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卡尔 马克思韩毓海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人民出版社和中少社合作,推出《卡尔·马克思》(纪念版)一书。该书是在韩毓海教授的《伟大也要有人懂 一起来读马克思》的基础上,修改、扩展而来。在该书中,马克思的论述如同写在今天:在这个全球化、互联网的时代,马克思依然如同一盏明灯,清晰地照亮了我们的世界。马克思未曾老去,他仍然在我们“中间”,他的理论依然与我们息息相关,依然是所有对人类的未来怀着美好梦想的人们之中最具智慧和洞见、说出了最有力的真理的那个人。
-
父亲的姓名(法)雅克·拉康本书是法国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文集》的一卷。本卷汇集了拉康相隔十年两篇发言。 一篇是“象征界、想象界与实在界”,它先于拉康在同年夏季期间撰写的罗马报告“言语与语言在精神分析中的功能与领域”,标志着“拉康的教学”开始走向了公众。此次报告构成了拉康对这个著名的三元组所作的第一次完整的理论阐述,而在随后的三十年期间,它都自始至终地支撑着拉康的理论制作,直至最后以博洛米结及其种种衍生物的形式,变成了拉康教学的基本对象――不仅是概念的对象,而且也是数学的乃至物质的对象。 另外一篇是《父亲的姓名》这期研讨班第一课,同时也是唯一一课的发言稿。这期研讨班被迫中止后,拉康于1964 年1 月在乌尔姆街借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地方重新开课,并将研讨班更名为《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后者的许多思想都可在前者当中找到萌芽。可以说《父亲的姓名》对于进入拉康的思想来说,是一个恰当和重要的切入口。
-
实践导向及其双重意义吴文珑暂缺简介...
-
古希腊的公民与自我(美)文森特·法伦格本书是采用表演理论(performance theory)来研究古代雅典民主的集大成之作。法格援引了戈德黑尔等人对“雅典民主的表演式文化”的概括,但又发展和深化了这一理论对古代民主的研究。他认为,表演与民主的公民身份是一回事,即公民身份事实上就是表演/施行。将公民身份的观念理解为表演公民剧本中特定角色的能力或者特权,既可以很好地解释公民分享的集体认同感,又为理解雅典人如何体验他们的个体性提供了一条康庄大道。作者古典学修养很深,在探讨其理论时,引用了荷马史诗、柏拉图对话、古希腊悲剧和史学著作,并都有精彩的解读。本书是探讨古代雅典民主乃至民主本身的一部力作,出版后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卡尔-马克思(法)雅克·阿塔利 著本书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相貌威严的马克思、一个思想深邃的马克思、一个性情不羁的马克思、一个情感丰富的马克思、一个平凡真实的马克思。同时,用细腻而又丰富的笔触刻画了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脉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论著的撰写过程,以及创立第一国际、起草政治纲领的勇气和意义,并叙述了马克思一家富有情感的生活和与恩格斯的伟大友谊。作为一种世界精神,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永存。全书从客观的、多面的角度,以“革命家的马克思”、“经济学家的马克思”“哲学家的马克思”“社会学家的马克思”等诸侧面,描述了马克思的思想、性格、行动等。全书叙述客观,文笔简练,条理清晰,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丰富而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德意志哲学;第二章为欧洲革命;第三章为英国经济学家;第四章为共产国际的领导人;第五章为《资本论》之思想家;第六章为最后的战争;第七章为世界精神。
-
马克思主义阶级与性别理论梁小燕 著《马克思主义阶级与性别理论》力图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框架下,通过文化批判和文化分析理论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进行解释和阐述,从而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解放”这一哲学主旨。中国现代化问题离不开女性问题的解决,但是,中国女性问题的解决不能照搬西方理论,还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这是作者写作本著作的现实关怀和出发点。
-
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陈先达 著本书是“2016中国好书”之《马克思主义十五讲》的姊妹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为了方便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党员干部及青年学生更好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陈先达教授编写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一书。全书立足中国现实,以问题为导向,对理论领域和实际工作中*为关注的十个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大理论问题做了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为何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说未来属于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信仰危机问题与精神家园的重建,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中国道路,哲学如何回归生活?
-
俯瞰人生王晓钧《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集大成之作,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总纲,也是体现精神分析思想精髓的经典著作。《俯瞰人生:弗洛伊德讲稿》以《精神分析引论》为纲,从“俯瞰人生”的角度,引导读者全面了解精神分析理论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感悟弗洛伊德令人惊叹的思维灵感,体会其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全书共11讲,知识体系根植于《精神分析引论》,却不限于对弗洛伊德学术思想的重复论述和简单解读。《俯瞰人生:弗洛伊德讲稿》尝试从宽视野、全方位、跨学科的文化视角,以《精神分析引论》的理论脉络为主于,以“人生”话题贯穿全书,广泛引征古今中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借此拓宽《俯瞰人生:弗洛伊德讲稿》的理论视野和应用空间,夯实文化底蕴,营造接地气、引人脉,知识与兴趣同在、学习与领悟共存的阅读氛围。《俯瞰人生:弗洛伊德讲稿》既是全国地方高等院校UOOC联盟颇受欢迎的课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精读”的配套教材,亦是一本旨在领读者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来丰富人生知识、启发人生思考、领悟人生意义、重视人生关怀、追求人生幸福、陶冶心灵的读物。
-
先验与经验之间李朋来《先验与经验之间:从康德到马克思的哲学沉思》从康德批判哲学的研究起点开始,围绕着对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思想进行反思,诸如因果概念、实践观与自由观等关键点而展开,叙述了从康德哲学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哲学观点。这些思考旨在表明,不应该把近代西方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简单地割裂开来,也不应该将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和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抽象地对立起来。
-
自然作为理性简·波特现代世界对多元价值的尊重,业已成为道德生活不言自明的前提。道德困境的产生源于人们对基础道德原则的理解不同。自然法理论是认识道德原则、解决道德困境的重要凭借之一。重拾这一理论传统,为道德判断寻求概念工具,不无裨益。自然法理论代表着一个庞大的思想传统,其中包含种种相互竞争的思想流派。本书作者简?波特继《自然法与神圣法:重回基督教伦理学传统》之后,再次调用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理论资源,着力提供完整的托马斯主义自然法理论图景。作者在本书中重新考察了经院哲学的自然观、幸福论、德性论、恩典论,并与当今英语学界颇具代表性的伦理学家积极对话,从而证明,托马斯主义自然法理论在现代个体与公共生活当中依然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