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经典教化道济天下于建福,于超,王荣霞为认真解答“四个讲清楚”的重大历史与现实课题,深入做好“两个结合”文章,全面加强儒学思想文化研究,及时有效地回顾、总结、前瞻,我们将孔子研究院部分特聘专家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访谈演讲文稿、著作摘录等予以汇总,结集为《尼山儒学文库》(首辑)。这些专家中,有山东省特聘儒学大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也有济宁市尼山学者,整体上以中国学者为主,旁涉美国、韩国学者,可以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尼山儒学文库》注重思想性、学术性、时代性、普及性的统一,强调学者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贡献,既有宏观的儒学元典研究,也有微观的专题思考,有助于读者了解当代儒学研究领域代表性学者之所思所想,把握新时代儒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而反躬自省,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希望读者在品读本套书的过程中,能够体悟经典、了解儒家文明,感触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
在历史中发现儒学路则权为认真解答“四个讲清楚”的重大历史与现实课题,深入做好“两个结合”文章,全面加强儒学思想文化研究,及时有效地回顾、总结、前瞻,我们将孔子研究院部分特聘专家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访谈演讲文稿、著作摘录等予以汇总,结集为《尼山儒学文库》(首辑)。这些专家中,有山东省特聘儒学大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也有济宁市尼山学者,整体上以中国学者为主,旁涉美国、韩国学者,可以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尼山儒学文库》注重思想性、学术性、时代性、普及性的统一,强调学者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贡献,既有宏观的儒学元典研究,也有微观的专题思考,有助于读者了解当代儒学研究领域代表性学者之所思所想,把握新时代儒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而反躬自省,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希望读者在品读本套书的过程中,能够体悟经典、了解儒家文明,感触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
阎孟伟文集阎孟伟本书收录了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阎孟伟的学术文章约40余篇,涉及《个人主义、个人自由与自由秩序——简评哈耶克自由理论与马克思自由理论的原则区别》《黑格尔市民社会论的三重内涵》《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的规范性结构》《“求同尊异”:构建和谐世界的一个可能的原则》《“优选关怀”的宗教理解和实践哲学诠释》《西方学者视野中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类本质:社会批判的价值依据——对马克思〈手稿〉中类本质思想的再探讨》《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根据、思想内涵和现实表达》等,所选文章全是以作者身份发表的,未做新的加工编辑。
-
元代理学与社会朱军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会通精神,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高峰之一。在延续宋代理学的基础上,元代理学因元朝独特的社会构成、政治形态而呈现出新的内容与特点。元代的理学家们为解决当时的民族矛盾与社会矛盾,对理学进行了改造与创新,完成了理学的官学化和社会化的进程。《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元代理学与社会》以社会与理学的关系为核心展开研究,既阐明了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又厘清了当时社会对理学发展的影响,最终揭示了元代社会与理学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
-
宋本正蒙意译(宋)张载《正蒙》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关学宗师、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的代表作。《正蒙》一书不仅集中阐释了张载思想的核心与全貌,也开启了宋明理学真正的理论框架,对二程朱熹、陆王心学、明清气学与实学以及近现代中国哲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是作者多年研读《正蒙》,参正古今各家注释评价撰写而成。在撰写时,即力求遵循、还原、解析张载原义,又依据诸家注进行拓展、延伸。同时,站在反思现实,展望未来的角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体现《正蒙》一书“根本枝叶,莫不悉备,充荣之者,其在人功”的特征。
-
反对个人主义(美)罗思文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分析和比较哲学中的一般方法论问题的研究。 第二部分评析西方主流的自我概念,这种个人主义的观点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独立于角色和群体之外。第三部分阐释和发展儒家的自我观点,认为每个主体应当将自身理解为不断变化、相互关联且承担角色的道德主体。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竞争以及信仰自主个体的基础上,包括对人权的抽象概念,根本无法有效地处理当今许多最紧迫的问题。这种实践取向也代表当代海外汉学研究中的一条重要路径,即梳理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并将之应用于当代西方政治—社会语境,以用东方智慧救偏补弊,帮助解决西方社会自身伦理与社会问题。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作者罗思文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受儒家启发的替代西方个人主义的方法。
-
逻辑学简明教程郭芸,姚望舒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契合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 竞争力和 地位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是建立在正确的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对学生的要求由原来的对学科知识简单的认知性掌握提升为能主动、独立地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针对这一目标,很多高校开设了逻辑通识课程。本书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标,兼顾文理科学生的差异,充分注意内容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将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相结合,将理论性知识与实用性知识相结合,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通识课教材。
-
道之二解(法)陈金樑《老子》的经典地位之确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其间丰富的诠释扩充了《老子》本身的意义,历代诠释者在深入文本的过程中也相应形成了诠释传统。因其规范性意义,这一诠释传统进而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史的进程。所以那些激起新思潮的诠释者们也被视为“经典”人物。该书从对《老子》诠释的反思与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这两个角度,考察王弼与河上公对《老子》的诠释。这不仅是对二者之诠释的研究,更是意在从其自身思想的形成过程之中获得启发。作者尤其关注王弼与河上公对“言意之辩”的态度,语言与事物的关系是其核心关切所在。其中,语言和事物的对应关系是河上公诠释系统的特征,而王弼则在更为概念化的层面讨论语言问题。但两者并非对立的,感觉与指称都是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陈景元美学思想研究罗崇蓉本书为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儒道释博士论丛”之一。作者以宋代陈景元老庄注解为基本文献,研究陈景元的美学思想。全书对陈景元生活的时代,陈景元的“心性论与人格美学思想”“政治美学思想”“美育思想”“审美境界论与艺术化人生”等做了论述。
-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报告暂缺作者本书是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半年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年度发展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学科年度发展概况、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教学方法改革、社会实践、教学保障、教学评价八个方面,从数据解读、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四个维度对2020年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