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走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深处汤荣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非从经典作家的文本研究中产生,其生成背景和条件,决定了它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它是标志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相统一的理论范畴,蕴含着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方法论意义。《走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深处》循此确立的研究内容盖有其五:一是界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二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动因。探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立场,论证其在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组成中的重要贡献,阐明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实践指南。三是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地位。探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关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四是多因素分析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源。探析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危害和本质,探索影响社会思潮的途径,释放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凝聚的精神力量与思想能量。五是贯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机制。探索新起点上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完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长效机制,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阐明中国经验。
-
林中路(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为20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Z重要的著作之一,已被视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必读之作。本书汇集了作者30、40年代创作的六篇重要文章,几乎包含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其中Z引人注目的是海德格尔围绕“存在之真理”问题对艺术和诗的本质的沉思,以及海德格尔独特的“存在历史”观,也即对西方形而上学以及西方文明史的总体观点。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8卷恩格斯本卷收入恩格斯1883年5月至1889年10月写的文章、手稿和笔记,共计55篇。附录部分收入恩格斯校订或参与写作的文章、谈话记录以及对一些文件提出的修改意见等,共计19篇。19世纪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生产显著增长,对外贸易急剧扩大,资本加速积聚和集中,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开始出现,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前提开始形成。各国政府对内加强对本国人民的统治和压迫,对外加紧对市场、资源的争夺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与经济发展落后国家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欧洲各国和美国的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壮大,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工人群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在德国和法国,已经出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无产阶级政党。欧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组织也纷纷建立或者得到巩固,各国无产阶级的联系和国际团结不断增强。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立承担起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他密切关注和深入分析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阶级斗争的主要特点,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制定无产阶级的斗争策略,帮助和指导欧美各国工人政党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消除错误思想的影响,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组织。他倾注大量心血整理马克思的文献遗产,编辑和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公开发表或再版了马克思的许多重要论著,为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不懈努力。他深入研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新经验,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这个时期,恩格斯撰写了两部重要理论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两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进一步,退两步列宁《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精选和汇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重要著述,采用经过校订的新译文,并附有各种必要的参考资料,以满足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的多层次需要。编译者力求在时代特色、学术质量和编排设计方面体现新的水准。文库包含三个系列:一是著作单行本,收录经典作家独立成书的重要著作;二是专题选编本,收录经典作家集中论述有关问题的短篇著作和论著节选;三是要论摘编本,辑录经典作家对有关专题的论述,按逻辑结构进行编排。
-
《资本论》基本原理求索李成勋本书为院老年文库中的一本,系对《资本论》基本原理进行深化和拓展性研究的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资本论》创作背景和创作历程及其研究对象与方法阐释。二是《资本论》基本原理深化研究,含劳动二重性是政治经济学枢纽 、剩余价值是政治经济学基石、信用经济、虚拟资本二重性、贵金属国际流动规律等。三是《资本论》拓展研究,内容丰富,多有新意,其中主要有《资本论》脚注研究、自然力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竞争理论研究、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研究、《资本论》论中国、《资本论》论城市、恩格斯与《资本论》等。
-
康德的批判哲学吉尔·德勒兹该书是德勒兹1963年出版的著作,原版在一百余页的篇幅中,将康德的三大批判体系解释为诸职能(faculté)的三种“法权的”关系构成的一架宏伟“机器”,并将代表着“自由的和谐”的第三批判奠立为代表着“有所立法的一致”的前两个批判奠基的“起源(genèse)”。在德勒兹哲学生涯的早期,即“哲学史”时期,这本小书紧随着其成名作《尼采与哲学》(1962)出版,它被德勒兹自己称作对康德的一次“敌情侦察”,但也包含着德勒兹对康德哲学的态度的转折。这一转折对理解德勒兹思想整体的发展都有着指示作用。进一步发挥其中对第三批判的解释的论文《康德美学中的起源理念》收录在《荒岛集》
-
怎么办列宁《怎么办?(文库本)》阐明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意义,揭露了欧洲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者鼓吹的“批评自由”的实质和危害性。列宁揭露俄国经济派是国际机会主义的变种,他们借口“批评自由”攻击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贬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工人运动和工人阶级政党建设的指导意义。列宁根据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版序言的补充中关于社会民主运动的三种斗争(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理论斗争)密不可分和理论斗争具有重大作用的论述,强调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分析了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现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特殊意义。
-
马克思工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刘晋《马克思工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以史论结合相统一的方法,系统梳理了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形成过程,论述了其基本理论内涵,并结合我国当前工资及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马克思工资理论对我国工资及收入分配问题的指导价值。同时,《马克思工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还将马克思工资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工资理论进行比较。以更好的突显马克思工资理论的阶级性、历史性与科学性的理论特征,从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资及收入分配体系建设。
-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本书共分两卷,第一卷批判了路·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麦·施蒂纳的唯心史观,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第二卷批判了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揭示了这种假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社会根源和阶级本质。本书节选了这部著作第一卷的《序言》和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同时精选了第一卷和第二卷中的重要论述。
-
政治制度与政治箴言阿尔法拉比阿尔?法拉比(Abu Nasr al-Fārābī)是公元10世纪著名的医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音乐学家,并且是中世纪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和音乐理论对后世阿拉伯哲学家和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哲学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n本书收入阿尔法拉比的四部作品:《各科举要》《宗教书》《政治制度》和《箴言选》,“附录”集三篇解读文章,以期为学界深入阿尔法拉比的研究积累资源。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