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外国哲学赵敦华《外国哲学》于198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至1998年共出版十四辑,开创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研究外国哲学的新学风、新传统,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经与商务印书馆商议,从第十五辑开始,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负责承担《外国哲学》的组稿、编辑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外国哲学》稿件的学术水准,采取了国际学术刊物通行的“双盲”审稿制度。除了继续发表对外国哲学历史和经典的诠释性论文外,《外国哲学》将特别注重发表史论结合、批判性评论、中外哲学比较等方面的佳作。我们衷心希望全国同仁鼎力襄助,不吝赐稿,把《外国哲学>办成群贤毕至、百家争鸣的学术园地。
-
人的能力与人自身王晓红,刘艳《人的能力与人自身:兼析康德视角的马克思早期思想变革》从康德关于人的先验能力的区分入手,考察不同的能力与判断的关系,就审美判断中诸能力与情感的关系、审美判断如何可能等问题,论证人通过审美判断虽形式地触及超感性基底,但指示出自由存在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探究自然作为内在合目的系统通过诸判断力的联结所展示的自由的实在世界的可能性,最后结合马克思早期对感性认识与感性劳动的论述,进一步论证人就其本质是社会历史意义上的现实存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逻辑体系研究梁树发,郗戈,黄刚,龚剑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逻辑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一部将给读者带来较多启示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逻辑体系的研究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逻辑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逻辑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从理论体系建构的一般方法论角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逻辑体系,指出它的形成是文本形态向理论形态、自在逻辑向自觉逻辑、单一逻辑体系建构向复合逻辑体系建构转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逻辑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规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把它既看作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又看作衍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细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逻辑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人民主体与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公平与效率,人与自然,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改革、发展与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党的建设等基本范畴,并对其内涵、意义进行辨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逻辑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从辩证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的“三维路向”立体式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
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李弦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更多的还是一种历史本体论的研究,而《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则是立足于历史认识论的研究。一方面,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认识论转向”的产物;另一方面,“历史认识论”的研究又构成了历史本体论研究的逻辑前提,并为其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总体上来看,该书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基础理论研究,其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总问题而展开的,即我们应当如何进行“历史认识”。全书也分为了两个大的框架,一是把“进行历史认识”作为一个“行为方式”来看的话,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历史认识的综合性起源、主体、对象和过程;二是从整体上来看,我们还必须探究历史认识的性质、真理性及其当代价值。
-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顾海良,陈学明,王凤才,主编20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动荡与危机。在此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西方国家蓬勃发展起来。第二国际理论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争、西方共产党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阐发、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以及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主要国家传播、研究与发展。不断出现的经济危机及其催生的法西斯主义,让当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将目光转向人、转向社会现实,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进行了最深刻的批判。与此同时,对苏联经济发展史的研究又走向了新的方面。以多布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阐释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积极评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及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并据此研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经济增长、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理论问题。可以说,理解20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发展,是客观、准确、深度把握整体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可逾越的一环。
-
对话稻盛和夫2(日)稻盛和夫,(日)中坊公平不被摆在眼前的成功或者欲望所束缚,作为人到底应该怎样活?到底应该抱着怎样的活法?来自于经济界和法律界这样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开诚布公地对谈关于作为人,何谓正确;关于活法。本书中两位作者,虽然有着不同的人生履历,但是他们却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面临了多种磨炼,并且最终从这些磨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本书不仅阐明了直面磨炼的社会的病根,同时提出了,为追求并且实现人的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需求,而不断探索的方针。
-
对话稻盛和夫1(日)稻盛和夫,(日)本山博最近关于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的书越来越多,读者对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关心。这样正说明人们对于“活着的意义?对于怎样活着才能不枉此生?自己到底是为什么出生在这一世界上?”等诸多问题存在疑惑。现代社会,美国流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触须越来越长,通过操纵虚拟的股票、金钱,却成为富翁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人组成的国家就妄想操纵这种权力。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活法”这一最为基本的问题产生了怀疑。何谓人?何谓活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问活着的意义,找寻活法。本书就针对一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深究。
-
国富论(英)亚当·斯密暂缺简介...
-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蒋运鹏《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第五卷 第二期 2019年冬季卷)》为清华大学哲学系主编的连续出版论文集。本卷为第五卷的下半年卷,也就是冬季卷,《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第五卷 第二期 2019年冬季卷)》按照研究内容分为德国古典哲学、分析哲学,作者不仅有国内的哲学名家,也有将近一半的撰稿者为国外学者。
-
论物体霍布斯《论物体》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一部专论其物体哲学或自然哲学的著作。霍布斯是唯物主义第二种形态即机械唯物主义的典型代表。物体观是霍布斯机械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因为按照他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哲学的W一对象是物体,而物体有两类:一类为自然物体,一类为国家。据此,霍布斯将其哲学区分为两个部分:“自然哲学”与“公民哲学”(公民哲学又细分为“伦理学”和“政治学”)。在《论物体》这部著作中,霍布斯在对其哲学的一般原理做出阐述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他的“自然哲学”,其极端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