编学术文化。一千五百年禅宗历史,佛门大师馨香满中华。拈花悟旨,一苇渡江,曹溪绝唱;赵州吃茶,德山棒打。从达摩初祖浮海东来,到慧能六祖黄梅得法,从弘忍大师以偈定祖,到赵州和尚唤去吃茶。作者以生动的历史故事,记录下大师的行迹与传奇,阐释了中国禅宗文化的源流与魅力。史料扎实,具有可读性。
-
藏彝走廊北部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研究李顺庆 著《藏彝走廊北部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研究》为学术类图书。《藏彝走廊北部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研究》以藏彝走廊北部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为切入点,对该地区历目前寺院的兴建、寺院的地域分布及特征、藏传佛教文化进行了详细探讨,对于了解藏传佛教学术研究发展及文化具有借鉴意义。
-
禅解南华经弘音 著《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哲学著作,它继承了老子的道学思想,丰富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学理论。 其思想亦如老子一样深邃, 再加上庄子行文极其奇特, 想象力丰富而诡谲,使得读者尤其是现代读者对之感到甚难理解,无法把握。本书旨在释庄方面有所突破,以是使读者能较容易地理解庄子、把握庄子。
-
中国古代的大智慧洪丕谟 著《中国古代的大智慧》这本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随笔就记录下他的研究心得和感悟。全书由平常事理入手,通俗又亲切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与人生的关切。全书分为:学理机趣、方术机理、医药智取、养生智慧,共四辑,语言平实,妙趣横生,既有实用性,又富于哲理和启迪。
-
中国佛教史蒋维乔 著佛教历数千年,事实复杂,向无有系统之典籍,以备参考。撰佛教史,正如暗中孛物,不易有所得。于佛教义理的方面,中国有特别发达的学问,多有独自成宗、成家者。但不注重考史,对于深研义理总是有妨害的。“历史之研究,实足为教理之辅助”,此即为《中国佛教史》出发点。
-
现代性和中国佛耶关系周晓微 著《现代性和中国佛耶关系(1911-1949)/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试图达到以下目的:梳理目前为止对中国民国时期佛耶对话的研究成果;将佛教、基督教的佛耶对话放在同一个文本内进行比照(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佛教和基督教的佛耶对话通常是分成两个主题来进行阐述);阐释现代性对中国佛耶对话的影响;以民国时期为例,发现中国佛耶对话的困境与可能性,尤其是在现代性的背景之下;建立跨宗教的宗教对话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