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
灰度思考凯文·达顿(Kevin Dutton)著人类的先祖生活在山洪、龙卷风、雪崩与野兽袭击频发的凶险环境里,为了活下去,对世界进行非黑即白的划分至关重要,自然选择将我们的大脑设定为原始的二元制。几百万年过去了,随着文化与科学的不断进步,今天的世界变得纷繁复杂、模棱两可。生存游戏已经改变,但我们的思维定式并未跟上这种变化,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我们的大脑往往强制退出,将所见所闻简单地纳入既有认知框架,形成刻板印象。 凯文·达顿对人类的二元思维模式进行了全新的反思。他利用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阐释应该如何对思考进行优化,既避免认知商铺过早打烊,也要对运转不休的大脑适时叫停。我们记忆的可塑性强,我们的大脑很容易被误导。只有打破思维惯性,才能避免走上极端主义或虚无主义的歧途。同人生中所有其他事情一样,我们可能未尽全力,也可能做得过火,把握好了尺度,就能制造奇迹。
-
行为矫正技术昝飞 著本书系统介绍了行为矫正的概貌、研究方法以及十二种具体技术。全书以行为矫正技术的应用类型为纲,将十二种行为矫正技术分为针对积极行为、消极行为以及综合技术三大部分,不仅详细阐述了各种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方法,还对每种技术的适用情况和注意事项做了细致说明。本书论述精练,深入浅出,实例丰富,应用性强。对于特殊教育和心理学等专业的学习者与从业者而言,它都是一个重要资源。
-
父母工作案例集(美)克丽·凯莉·诺维克 等主编;闫玉洁 等译父母工作被认为对务实及有效的儿童和青少年分析做出了实质性贡献。这本案例集汇聚了世界各地四十位精神分析师的声音,介绍了当代关于是否以及如何与父母一起工作的诸多不同观点。书中的案例包含递进的发展阶段(学龄前期、学龄期、学龄后期、青少年初期、青少年中期、青少年后期、成年初显期)、众多的问题类型、多种多样的设置、类型各异的工作对象。通过临床案例、经验丰富的儿童和青少年分析师的评论以及本书主编的反思,阐述和探讨了动力性同步父母工作模式中提出的观点。
-
金色牢笼[美]希尔德·布鲁赫(Hilde Bruch)厌食症,全称为神经性厌食,早在150年前由英国医生威廉·格尔爵士和法国医生查理斯·拉赛格命名。20世纪中叶,厌食症曾被认为是仅见于发达国家的、在“以瘦为美”观念影响下的“西方文明病”,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早期的治疗方法要么仅限于改善体重、内分泌等生理指标,要么让患者陷入漫长的精神分析中越来越瘦。本书作者希尔德·布鲁赫在20世纪70年代开创性的工作打破了这一心身割裂的僵局,她指出了优先改善厌食症患者极低体重的必要性,同时强调对产生和维持厌食症的心理过程的深入剖析和理解。布鲁赫里程碑式的研究发现重塑了现代医学界对厌食症的认知,从此,厌食症的谜团被一步步揭开。作者在本书中带着对厌食症患者深切的同情、尊重和理解,以生动平实的叙述,勾勒出他们挣扎艰难的人生;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将简洁深刻的心理分析穿插其中,以不堆砌术语的方式帮助读者重新认识厌食症。阅读此书,能让厌食症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让渴望帮助他们的亲友和专业人员在更多理解的基础上给予他们更好的支持。
-
整合系统治疗(美)威廉·M.平索夫 等著;兰菁 等译当今心理咨询领域拥有丰富的治疗模型和方法,涉及个人、伴侣和家庭所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如何把众多治疗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并做出合理的治疗决策,无论对于心理咨询初学者和深造者,都是复杂而棘手的挑战。整合系统治疗是一套心理咨询的元构架,旨在回答如何用超越具体治疗模型的整合构架来系统地解决个人、伴侣和家庭的多样化问题。它鼓励聚焦且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倡持续地评估来访者及其关注点的生物心理社会维度,并提供了治疗决策蓝图来鼓励咨询师利用各种理论模型和有实证支持的治疗策略。本书既可以为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一个指导未来实践并促进终身学习的框架,也能启发成熟的咨询师和督导跳出既往经验、寻求更佳的治疗效果。
-
精神退缩(英)约翰·斯坦纳 著;刘岳,李航,欧阳黎娜 译本书是当代精神分析大师约翰·斯坦纳的一本重要著作,旨在探讨临床心理治疗中的两个难题:一是如何与卡住的病人进行有意义的接触,二是如何处理变得重复、静态、无成效的分析。对此,斯坦纳提出了精神退缩理论。他认为,许多困住的病人会在治疗中通过创造一种称为精神退缩的心智状态来保护自己免受痛苦,他们躲在这个避难所里,回避与分析师和现实世界的接触。但如果病人退缩的时间过长或反复,就会导致分析卡住,病人的发展受阻。在这本书里,斯坦纳详细地阐释了精神退缩理论及其依赖的病理组织等,并用案例和故事说明了它们的运作机制与方式。为了给其原创概念提供更广泛的背景,斯坦纳汲取了许多精神分析文献中的思想,例如克莱因对偏执-分裂位和抑郁位的区分,并简要回顾了前人关于人格病理组织的工作。他着眼于这些组织作为抵御无法忍受的内疚的防御方式,描述了可逆的人格分裂机制,以便重新获得丧失的自体部分并将其重新融入人格。
-
与病人谈话(美)桑福德·夏皮罗 著;吉莉 译当我们尝试与一个独特生命面对面互动、靠近与理解,当直觉与分析准则的边界再次接触,我们如何建立对自己工作的信任?超出准则范围的直觉之地是否存在?本书作者从专业角度,提供了一个温暖的视角,解读精神分析中直觉的力量。本书除了呈现技术层面上的知识,还是一份关于如何信任自己及如何使用对自己的信任的指南。它指引咨询师从僵化的规则束缚下解放出来,发展自己对工作的信任、对自身直觉的自在使用,从心所欲不逾矩。
-
再见,我的紧张体质[日] 伊势田幸永 著面对人群总是会心跳加速,说话结结巴巴,大脑一片空白,语速不由自主地变快,甚至有时直接愣住不知道下一句要说什么,这些都是易紧张的表现。 本书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分析易紧张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情景对应给出了45种有效缓解紧张的小妙招。适用场合丰富,包括演讲、汇报、商谈、面试、考试、相亲等。 每章均配有文字总结和简单漫画帮助读者更快理解并应用实践。 只要0.5秒,用简单动作就可以快速消除紧张: 遇到过度紧张导致身体与脸部僵硬时。→尽情伸展身体做“万岁”动作。 腿抖个不停,站都站不稳时。→双脚微张,脚尖朝外。 声音颤抖得结结巴巴时。→下巴稍微往前伸,抬高一点。 …… 不论面对哪一种对象、哪一种场合,都有办法在瞬间展现原本的自己!
-
依恋的练习[美]安妮·陈(Annie Chen)在众多情感联系中,有多少令你满意?有多少令你全然放松?又有多少令你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个体在人际关系中体验到的程度不一的安全感(心理学家称之为依恋类型)是决定这些人际关系是否融洽且愉快的一个重要因素。本书立足于依恋理论领域的核心观点,帮助读者确认自己及所关心之人的依恋方式,从而学会与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建立更健康的关系。这是一本依恋理论说明书,也是一本亲密关系修炼手册,书中提供以下内容。*依恋小测验——确定你的安全感和不安全感得分,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和行为倾向。*依恋理论的基础知识——了解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安全型依恋的特征、表现。*不安全型依恋的应对措施——教你面对自己和他人的依恋模式,学会展开健康的沟通和交流。*行为练习——了解自身局限,学会应对棘手情况,强化情感纽带,建立稳固、长久的亲密关系。*不同依恋类型间的相互作用——提升人际关系质量,共同迎接外部挑战、应对危机。你的过去不一定决定你的未来,无论处于何种关系,你都值得好好被爱。
-
大学生心理成长理论和实践王英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成长成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强调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深做细日常思想工作。四川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着力营造“活力、健康、成长、向上”的校园文化体系,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育人工作格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总结过往工作经验,进一步提升全员心理育人的能力,拟出版本书。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版块:(1)大学生健康心理培育的工作机制与体制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管理、教育教学、课程思政等健康心理培育工作体系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2)大学生心理成长与危机预防干预的理论与实践,对学生成长背景、常见心理问题、重点群体的关心关爱等方面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3)大学生心理成长与危机预防的案例与分析,通过有代表性的个案研判和处理,分享在实践中的有益经验。本书是我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的经验和成果,对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具有积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