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李文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圣贤相继,英才辈出,他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部经典作品。这些“经典”如同金砖玉瓦,我们称之为“国学”。其内容宏富,博大精深,可谓是中华思想文明的浓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先贤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好好传承和大力弘扬。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其价值,读国学、诵经典的热潮正在蓬勃兴起,既有数字阅读的风生水起,更有坚守或者回归传统纸质阅读的蔚然成风。读纸质书,无疑有着其他阅读方式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体验,一册在手,可以边读边做批注、写札记、勾画重点,也可以掩卷深思,细细品读。这种探究式阅读方式,有利于人们学习知识、启迪智慧、提升修养、提高境界,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安静学习、锤炼思想、闻着书香做学问的良好习惯。为了倡导全民阅读,特别是推进纸质阅读,营造爱书、品书氛围,同时考虑到当下人们的生活日趋丰富多彩且节奏加快,闲暇时间越来越碎片化,读书时间相对减少,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中精心遴选了80部,并对书的内容作了适度精简,编辑出版了“中华经典国学口袋书”系列丛书,希望吸引更多的入回归传统阅读,重视国学经典。“口袋书”,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放在口袋里的书籍,其目的就是为读者奉献易于携带、便于翻阅、开卷有益的精神食粮。使他们于居家出行、茶余饭后,随时信手展读,含英咀华,增知怡情。本丛书涵盖了经史子集、诗词曲赋、笔记信札、经典名句赏析,可谓贯通古今、包罗万象,能够大限度满足各层面读者的阅读需求。书中既有对照古籍原文的“白话文”,又有介绍典故出处、时代背景、人物事迹等辅助阅读的“注释”,还配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提高的“赏析”。使对国学造诣程度各异的读者都可以做到读通、读懂,真正做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这套书不仅在内容上编排严谨、注解精当;在外观上也充分彰显书籍之美,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印装精美,必定会成为您工作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带给您全新的阅读感受。
-
顺渠先生文录(明)王道暂缺简介...
-
唐明邦学术思想探索孙晶,孙劲松他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史,特别是对《周易》的研究颇深,并有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他独特的研易特色。他研易涉及《周易》经传评注、哲学易学、科学易学、管理易学、政治易学、人文易学、象数易学、长江易学等,继承和发展了古人义理与象数并重的研易原则,带领并推动了义理与象数的共同繁荣发展。
-
论语类纂朱平凡《论语类纂(导读注译全本)》独辟蹊径,将《论语》原经典20篇512章全部打散,按内容分门别类地编撰,把彼此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将相同问题的论述归类在一处行有序地组合编撰。按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的称谓分类,将全书章节整合成为了五个大类,立下五大专题。
-
周易郭 彧《易》为五经之首,《易》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两千多年以来,因《周易》内容晦涩难懂,故而误解相承,诚为可叹!笔者数十年如一日,潜心求索易学真谛。以为理解圣人“观象系辞”、极数而明象之成果,力求明确《周易》“观变于阴阳而立卦”之内涵,发掘其与天文学之内在关联。本次修订在原版《周易》基础之上,博采先人正确注释,正确句读,注重音义和训诂,旨在便于读者通晓理解,进一步领会其真谛。于翻译方面,《(修订正音版 套装上下册)》重新参酌考校,力求信实通达,趋近古人易注本义。于注释方面,则补充了一些古代王弼、孔颖达、朱震等易学大家的真知灼见。读者可藉此译注,登堂人室,一窥易学之奥妙。
-
黄老思想陈博《黄老思想(道家理想社会的追梦历程)》讲述黄老思想把正统道学从隐逸遁世转化为经世致用, 从消极无为转变成积极有为, 这是对理想社会从愿景到践行的突破, 是治世学说从理想王国到现实王国的跨越。
-
伦理关系论朱海林伦理关系是伦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伦理关系在伦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具有基础性意义。《伦理关系论》试图对伦理关系问题进行研究,为推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更多重视和理论深化作出积极努力,为人民认识和处理现实伦理关系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
论语译读董时民族元意识于民族初期形成并贯彻始终,它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派生力,是决定民族性格和命运的精神中心。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命“原作”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为对儒学亦即中华民族元意识特征和功能的描述。“为天地立心”指确立宇宙观、世界观;“为生民立命”指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往圣”为创立民族元意识之领袖和思想家,“绝学”言其学术性不可或缺之珍贵;“万世”言其与民族同在,并为民族保持生机之动力。儒学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元意识,是因为其宇宙观、世界观“唯天为大”“则天”,是以大自然为“极者”(王弼语)、“无对”(朱熹语)的决定力量,进而“天人合一”;它“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中庸》),“述史”而“古今一脉”;提倡“爱人”,具“天下”即人类视野,而“四海一家”。其此岸性“一个世界”(《论语今读》)的世界观特征鲜明,影响深远,有别于他民族元意识之宗教形式。如儒学没有宗教自我保护功能,又提倡“内自讼”而可自由批判;如儒学没有专门的研究、教育传承体系,而需国家和人民自觉践行。民族世界观的决定了其不被其他任何世界观代替,如秦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教合一体制。
-
先秦儒道本体论研究王先亮“本体”在中国语言文化中涉及事物的主体或自身以及事物的来源、根源、原因等方面。作为中国哲学核心内容的本体论充满着生命色彩。对人的本性或者人之所以为人的充足理由的确证构成中国哲学本体论对一切实在追问的思想内核。就先秦儒道哲学而言,道德构成.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人的存在的可能本质上是道德可能的问题。对道德问题的探究是儒道本体论哲学的主要使命。
-
培根精选集(英)培根《培根精选集》是一本作者已经公开出版的励志类图书。作为一名哲学家,培根根据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告诉人们生活中隐藏的哲学,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能让人容易理解其中的深意,用哲学去颐养心性,是一种积极的深邃而又饱含希望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并且,这些选取的作者随笔,渗透和贯穿了他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对人生的理解。文字充满哲理,读来脍炙人口,引人深思。希望读者在翻阅此书时,可以对哲学有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