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理论与研究
-
宗教体制与日本的近现代化张大柘《宗教体制与日本的近现代化》是一部史论结合的专著,从日本的国家宗教体制的变迁及对宗教的影响切入,以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为分水岭,阐释战前国家神道体制的形成以及恶劣作用,解剖国家神遗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分析战后信仰自由、政教分离、现代宗教体制的确立以及所带来的崭新气象。书中还运用较大篇幅对日本新兴宗教运动作综合性的论述与评介,从中能窥见出世界新兴宗教现象的新动向。《宗教体制与日本的近现代化》所用资料翔实准确,对了解认识在不同政治背景和不同宗教体制下的日本宗教文化特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摄论学派研究圣凯本文依“综合式研究方法”和“解脱诠释学”的方法,以唯识古学与今学的比较为中心,对摄论学派进行整体的研究。我们利用电脑检索《大正藏》,并且整理日本佛教文献与敦煌遗书中的摄论学派资料,发现灵润、道基、智凝的著作,考察摄论学派的发展史迹。 我们对真谛的思想定位为“从始人终之密意”,在虚妄与经验层面,则是纯正的瑜伽行派的“阿黎耶识缘起”,则是属于“始教”;在转依的果位上,其主张“相性融即”、“智如不二”与护法一玄奘系所主张“相性永别 ”、“智如为二”明显不同,则是具有“终教”的特点。真谛的思想是妄心派向真心派的过渡,是一种“中间路线”,但是其基本立场仍然是瑜伽行派。真谛的“识界”并非是《起信论》的真妄和合识,但是真谛的佛学思想最终必定能够走向《起信论》,这是其思想的内在必然发展趋势。 在心识论方面,真谛继承“一种七现”的“一心论”而提出“一意识论 ”,主张阿陀那识即是染污意;唯识今学强调别体别用的“诸识差别”,区分阿陀那识与末那识的不同。真谛从种识不分的立场,主张种子是假而无体,阿黎耶识是实而有体;而种子的相续即是阿黎耶识的相续,而不承认种子生种子。护法一系从诸识差别的立场,主张种子与阿黎耶识都是实有的;建构了种子生种子的异时因果与种生现、现熏种的同时因果。 在影像门唯识方面,唯识古学从“无相唯识”的立场出发,主张分别为因,虚妄为果,虚妄分别通依他性与分别性,强调“识境同一”的,层心理结构。唯识今学从有相唯识”的立场,强调虚妄与分别不同体,分别为能缘的依他起,虚妄为二取的分别性,因此必须有两层心理建构,所以“虚妄分别”只是指依他性。唯识古学以“虚妄分别显现”诠释影像门唯识理论,世亲依“识转变”建立了整个唯识体系。在认识论,唯识古学强调心识生起时,心识无义但显现为义,或“似现为义”,显现即是执取;唯识今学强调心识与心识所显现的影像是“有所得”,凡夫执“似义”为义”,于是现起分别性。 在三性三无性思想,真谛是继承与综合“尘识理门”与“染净通门”的三性思想,而唯识今学是继承“情事理门”的思想,从而有不同的展开。真谛与安慧都以八识为能分别,而护法则强调第六识、第七识为能分别;而且,护法主张见分、相分同属依他性,真谛、安慧则无此义。真谛以分别性、依他性无所有而所呈现的同一无性,即是真实性,因此三性是一;护法系主张于依他性上远离分别性,即是真实性,因此三性彼此有分际,不可混同。唯识今学强调“假必依实”的“他性空”,分别性是“无”,而不否定依他性,所以分别性是“空”,而真实性是“空性”,因此“空”与“空性”是有绝对区别的。真谛是站在“性相融即”的立场,主张“空”是否定的对立同一,分别性无相、依‘他性无生都加以遣除,空与空性是同一的。同时,真谛主张分别、依他同一无性即真实性,坚持“一切诸法同一无性”,三性为安立谛,三无性为非安立谛,三性同时也是三无性。而唯识今学强调“三无性不离三自性”,这是在三性之外说三无性,二者不能相即。唯识古学主张二重二谛,窥基则主张四重二谛。 真谛在果报黎耶、种子黎耶之外,提出“解性黎耶”、“阿摩罗识”,通过淡化如来藏“我”的色彩,融摄如来藏与阿黎耶识两系,解决瑜伽行派的内在矛盾与困境。从解脱论来说,阿摩罗识即是境智无差别、智如合一、如如智、转依;从实践论来说,建立“方便唯识”与“真实唯识”(或“正观唯识”)的实践次第。 在佛性思想方面,唯识今学主张“五性各别”与“密意一乘”,提出“ 理佛性”与“行佛性”;真谛主张“一性皆成”与“究竟一乘”。 在转依思想方面,唯识今学重视转依的认识论意义,其思想的重点在于 “所依转变”;强调种子与阿黎耶识都是实有的,所以转舍与转得的“转变 ”,正是阿黎耶识的体之“用”的变化,而其体并没有变化。真谛的“中间路线”在转依思想上有所体现,他一方面以闻熏习来阐明认识论意义的转依,即减舍杂染习气,增长闻熏习,即是所依转变;另一方面,真谛以解性黎耶、阿摩罗识、四德种子等,来诠释存在论意义的转依,即转阿黎耶识为阿摩罗识,这是自我存在的基体的全然的改变状态。 摄论师由于受地论学派的影响,以“一心二门”来诠释心识论;而且以真妄、体用、本末等思想来理解三性,出现两种形态的三性思想。我们认为,“九识”说是北地摄论师所提出的。摄论师逐渐背离了瑜伽行派的立场,而与“真常唯心”系合流,强调以佛性为中心,以“佛性”诠释“十胜相” ,完全是以如来藏缘起来解读《摄论》,这是摄论学派中国化的核心体现。 最后,我们指出真谛的“染净二分依他”是“立体式”的理解,分别性与真实性的转换是非连续的;而《起信论》强调平面式的“一心二门”,阿黎耶识与法身之间的转换是连续的,这是二者的不同。同时,我们发现佛教存在论是一种“过程存在论”,一切存在建构于“过程”与“关系”中,如来藏、阿黎耶识、法身、法界等都是一种动态的存在,而不是“批判佛教” 所说不变、无差别的“基体”,这些绝对观念是与“空性”紧密相连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整理、发现一批摄论师的著作与零星资料;在方法论上,提出“综合式研究方法”与“解脱诠释学”,以阿黎耶识缘起、影像门唯识、三性三无性、佛性、一乘、三乘等思想为中心,对唯识古学与唯识今学进行比较研究。本文指出,真谛的思想是妄心派向真心派的过渡,是一种“中间路线”,但是其基本立场仍然是瑜伽行派;而且在重视经验内省以及心理分析的诠释模式下,唯识今学的发展则是必然的。同时,本文以语言哲学、存在哲学、现象学对唯识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对“批判佛教”进行很好的回应。
-
过程与拯救黄铭 著“XX+拯救”已成了一类学术著作的范式。学人通过这一范式表达了他们的思考领域和时代实践意义。本书的标题“过程与拯救”同样具备这两方面的意思。“过程”指怀特海的哲学,“拯救”显然带有宗教的色彩,两者的关系在于宗教哲学。但不尽然,过程概念在怀特海那里既指“合生”又指“转变”,这是一个“多生成一,由一而长”的创造性过程,它兼有综合性和新颖性的特征;并且,拯救观念今天也不再局限于基督教的语境,随着宗教对话运动发展,它已成为世界几大宗教的普遍观念,现代世界的世俗化则更使拯救意义泛化至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知识碎片化、人性异化、环境恶化,这种种生存危机证明我们迫切需要基本观念或思维方式的转型,怀特海的整合性观念或综合性思维将会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拯救方案。于是,本书专门考察了怀特海哲学及其宗教文化意蕴。
-
宗教问题探索编委会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允许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上海市宗教学会成立于1981年,本着“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学会以“社会·宗教·和谐”为主题,组织学会中政界、学界、教界“三支队伍”,相互合作,各扬其长,发掘了各大宗教中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源,联系各宗教实际,提出了不少有真知灼见的观点和文章,并被收录于《宗教问题探索(2005年文集)》中,以期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
宗教论李申 著《宗教论》是作者在研究众多关于宗教学的著作基础之上,提出作者自己对宗教所做的定义,并对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重新进行梳理,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书还论述了宗教的起源,世界诸文明古国的神祗,神的本质,巫术问题等。本书分为三卷:第一卷,导论、神祇论;第二卷,事神论;第三卷,宗教的功能。作者在书中说:“有人说过,著作只须写出自己的观点就行。这不仅可以节约许多纸张,减少许多麻烦,而且可以节省作者和读者的许多时间。然而科学的本性要求作者,必须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足够的、可靠的证据,并且要做出论证。否则,任何新的观点,最好的结局也只是可信可不信的假说。”“本书论的是宗教,所以定名为“宗教论”。关于宗教学的概论或者通论,作为导论,置于全书之首。”
-
宗教现象学达瓦马尼《宗教现象学》是达瓦马尼教授的力作,从现象学的角度对神、巫术,仪式,献祭,祷告,沉思。拯救等宗教问题进行了直观明确的描述和历史分析。他根据世界各地众多宗教的大量的原始资料,科学地运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但不是简单地把现象学方法局限于本质描述,同时还兼及了历史的维度,作者自称其为“历史的宗教现象学”,确有其独到的学术视角。
-
鉴往瞻来徐洪兴 主编《鉴往瞻来(儒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主要优点有二:第一是通识大体,论中国诠释学能见其大经大脉;第二是李清良对中国典籍颇为娴熟,旁征博引,融铸各家。但是,《鉴往瞻来(儒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长处所及,短亦伏焉。《鉴往瞻来(儒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由于大量引用古 籍,常使论述脉络为之阻滞,文气不畅。其次,由于李清良论中国诠释学着眼于疏解其大体,诸多细节常未遑深究。《鉴往瞻来(儒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提出中国古典解释学的三种解释方法论:语言解释方法论、心理解释方法论。《鉴往瞻来(儒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七章对中国古典解释学所进行的四个个案研究中,最值得注重的是第三节对朱子《四子》解释方法论的分析。周光庆首先指出朱子《四书》解释方法论深具系统性,其中尤其是以逐层推捱为关键的语言解释方法,以及以唤醒体验为契机的心理解释方法最为重要。
-
牟宗三三系论论衡杨泽波 著三系论是现代新儒家第二代杰出代表牟宗三先生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也是其卓然成一大家的显著标志。所说的“三系”,是指宋明儒学的发展分为三个系统: 一是五峰(南宋胡宏)、蕺山(明代刘宗周);二是象山(南宋陆九渊)、阳明(明代王守仁);三是伊川(北宋程颐)、朱子(南宋朱熹)。这一体系的最大特点,一是将五峰、蕺山独立为一系,二是将伊川、朱子判定为旁出,观点鲜明而突出。该体系一经提出便引起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其学术地位十分重要,以至无论你是否同意,都不能轻易将其放过,不加置评地坚持旧说或创立新说。本书旨在对三系论进行全面的梳理与评论。作者认为,三系论是依据形著论和自律论这两个标准来划定的,这两个标准,一在补救王门后学发展的双重流弊,二在证明道德理性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意义极为深远。但这两个标准也都有自己的缺陷。形著论的缺陷在于无法说明心体何以必须依靠性体保证其客观性的问题,自律论的缺陷在于无法圆满解决以康德道德自律学说研究儒学所造成的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些缺陷之所以存在,根本原因是未能摆脱西方感性和理性两分方法的束缚。这种情况告诉我们,牟宗三先生沿用的感性和理性的两分方法,有诸多弊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而言,事实上已经终结了,如果我们现在仍然不能清醒地看到这一点,那么今后最多只能是不断重复牟宗三先生,在原地转圈而已。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
-
周易与人生智慧王军云 编著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经商不利。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奇一偶之谓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周易》是一面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重锤战鼓,身处逆境者更能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生活智慧和前进的动力。本书不是对《易经》的另一种注释或翻译,而是对这部智慧之书的全新解读和发现。变“天书”为“人书”,化神秘为简易。使至高至尊的神圣经典为当代人的日常生活服务。无论你翻开本书的哪一页,你都可以找到与你的日常生活诸多问题相关和对应的决策建议及答案。《周易》在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号称“群经之首”,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博大精深。它深刻地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和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对世人来说,《周易》始终是一个高深玄奥的谜,对后世的诱惑力实在太大,历史上的诸葛亮、李淳风、刘伯温等,都曾将它演绎得无比神通。唐太宗手下的名臣虞世南认为:“不读易,不可为将相。”而当代学者南怀瑾干脆就说,《周易》是儒家的文化,是道家的文化,是孕育中国一切文化的文化,它是本、是源。古代先贤们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筑起一座座丰碑,依然令我们肃然起敬追思和景仰。古朴幽雅、博大深邃的《周易》通过漫长的积淀深深地浸透在民族久远的血液之中,留给了我们一笔沉淀千年的精神财富。掩卷而思,我们应该感到无限的欣慰和幸福,每当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都可以随时去瞻仰去体会那份古朴优雅和那份博大悠远,或寄情养心,或蓄德明志,或展示才华。“君子居易俟命,与时偕行”,我们赶着研习《周易》的热潮编著了这本《周易与人生智慧》。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周易》概述”。对《周易》的形成和发展做了系统的诠释,对其内容的思想做了详实的分析,并以表格的形式逐一解说了六十四卦的每一个爻辞。使读者能从总体把握《周易》的要领,深入地了解六十四卦所蕴涵的人生智慧。第二部分是“六十四卦与人生智慧”。提纲挈领地阐释了“卦名”、“卦辞义理”和“智慧启示”,并从卦中挖掘出其核心意义。结合历史 实和生活现实,书中有古代君王的霸图伟业,亦有现代政要的雄心壮志;有贤臣名相的处世之道,亦有富商大贾的成事之感。古今中外,不一而同。一个故事就是一幅画卷,每一幅画都闪烁着《周易》智慧的灵光。
-
国家宗教法律刘澎本书编者收集了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有关政教关系、宗教与法治的学术观点,集纳于此,奉献给读者,希望对促进我国宗教领域内的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能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