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法苑珠林王邦维 著《法苑珠林》是唐初僧人道世编撰的一部佛教大型类书。全书从浩瀚的大藏经典,同时也从各种世俗的典籍中,选取了大量的资料,分门别类进行编排,为当时僧俗两众提供了全面而实用的导览利器。
-
不一不异何欢欢 著本书收录了笔者近年来研习佛教的心得体会、与国外师长的往来对谈、对亲友故人的追忆缅怀以及走访日本等佛教国家所见闻之信仰现象,试图探讨一个问题:以佛教为对象的学术研究对佛教本身的发展有何意义?
-
般若心经程恭让,东初 著《心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虽不足三百字,却概括了整部《般若》的要义。其用语之简洁,说理之深刻以及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均为中国佛教史之所仅见。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圆香 著《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共有八卷,分十三品,自人天乘法说起,进而声闻、缘觉、菩萨诸乘,终至佛果修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虽然是“法备五乘”,而目的一样是教菩萨法,终而佛乘,只是就不同根性的众生,说法由浅而深而已。本经除中有些神通及超现实境界的描述外,其后的解说开示,或教诫,都是很平实亲切的,很少超出我们识量认知之外,只有浅识见浅,深识见深的差别,并没有完全不可理解的言句。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黄连忠 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简称为《释禅波罗蜜》、《禅波罗蜜》、《渐次止观》、《次第禅门》。凡十卷,是隋代天台智顗(智者大师。公元五三八——五九七年)撰述,弟子法慎记成三十卷,其后灌顶(公元五六一——六三二年)再加以编辑整理删定成十卷,目前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成立的时间,是智者大师在金陵(南京)的八年之间(公元五六九——五七五年)所完成的前期代表著作之一。本书的主要特色,是将禅定法门的修行系统,由浅渐次入深的加以组织与建构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在中国佛教禅定学的发展史上,对于理论与实践禅修并重的观点来看,可以算是结合了小乘与大乘禅观的权威代表性著作,也可以说是原始的印度佛教禅定学结合了后期的大乘佛教的禅定学,经过了智者大师的努力,融和成兼具有中国佛教特色与完密系统的禅定学,此书的价值,不言可喻。
-
出三藏记集吕有祥 著本书系集录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经籍编撰之缘起、目录、序、跋,以及译经者之传记等的记录整理,其文体与《汉书·艺文志》相似,属于佛教经录类。由于僧祐之前的各种经录在隋唐时代均已佚失,因而本书成为研究汉魏两晋南北朝之佛教学者的第一手资料。它提供了考证佛教译传源流之依据,也为后来佛教大藏经之编修有了轨迹可寻。
-
佛性论龚雋 著《佛性论》以“佛性”为主体而广泛论议,几乎同时囊括了印度所传大乘佛教各宗精义,并加以附有新义的组织与阐释,自成系统。虽为不少学者视为如来藏系之论典,但也结合了般若中观与唯识学的义理来组织学说,因而此论具有广泛的兼容性。
-
摄大乘论王健 著《摄大乘论》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论著之一。追其源应当是《阿毗达磨大乘经》的“摄大乘品”,《摄大乘论》之名即由此而来“摄”为统摄,本论主要叙述以境、行、果的十殊胜,统摄大乘佛法要义。
-
四分律温金玉 著本书原为印度优波崛多系统的昙无德部所传的戒律,主要说明僧尼五众别解脱戒的内容和受持的方法。在每一条戒下,各各说明制戒缘起、缘起之人、立戒经过、立戒内文和判决是非。每结一戒必说十句义,此制戒十句义是佛制戒的根本意趣,也是出家受戒、持戒必有的利益。此书传入中国后,道宣律师根据本土风俗人情对其进行了“由小入大”的改革,使其适应中国的国情,而弘传独盛,不但成为律宗的根本经典,也是影响中国佛教**的律典。
-
解脱道论黄夏年 著《解脱道论》是一部论述佛教理论与实践的论书。书中所建立的禅定理论和阐述的心理分析学说,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它既是一本修习佛法的入门书,也是佛教理论的纲要性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