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学以成人陆卫明,李红本书主体内容围绕为人的智慧、为学的智慧、为政的智慧三大部分展开。为人的智慧包括修己、齐家、处世、交友等。为学的智慧包括为学宗旨、为学目的、为学内容、为学原则、为学途径第。为政的智慧包括为政理念、领导素养、领导职责、领取艺术等。本书力求在忠实《论语》原旨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指针,运用政治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领导科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著作的相关内容,以及中国历史文化与实践,阐发其思想体系、具体内涵与现代价值。本书对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相当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
论语通义单英中 著暂缺简介...
-
全民阅读白松然暂缺简介...
-
一切皆过客艾瑞斯·戈特利布Iris Gottlieb暂缺简介...
-
精神分析研究霍大同暂缺简介...
-
中西之间赖骏楠 著在马克斯·韦伯原初构想中,中国古代法是作为映衬西方近代法的绝对的“他者”般的存在,其“普遍法律史”构想了一幅从中国法、印度法、伊斯兰教法,经历古犹太教法、中世纪天主教法,直至西方近代法(尤其德国法)的、准线性的法律“合理化”发展图景。但韦伯对各大法律文化的深入研究,又使其意识到历史事实与这一清晰图景存在抵牾:帝制中国的家产官僚制法中既存在“非理性”成分,又存在“合理性”成分,而在近代西方私法(甚至是在韦伯最为推崇的德国私法)和公法政治中也都存在明显的“反资本主义”“反法制型支配”的“非理性”要素。在具体地界定和叙述东西方法律时,韦伯不得不面对和处理这些矛盾。而他的具体处理方式,则暴露了他的价值观、情感和认识论局限。在明晰这些局限后,我们可以再次拾起韦伯那些充满创造性的概念工具,并借助更丰富、公允的当代经验研究,来展开理论与经验间的对话。中西之间的差异并不绝对,对异与同的界定常常取决于研究者本人的认识论,而认识论又经常取决于现实政治经济力量对比、个人经历乃至情感取向。在21世纪的政治经济形势下,我们完全能够主张一种更为平等的中西对话,以及更具包容性的法律理论建构。
-
人生真相丁丁本书作者心里积存了很多问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便喜欢追问各种真相。苦苦思索,一本接一本地看书,想找到答案,于是就有了本书。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爱的真相、婚姻的真相、幸福的真相、成功的真相、人性的真相和灵性的真相。
-
精读老子戴建业《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抽象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 戴建业教授以深厚的学养、风趣的文笔、独到的视角,用随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大众阐释老子的思想,解读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为读者解答:为什么高者应就低?为什么柔能胜刚?为什么拙能胜巧?……戴教授把老子请上前台,面对这个时代发言,拂去我们的孤独、焦虑、痛苦,帮助我们找回心灵的宁静。
-
大學廣辭 中庸廣辭羅雲鋒全书在内容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大学》与《中庸》原文文本注释,即对于疑难字词或关键字词或概念,以“小字文本内注”形式进行精简注释和说明,同时辅以少量需要详细注释的脚注或页内注。第二部分:此为全书主体部分,即对《大学》与《中庸》的“广辞”或“补辞”,以使文本义理更为显明,论述逻辑更为清晰与完整,并补充原有文本在义理述明和道理论证上有所缺漏的部分。具体内容如:以文言补充原有文本在义理逻辑上有所缺漏的论述内容,阐明隐含经义或语意,对生僻字词通过增字句以明其意,对特别概念以增字或铺叙等形式进行字义或概念界定等。第三部分:对《大学》与《中庸》某些章节的“注疏”:对于有些章节,“广辞”或“补辞”仍不能穷尽或阐明其经义或义理所在,则以注释(页内注)的方式进行注疏。第四部分:对《大学》与《中庸》某些章节或文字的补充论述:以“作者按”的形式出之。
-
先秦儒道名篇精义阐微黄意明 著本书是作者选取儒家、道家著作《大学》《中庸》《庄子》等篇中的名段,以传统思想史上对经典的阐述为经线,以现代思想观点解读为纬线,解读了中国先秦传统思想文化的精义,于细微处阐发了其对于当下社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