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加达默尔美学思想研究李鲁宁著鲁宁的博士论文《加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即将付梓出版,他嘱我为之作序。我自然是很高兴的。说来人与人在世界上真的是有一种缘分。记得1988年夏,当时我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分管教学和招生工作。那时为了克服应试教育倾向,1985年山东大学、山东省教委和山东最好的中学之一——山东省实验中学决定从全省选拔一个班进行高中免考直升大学的实验。在鲁宁写作过程中,我发现他的准备工作是比较充分的。一方面由于狄老师的悉心指导,鲁宁已经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有关加达默尔的研究,狄老师在鲁宁读硕士期间就已经让他作为论文题目,博士论文是在原来基础上的一种拓展。因此尽管课题本身有相当难度,但因鲁宁已有准备,所以并不感到太难。论文的写作和答辩都是顺利的。答辩委员会给予鲁宁的论文以较高的评价,一致认为“这是一篇优秀的论文”。这篇论文也获得“山东省首届(1999年)优秀博士论文奖”。
-
接受美学导论朱立元著接受美学酝酿、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鼎盛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前半期,此后就渐趋衰落,但并没有消失,而是逐渐融人了近20年各种哲学、美学新思潮中。比如,70年代以后影响极大的解构主义思潮,在思路上就是从读者(接受者)角度切入的,体现了接受美学的启不;又如女权主义批评,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接受美学的成果,它从接受和效果的角度,发掘了女性文学长期被湮没的许多成果,重建了女性文学史;新近的文化理论和文化批评基本上是在后现代语境中展开的,其中有不少论及大众文化问题,仍渗透了接受美学的影响;如此等等。由此可见,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思潮、一个学派,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的巨大、深远的影响,却至今仍然存在,它所开创的文学、美学研究新思路、新方法,还远未过时。
-
形而放学骆冬青著中国的审美精神研究,是一个古老的课题,曾经有过很多的论文和著作,但它们大多都在形而上的抽象概念上纠缠,要不就是在形而下的范围谈一些美学常识,很少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味。本书选取了一个新的角度,把世界还原为一个“有形的图像时代”,在人与人以及人与物的关系中抓住了欲望这个主线,着重分析和阐释在欲望得到充分释放以后的千姿百态的生活现象,并将这种分析和研究方称为:形而放学。全书从审美的角度,透视了政治、经济、道德、艺术,因为在这四大领域,人的欲望表现得尤其充分;同时,这四大领域也几乎涵盖人类社会生活,它们既不是单纯的形而上,也不简单属于形而下的日常生活。<br>此书是美学研究领域的新收获,读来颇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
海德格尔与美学刘旭光 著如何避免由于研究的“复调”而引起的叙述之混乱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让研究以一种明晰的方式展开,这就需要事先把研究的路线勾勒出来。我们将以这样的线索展开研究:首先,我们需要对海德格尔的总体思想作一个概括与评述。这种概括与评述当然是片面和肤浅的,因为对海德格尔这样的思想大师,任何概述都是一管之见,都难免盲人摸象之讥。但是解释不应以“客观”与“全面”为标的,海德格尔告诉我们:我们能够把握的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只能是事物展现给我们的意义。第二,我们将沿着第一步所做出的概评引导出海德格尔思想对于美学的意义,这就意味着我们将要迫使海德尔在美学领域中发言,“迫使”在此处意味着让他说出他能够说出但没有说的话,把他的思想对于美学的影响与启示带上前来,这一“带上前来”体现为找出他的思想体系从方法、视野观点甚至是方向上对于一些美学的基本问题的回答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第三,以他的总体思想为根据,研究他关于美、美学、美学史、艺术,诗这些问题的基本观点,研究将完成以上几个任和:首先是介绍,把他的基本观点罗列出来:其次是分析与阐释这些观点,理清楚他为什么这样说,他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他想想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最后我们还要结合这些观点的历史回响评述这一观点,结合美学史,或者说从美学史的角度解释这些观点的意义。第四,必须理清他对中国美学的意义。我们把这个问题单独提出来,是想从中西方文化对话与互动的角度思考海德格尔对与中国美学的启示。毫无疑问,海德格尔现在是中国学术界一门显学,在美学研究中更是影响极大的思想家,为什么?他给中国美学的研究提供了什么,他为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提供了什么? 所有在绪论中的问题都是明知故问,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所谓问题只有在可以回和以后才成为问题,问题本身是答案。答案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得出了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就是开辟一条道路,现在,让我们走上这条路吧。
-
中国美学原点解析邹华著《中国美学原点论》,分为原点解析、原点增殖和原点更新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原点解析,是对中国美学最初源头的研究;第二部分原点增殖,则阐明这些在最初源头上形成的东西,在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中是怎样丰富起来的;第三部分原点更新,研究古代美学的深层结构在现代条件下的变动和延伸。在本本书里,系统提出了与美的古今历史流变并行的美学理论,形成一些具有内在联系的新的美学范畴。这些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也在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中得到具体的运用和阐述。
-
中国美学之雅俗精神李天道著中国美学“尚雅”“崇雅”历来就强调人在艺术作品创构中的主导作用。中国美学这种“尚雅”“崇雅”极为鲁前和突出地重视人与人生并落实于人与人生的特点,又特别突出地表现在诗意生存的境界的人文追求上,中国美学认为有人才有美,坚持诗意生存境界的人文追求原则,“从物出发”,又“以心为主’,强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就是以中国美学所注重的“尚雅”“崇雅”人文精神为其理论基础,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人在天地自然间最为贵重,具有自身的独立性,高贵性和能动性,故人能“为天地立心”,能“参”天,并“摇荡”于四海之内、天地之间,通过主客本的互融交渗活动,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宇宙境界。
-
东西方美学比较研究金海龙《东西方美学比较研究(朝鲜文)》讲述了东西方关于美学的比较。
-
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张文勋儒、道、佛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就是说它们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大背景下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关于儒、道、佛美学思想,学界早已有人研究,而儒道互补、庄禅融通的见解,亦有人论及,但系统地把儒、道、佛美学作比较研究,并阐述三家融汇的综合影响的专著却还少见。本书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系统地论述了儒、道、佛美学思想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内容详细,见解精辟,分析入理,论述严谨,便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美学作参考。
-
审视赤裸莫小新著当我们参观浏览人类人体艺术展馆、画廊,翻阅人类人体艺术画册,打开人类人体艺术DVD、WCD,亲眼目睹形形色色的人体行为艺术时,肯定是满目赤裸:赤裸的男女形态,赤裸的男女情爱、性爱,甚至是赤裸的怪异行为,笔者把这一切形式与现象称为赤裸的文化。人类有赤裸的文化,自然就有赤裸的观念赤裸的眼光赤裸的思维。笔者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来解读人类人体艺术中具有的诸如宗教、政治、伦理、性意识、性文明等丰富的内涵,在人体艺术审视中实现审美超越,并在作深刻的中西人性文化的审视后,抛出诸如“节育下的困惑与失落”、“为何不把下身问题摆上桌面”、“为我所需的两种人道”、“从形到性重树中国人信心”等等话题,为未来的中华民族人性文化建设与发展而引起人们思索:我们当下还能做什么……笔者斗胆向读者断定,在您读到这本书前,很少有人以人体艺术形式为切入点,全面审视中国传统与现实的人性文化,更少有人试图以人体文化认知方式,做着建构一种能弘扬民族优秀人性理想,吸纳西方现代人性文明以及能代表人类先进人性文化发展方向等策划国家文化发展的梦。如果说有,那一定是八十年前的那位主张“美术兴国”的、人称“性博士”的社会活动家张竟生。三生有幸的是,笔者是在中国人体艺术与人性文化研究权威人士陈醉先生亲自指导下完成这本书的。现在,笔者正在陈醉先生挂帅主持的“人体艺术与人性文化第一阶段研究”这个国家年度课题中圆这样的梦…… 莫小新05、11、18
-
价值观研究陈章龙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