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穷庐残月坤乾 著王心敬,字尔辑,号丰川,是清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终身蛰居鄠县,以讲学和著述为业,他的学术思想是以心学为基础、经学为依据,内容涉及政治、教育、农业、军事和荒政的博大思想体系。本书以关学大儒王心敬为主要人物,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运用文学笔法生动演绎了清代关学学者王心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粗线条刻画了宋明及清初儒学大师们的艺术形象,是反映了王心敬师从关学大师李二曲探究学问,传承关学文脉的感人事迹。书稿采用章回体,共有三十八和后记。
-
谈美朱光潜《谈美》是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本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先生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做了详尽的阐释,此书可以说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本书一并收入的朱光潜早期作品《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每封信以青年们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
-
现代技术下的日常生活透视郑雨著本书介绍了现代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具体讨论了现代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以及消费观念的影响。现代技术将人们的时间观念从农业文明的自然叙事时间变化为抽象化的机器叙事时间,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从具体的事件性空间变换为虚拟的功能化空间和无机的碎片化空间。由于技术对消费物品生产的决定性影响,使得日常消费物品符号化和大众化,现代社会变为单向度的消费社会。在具体的技术人工物中,智能手机建立了一种新的日常生活模式。
-
当代科技伦理初探聂彤随着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当今社会面临的科技伦理挑战也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本书通过阐述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探讨了科技引发的相关伦理问题。该书内容涵盖机器人技术、核技术、网络技术、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五个高科技领域的相关问题,并在 的伦理学家的思想理论以及近年来该问题所引发的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及解决思路。全书文字简洁易懂,适合对该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有助于开阔读者的视野,提升读者在当代社会的从容感、危机感和使命感。
-
设计美学基础吴懿,明月,秦岭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设计类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本书共4章,首章介绍三大构成概况,包括设计构成的含义及发展过程;第2章讲述平面构成,包括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的要素、形与形的组成方式、基本形与骨格、平面构成法则和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等;第3章讲述色彩构成,包括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色彩三属性、色彩构成法则、色彩与心理以及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等;第4章讲述立体构成,包括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立体构成的要素、材料以及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等。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或者自学用书。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良序社会的理想图景及其前提批判李爱龙 著本书为学术研究专著。在政治哲学的理论图谱中,柏拉图为我们展现了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理想国”,罗尔斯则在“后传统形而上学”的语境中系统而完整地提出了“良序社会”的理想图景,将“多元民主社会的长治久安”作为自己的学术目标。“良序社会”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阐述了“良序社会”的基本原则,论证了“良序社会”的构成要件,指明了“良序社会”的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良序社会”构成了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拱心石,彰显出其政治哲学独特的问题意识与时代价值。对于罗尔斯“良序社会”在理论与现实上的积极意义,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罗尔斯“良序社会”作出历史性、整体性和专题性的研究,相对来说并不是特别丰富,而这样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罗尔斯“良序社会”的内在症结、外在限度以及未来指向,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一起向未来 人生问答录解聘如 林帝浣本书精选了作者近700条问答中的300条,并重新提炼,涵盖人与人生、爱与人生、少年与人生、感悟与人生、诗与人生、我与人生等六个方面,并配以英文翻译和名家手绘。作者通过诗一般的语言回答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寄希望于这本口袋读物能为中小学德育美育、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
汉学师承记笺释(清)江藩、赵之谦 纂,漆永祥 笺释《汉学师承记》是江藩为五十六名清代经学家撰写的传记合集。全书分八卷,卷一记述清初南北治汉学之学者,卷二记述东吴三惠及其弟子之学,卷三记述王鸣盛、钱大昕二人及其弟子与戚属,皆为嘉定一地之学,卷四为江藩尊礼之师,即王昶,朱筠,卷五江永、金榜、戴震等徽学之代表人物,卷六记述乾嘉时期南、北方治汉学的学者,卷七记述扬州之学,卷八所记为黄宗羲、顾炎武二人。《汉学师承记》基本上准确地把握清代汉学的主要特征,全面地探讨清中叶考据学之学术渊源、师承关系、学术宗旨、代表人物及成就得失等,反映了当时考据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尤其是凸现经学研究成就,是最早对清代汉学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价的专著。整理时,以南京图书馆藏嘉庆二十三年刻本为底本,参校注本,对该书的版本、源流、人物、史实、典章制度详加考辨、注释,并附江藩纂《经师经义目录》、赵之谦纂《国朝汉学师承续记》,可以相互参稽。
-
《庄子》讲章李可心,王沁凌《《庄子》讲章》以讲章形式解庄,分为前篇、正篇、后篇。前篇论述有关《庄子》及庄子哲学的基本认识,总括心得,使见纲领,得其体要。正篇节选《庄子》原文,从内七篇兼外杂两篇中选取理趣相融、理路贯通的段落为注解对象,疏解字义,讲解文义,提拎概念,剖析理路,逐层设问,阐发己见,在论述中以中西哲学的综合素养为根基,以庄子哲学的基本问题(认识论、形神关系、名实之辨、自然、有无、贵求真等)为视角,辨析庄子哲学精义,阐发庄子哲学的精神旨趣,在解庄上融注译、解读、研究为一体。后篇主要是作者在讲解庄子的课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往来问答。这些问答进一步对庄子哲学的概念和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读来贴切受用。该书在疏解文义的基础上注重辨析概念和问题,立足文辞,疏解义理,以文通理,以求达庄。其文采可读,运思严谨,能启人深思,有哲学发蒙之用。
-
何为幸福奥古斯丁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家,上承古希腊罗马哲学,下启强调信仰与理性的中世纪哲学。幸福作为生命的终极目的被奥古斯丁表述为拥有或接近“上帝”。这不仅是一种信仰意义,更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其中承接了柏拉图及新柏拉图主义的传统。奥古斯丁指出,为实现“上帝”这一生命之鹄的:一方面,人需要从外在转向内在,反求诸己;另一方面,人需要从下往上看,追求超越。在内心的渊薮处,皈依真理,趋向生命的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