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薄伽梵歌 通解(以)伊萨玛·泰奥多,徐达斯《薄伽梵歌》是印度教的重要经典与古印度瑜伽典籍,为古代印度的哲学教训诗。全文共18章,700节诗句,讲述无限宇宙与流幻人生的真谛,宣扬无我的行为,隐藏着重要的神谕。本书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使这部难懂的经典古籍变得连贯畅达,使它的真义得以照亮世界!
-
后秦佛教研究姜涛后秦译经不仅体现和促进了当时佛教的兴盛,而且对后世中国佛教哲学及南北朝隋唐时期成实、三论、律宗、天台等宗派的形成,也具有极大影响。故本书将以译经为中心,从后秦佛教兴盛的背景入手,在重点探讨译经僧及其译经的同时,对统治者与佛教的关系、后秦长安僧团、译场制度、僧官制度、佛教对石窟艺术的影响等问题加以论述,希望由此还原后秦佛教的本来面貌。
-
咏而归康凯有一种歌是在回家路上唱的,想到家的温暖、母亲的守候;"归",在净土行者眼里专指往生净土;"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才是真正的归,回家了。专称弥陀名号是"咏", "往生净土"是"归",咏而归即是"唱着歌儿回家"。《咏而归》文集是宗道法师的多年学佛点滴,文字清简、光明,融入生活、不离念佛,义理贯穿于幽默、平易的散文之间,有导人念佛之悲心,有机警睿智之直见,更显出作者的儒释道中国传统学养之光彩。
-
布顿佛教史暂缺作者成书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的《布顿佛教史》是元代西藏有名的佛教大师布顿的代表作,被称之为“藏传佛教历史、文化的经典性作品”。全书论述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教法,讲述了印度佛教的创立、传播、发展情况,尤其是在藏区传播的经过,为研究印度佛教和藏传佛教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是藏族历历史记录早成型的佛教教法史。特别是书中藏文大藏经的分类目录,乃是藏文大藏经的雏形、佛教文献瑰宝。本书向来受到海内外藏学界的高度重视,为藏学研究者推荐阅读之书。
-
钱谦益佛教文献与文学研究王彦明 著钱谦益身为明末清初的东林党魁和文坛盟主,受地域、家族、师友的影响,他自幼深受佛教熏染,青年缚禅,晚明佞佛日深,完成了《楞严经疏解蒙钞》等佛学巨著,成为名震一时的佛教居士。钱谦益奉佛史迹老,详细考察了钱谦益的佛教渊源、奉佛历程,梳理了他与禅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的佛教交游,揭示了破山寺鹤如禅师去留之争和钱氏家难之间的关系。
-
佛说梵网经季芳桐 著本经是随着大乘思想兴起后,千百年来流行的一部菩萨戒律。本经于后秦弘始年间,由鸠摩罗什译出,中土才得以传授大乘戒。它显示了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论和根本精神,阐述了修菩萨道的阶位和十重四十八轻戒,对大乘佛教在中国盛行,起了积极的作用。
-
法华思想林保尧 著本书是有关《法华经》种种问题的考察,以及《法华经》中诸种思想的圆解。《法华经》是大乘经中广泛信奉的经典。对于如此广泛流布于亚洲地区的《法华经》,在选取问题研究时,本书尽量地给与平易性的解析。本书构成上,共分为九章,内容涵盖《法华经》的成立史、佛陀观、宗教性的实践等问题,是一本研究《法华经》值得参考的书籍。
-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依淳 著“本生”是指佛及其弟子们于过去生中的故事,特别是指释迦牟尼佛在过去无数劫以来,修种种菩萨行的故事。 《本生经》不仅事佛教文学、艺术的宝库,更是菩萨思想和大乘佛教的根源。本书由兴起、特色论至影响,明立《本生经》于整个佛教发展的轨迹,有助于彰显《本生经》的地位,内容亦周衍深妙。
-
六度集经梁晓虹 著《六度集经》包含布施度无极章,戒度无极章,忍辱度无极章,精进度无极章,禅度无极章,明度无极章。前五章前面皆有序言,概论佛教教义,共收佛经九十一篇。《六度集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 它采用生动、通俗的寓言故事形式,将六度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经义深入浅出,在中国早期大乘佛教的传播、发展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具备文学史研究的价值,是佛经文学中的精品。
-
那先比丘经吴根友 著《那先比丘经》主要记载部派佛教后期——公元前二世纪中叶传说中的佛教大师那先与统治北印度的希腊王弥兰陀说经论道之事。该经实际上反映了印度佛教文化与希腊文明的初次对话,是印希文明交流史上重要的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