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理论与研究
-
智慧之门(英)威廉·瑞珀尔(William Raeper),(英)琳达·史密斯(Linda Smith)著;张念群译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关于我们自己,关于这个世界的思想混合体,它们来自这儿或那儿。这本书让我们浏览不同时代、不同地方、不同人们的精神现象。作者试图向你展示,这些思想为什么会被思索出来,它们的重要性何在。这样,你可以在历史背景的对照下观察你自己和你的思想,我们对事物的思索构成了从古至今不停书写着的哲学史的一部分。这本书主要写的是西方的情况,因此我们选择了基督教与西方哲学来考察,这两者影响并造就了西方社会。本书几乎没有涉及东方哲学和非基督宗教,但即使你是其他宗教的信徒或不信仰任何宗教,读这本书可能对你仍有用处,因为你如果到西方生活,熟悉这些深植于西方社会的思想,会有助于培养你西方式的思维方式。本书的篇幅不足以覆盖西方哲学所有的重要思想,例如,本书未曾研究维特根斯坦和斯宾诺莎。这本书既可作为个人读物又可作为学校教材。自始至终,哲学与基督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这本书里受到考察。
-
宗教王作安,卓新平主编本书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中国宗教人士、宗教学者维护世界和平、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与探索等。
-
破译迷信于洪生主编本书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以及法律、医学、宗教等学科的角度,对迷信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内容包括不衰的魔力、心灵的深处、迷失的理性、历史的档案里、嬗变的轨迹、打不开的黑箱、深厚的土壤、人性的弱点、神圣的使命、利益的驱动、反社会的行为、病痛的折磨下、舞台上的神魔、永远的较量、宗教与迷信、放眼世界看邪教等16章。
-
中国宗教研究年鉴曹中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本书包括了1997年至1998年有关中国宗教研究的论文集,还简单介绍了中国宗教学者、部分宗教学著作、国内宗教研究教学机构,以及有关宗教的期刊杂志等。
-
宗教比较与对话卓新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
-
中国宗教流变史郑鹏程,丁波等编著本书介绍了中国道教流变、中国佛教流变、中国基督教流变、中国伊斯兰教流变等中国宗教流变史。
-
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周群著晚明文学思潮是明代中后期个性解放思潮在文学领域里的反映,而后者又是借助于对传统儒释道思想作新的诠释面实现的。选择这一课题,旨在开拓对晚明文学思潮研究的新视角。与一般从文学批语史、文学史的纵向角度研究晚明文学思潮不同,本书侧重于从同时代的宗教、哲学对晚明文学的影响这一横向研究,并注意文学与哲学、理学批评与创作、文人性格与审美情趣之间的结合。本书研究的是晚明文学思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批评家、作家。
-
无神论与宗教知识问答马品彦 主编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宗教相对立的无神论与宗教相伴而生。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神论和宗教都论述了各自对待宇宙或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的看法,只不过二者在这些总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对立。无神论认为,整个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世界上没有什么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即神的存在;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改造,并使其为人类社会服务的。而宗教则是指“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语)。这里所说的“外部力量”,即指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由于人类自身认识所存在的局限性,这两种力量常被赋予了原本不存在的至高神圣性,并被视为是一种超人间的神秘力量。
-
欧美哲学与宗教讲演录(比利时)海尔曼·德·丹(Herman De Dijn)等讲演;赵敦华编本书为欧洲和美国的哲学家和宗教学者有关哲学与宗教的专题讲演。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998年四五月间来自比利时卢汶大学的海尔曼·德·丹、鲁道夫·伯耐特、莫尔斯·马丁、范·德·普特和安特卫普大学的托马斯·马尔腾、罗伯·法森、吉多·德·巴赫等7位教授在北大哲学系“欧洲的哲学与宗教”研讨班上的讲演;第二部分是1998年10月来自美国基督教哲学家学会的麦尔维文·斯图沃特、默罗尔德·韦斯特法尔、托马斯·奥登、艾兰·帕吉特、威廉·哈斯克、王容容、乔治·马弗罗德斯、凯利·詹姆斯·克拉克等10位教授在“中美哲学与宗教学研讨会”上的讲演。
-
中国宗教思想史新页饶宗颐讲演“汤用彤学术讲座”是由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国林风图书中心为纪念汤用彤先生对现代中国学术所作的贡献设立的。该讲座自1997年开始设立,每年请一两位国内外的著名学者担任主讲。每位主讲的演讲辞和他们的其他相关论文编辑成“论文集”,作为“北大学术讲演丛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本书中就其中一本。饶宗颐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他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高深,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硕果累累。在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饶老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在学术和艺术等领域中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为潮汕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住W魑俺毖А钡某颊吆偷旎耍睦霞甘昀词钢静挥宓亟小俺毖А钡难芯亢吞剿鳎钩鄙俏幕爸谢幕⒀锕獯螅呦蚴澜纭?饶宗颐1917年6月生于广东潮州一个富裕的书香门第,只上过一年中学,从幼年开始,饶宗颐就沉浸于父亲数以万计的藏书海洋中,每天与书为伴,与诗为偶,16岁开始便继承先父遗志,续编其父饶锷的《潮州艺文志》。其编撰的《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领域,此书在上海的出版使29岁的饶宗颐一举成名,从此他便专攻文史而一发不可收拾,同时又从乡邦文化拾级而上,最终成为汉学界的泰斗级人物。饶宗颐教授后来成为海内外著名的经、史、考古和文学家,并且对诗、书、画造诣极深,治?У牧煊蚋庸惴海榧?10大门类,如敦煌学、甲骨学、楚辞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各种学科,著书立说不胜枚举。仅其中的《20世纪饶宗颐学术集》便有12卷,内容超过1000多万字;专著六十多部;各种论文四百多篇;通晓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印度语、伊拉克语等6国语言文字;他对中古梵文和巴比伦古象形文字颇有研究,有些文字连其本国人亦少有精通,作为一个潮籍的中国人,能通晓异国的“天书”,其天才实在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