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跋绒教法史仓萨·罗智仁青 著暂缺简介...
-
天台三大部选萃释月净,朱封鳌 著,[唐] 章安大师 编,沈海燕,朱封鳌,蒋九愚,李吉 译天台三大部又称法华三大部,为《法华玄义》《法华文句》与《摩诃止观》三书的合称。此三本书为天台宗根本论书,其内容主要由《妙法莲华经》研究而来,援引上百本佛经,以证其义。同时又与实际的禅修相结合,有教观双美之称。
-
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鸡足山佛教协会 编本书稿为记念鸡足山佛教团成立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包括相关专家学者的七十余篇论文,是研究该领域的重要作品集合。由鸡足山佛教协会举办的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9日在祝圣寺召开。相传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大弟子迦叶守衣入定鸡足山华首门,遂奠定鸡足山在佛教界的地位,被认为是迦叶尊者的道场,与浙江阿育王山(阿难尊者道场)及“金五台(文殊菩萨道场)、银峨眉(普贤菩萨道场)、铜普陀(观世音菩萨道场)、铁九华(地藏王菩萨道场)”并为“六大佛教名山”。鸡足山历代高僧辈出,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了无穷的文化内涵和很多珍贵的文物。
-
天台佛学研究 第2辑可祥 编本书收录论文46篇,论题涉及四明知礼及其弟子的研究,天台教义、“台净”关系的探讨,宋代慈云遵式的实践理论,“山家山外”论争的研究,宋初天台教籍复归中土的问题,宋代天台宗与日本佛教关系的辨析,《法华经》与天台教义的研究,明末浙东地区天台宗传播情况的讨论等。这些论文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具有创见,是近期天台佛教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
-
楞伽大义今释南怀瑾 著本书是南怀瑾先生对《楞伽经》全本大义的译述。先生以《楞伽经》宋译本为主,并参考魏译本、唐译本,“互采其长,以求信达”;释义之外,遇有觉得须加申述之处,加附论说明一己所得、一己之见,以便后学参考;同时将经义的纲要整理出一张体系表,方便读者梳理思路。
-
十世班禅佛学文集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著,才项多杰 译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38-1989),杰出的藏传佛教领袖、国务活动家,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十世班禅大师一生爱国爱教、护国利民,他凭借独特的社会地位,发挥独特的社会影响力,为和平解放西藏,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引导藏传佛教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懈努力。作为取得扎什伦布寺显学高学位“噶钦”学衔的藏传佛教领袖,十世班禅大师发大悲愿,行菩萨行,法喜圆满。他精进学修,以殊胜智者品格致力佛学经典的研习,佛法精深,造诣深厚;他弘扬佛法,度化众生,宣扬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扬善抑恶、平等宽容等佛教理念,教导世人行善积德、扶贫济苦,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树立起了大爱和大智慧的不朽丰碑。2014年,为方便汉语读者研究十世班禅大师佛学思想的精髓,展示大师高深的佛学修为和慈智双运的情怀与风范,由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刘伟策划,四川民族出版社决定以青海民族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藏文版《十世班禅佛学文集》为蓝本,选取能代表大师佛学高成就的内容翻译成汉文,推出《十世班禅佛学文集(选译本)》一书。对本书的译者选择,四川民族出版社高度重视,取得青海民族出版社的翻译授权后,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十世班禅大师既是国务活动家,又是宗教领袖,还是民族代表,翻译他的著作需慎之又慎。加之他的佛学思想深遂,佛学成就非凡,所译原本涉及大量藏传佛教知识和理论,翻译难度较大,而目前国内能胜任此工作的人选可谓凤毛麟角。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到国家民委及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寻觅译者,但遗憾的是,精通藏汉双语,对大师和藏传佛教有正确、深入的理解,并且能保证交稿时间的人寥寥无几。几经曲折,通过试译比选,青海社科院有着丰富翻译经验的才项多杰先生脱颖而出。才项多杰先生藏汉文皆精,长期从事人文历史和藏学文献的汉译工作,功底扎实,治学谨严。他忠实原著,遵从“信、达、雅”的翻译原则,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语句流畅、用词精当、表述准确,较好地传达了大师原作的要义与精髓。
-
从类乌奇到云南藏区王彦苹 著王彦苹出生在维西县城郊有文化传统的纳西族世家,从小喜爱读书写作,中学时代就有作品问世。她自2004年调入迪庆州藏学研究院以来更是如鱼得水,发表论文近20篇。2008年以来,她开始关注宗教,并对藏传佛教历史文化产生兴趣。在收集整理藏传佛教文献资料时,她发现纳西族早接受并信仰的藏传佛教是噶玛噶举派。该派与云南纳西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个教派的历史人物与她的家族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纳西族的后代,她感到自己有义务研究这个教派。于是近年来,她调查走访滇西北噶玛噶举教派的各个寺院,采访多位纳西族僧人,结合文献资料的记载,开始着手记录这个教派的历史变迁、现状及发展,并陆续在国家报刊杂志及省级刊物发表前期调查报告。
-
中国禅学黄夏年 编禅宗是佛教中国化里最典型的宗派之一,有强烈的中国特色,本书为黄夏年主编的《中国禅学》新两期的论文集。本论文集由来已久,整体水平较高,所纳入的皆为佛教与禅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的相关论文。本次书稿收集了专家学者关于禅宗相关问题论述文章,从禅宗中国化、生活禅研究、禅宗经典研究、人物研究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禅宗的文化内涵和在新时代发展的意义。
-
古代印度佛教经典中的治国思想研究丁小平,丁文珺 著实际上,古代佛教流传地区的国主,如果其国家治理方案有取材于佛教的话,多是以转轮圣王之治为理想的。国王本人虽在思想上取佛家的某一派的理论为主要依据,但多不会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推行这一派的价值,仍然某种程度上秉持了政与教的分离。转轮圣王之治的实质,其实就是尊重世间的缘起和合性,尊重民众的主体性,国主所处位置在缘起的社会生活中地位重要,自然要尽量多地发挥其正向作用。如何发挥其作用,需要具体治理的智慧,这常常是佛经中相关题材主要涉及的内容。另外,作为国主辅相,不仅需要具体治理的智慧,其实通观大局的智慧更是不可少的,而这,他们往往是从佛教中超过、出世的一面中获取的。正因如此,中国古代有俗语:“山中无衲子,朝中无宰相”,道出个体的宗教实践回报社会的意义,这对于特重大乘菩萨道的汉传佛教来说尤其如此。但是,关于为何大乘佛教宗教实践转出来可以回报社会,佛家理论如何走出宗教实践的范围而有益于社会大众,却是少有人关注而又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
佛陀的生平[马来] Siridhamma尊者 编,黄宝英 译“喜马拉雅文库”作为藏文化中具体系的业务出版品牌,是国家民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的课题承担方。“喜马拉雅文库汉译经典”则是在此基础上延伸的一支汉译图书系列,意在将各语种的经典图书翻译成汉文图书,推介给汉语系的读者,从而以文字架设起不同语种间文化交流的步阶。此次这本小书《佛陀的生平(中文版)》,其英文版的编写者是上座部的Ven.Siridhamma(斯里达摩尊者),后经黄宝英女士翻译为汉语,在东南亚读者圈得到较广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