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中国哲学思想吾敬东[等]著本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为历史篇,共有五章。这五章的逻辑关系如下:第一章是起源也即发生部分;二、三两章是中国哲学的奠型部分,也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部分,以后许多问题都是从这里引伸出来;四、五两章则是延续部分,下篇为主题篇,也由五章构成,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第六章与第八章分别是考察世界与人的性质;第七章与第九章则可看作是对应于性质的方法;第十章进一步从认识角度讲对客观性质与主观方法的把握。主要篇主要是对中国哲学所探讨的问题给予考察。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哲人究竟关心什么或最使他们感兴趣的是哪些问题,包括与西方哲学的区别所在。
-
名辩艺术与思维逻辑董志铁著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当时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文化高度发展。正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源泉一样,先秦诸子学说是中国二千年来思想发展的源泉。本书主要研究名辩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名辩学之名与逻辑学概念理论,名辩学之辞与逻辑学命题理论、名辩之说与逻辑学的推理理论,以及名辩学之辩与逻辑学的论证理论等。《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寻求人生智慧张曙光著暂缺简介...
-
帛书老子释析尹振环著本书以帛书《老子》为研究 基础,依据大量先奏文献和考古 发现,对照帛书《老子》与今本 《老子》的异同,在对帛书《老 子》进行先人考证并弄清其原文 原义的基础上,论证了今本《老 子》篇名失真,篇次用慎,编写 失序、章次混乱。文字多谬。 从而立体地证实了帛书《老 子》真正胜于今本《老子》。
-
浪漫与幽默陈家琪著本书为边缘丛书之一。 本书以加缪《局外人》中的默尔索和索尔.贝娄《赫索格》中的赫索格两个人物形象为基础,就“浪漫与幽默”这个文学主题进行哲学性的思考与探讨。本书的写作始于1986年秋,但为找到这种形式,却使编者苦苦思索了8年的时间。 编者一直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种最适于自己表现自己的形式。对编者来说,就是要把哲学的理解,文学的领悟,生活的积累、体验和随感糅合在一起。它甚至谈不上是思想,只能算是一些模糊的意向、感觉和无法确定的情绪。哲学当然是要讲道理的。但细想起来,真正属于自己的道理并没有多少。能想到的道理几乎被讲完了。书看得越多,这一点就越清楚。问题只在如何把这些道理变成自己的话。在这一点上,哲学家与艺术家是一样的,都应该深入到自己的内心学处,“在这个孤寂的领域里寻找感人的言词”。只要找到了这些言词,你也就等于把握住了自己。
-
魏晋思想论刘大杰撰;林东海导读司马迁认为“古今一体”,故“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少卿书》)。贵古贱今,食古不化,自非通儒。任何有价值的史学,无不立足于当今,着手于往昔,放眼于魏晋,却立足于当代,充满时代精神。其所叙论之问题,其所可否之态度,都有意识或下意识地表现出其处身当代的立场与观点。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当代意识,较为明显的有自由思想、主体意识、文学观念、民族精神诸方面。这些新的意念构成了本书的时代风貌。
-
决定一生的八种能力(美)约翰·钱斐(John Chaffee.)著;杜晋丰译思考是一种我们可以改善的能力。如果你想发挥出自己的思考潜能,你必须有强烈的意识不。通过掌握思考过程运作的机理,你可以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使自己能更好地思考。《八项修炼》一书的目的就是促进你的思考,指导你用更加成熟和有效的方式思考。全书将讲述一些具体的思考训练活动,为你提供思考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对你的思考过程进行反省,以进一步提高你的思考能力。这是惟一的能改善你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希腊戏剧家索福勒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可以说是一语中的:“知识必须通过行动来获得。”换言之,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的惟一方法就是去思考。作者简介:约翰.钱斐,哲学博士,美国享有盛名的心智发展学术界领袖,他开创的八种能力训练法,使大批学生和政商界人士取得骄人的成就。迄今为止,接受训练者以达百万。
-
西方现代文论与哲学陈本益等著暂缺简介...
-
品德论鄯爱红著《品德论》正确地指出,社会道德在运行过程中只有转化为个体的品牌,才能成为实存的道德;只有成为实存的道德才是“活的善”。这就是说,个人有促成和维护社会道德的义务,社会也有造就个体优良品德的义务。德是在伦理关系中形成的。因此,在不同的伦理关系中适应不同的要求,就会有不同的品德表现。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上看德,也就会有不同的品德概念,应该在关照品德共性的同时,注意个体品德的层次性和个性。这正是现实道德教育的艰巨任务。
-
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著;倪梁康译1859年4月8日:埃德蒙德?胡塞尔出生。大学生涯(1876-1887)1876-1878:在莱比锡大学学习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哲学。1878-1881:在柏林大学学习数学与哲学。1881-1882: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数学。1883年1月23日:哲学博士论文答辩。1884-1886:维也纳大学。听弗兰茨?布伦塔诺的哲学讲座。1886-1887:萨尔河畔的哈勒大学。1887:与马尔文娜(婚前名施泰因施奈德)结婚。在哈勒任私人讲师期间(1887-1901)1887年10月:就职讲座“形而上学的目的与任务”。1900-1901:《逻辑研究》第一部分《纯粹逻辑学导引》、第二部分《现象学与认识论研究》先后发表。哥廷根时期(1901-1916)1901:被任命为编外教授。五年后被任命为编内教授。1911:“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发表。1913:《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纯粹现象学概论》发表。1916年:经李凯尔特推荐,应聘到弗莱堡接替李凯尔特的教椅。在弗莱堡任正教授期间(1916-1928)1917:就职讲座:“纯粹现象学及其研究领域和方法”。1927-1928:与海德格尔合作撰写《不列颠大百科全书》的“现象学”条目。1928:海德格尔在《年鉴》第九期上出版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讲座》。同年退休。退休之后(1928-1938)1928:在阿姆斯特丹讲演:“现象学与心理学。先验现象学”。1929:巴黎讲演(《笛卡尔式的沉思》的雏形)。发表《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学》。1930:发表“我的《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的后记”。1931:由莱维纳斯翻译的法文版《笛卡尔式的沉思》出版。在德国做讲演旅行:主题是“现象学与人类学”等。1933年4月6日:通令胡塞尔休假;7月20日解除休假令。1935:为“维也纳文化联盟”作讲演:“欧洲人的危机中的哲学”(《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的雏形)。1936:在巴黎讲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心理学”。同年,胡塞尔的教学许可被取消。《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第一部分寄往布拉格,交由A.利伯特主编的贝尔格莱德《哲学》杂志发表,第二天,帝国科学、教育和国民教育部强迫胡塞尔退出由利伯特在贝尔格莱德组建的哲学组织。1937:申请参加在巴黎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哲学大会,未得到第三帝国总理府的允许。1938年4月27日:胡塞尔逝世,享年79岁。1939:由兰德格雷贝编辑、经胡塞尔本人审定的《经验与判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