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中国汉字美学史1李学勤,李明君 编《中国汉字美学史》是中国装饰文字从史前刻绘符号至20世纪现代美术字七八千年历史的第一部通史性质的图录书籍。《中国汉字美学史1(史前卷)》既是中国装饰文字七八千年发展演变资料的全面展现,又是20世纪100多年装饰文字学术研究的集中反映。《中国汉字美学史1(史前卷)》为史前卷,主要以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大溪文化、陶器刻绘符号组成,直接体现了原始社会人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初步表现了文字初萌时期的形式美因素。
-
西方美学范畴讨论文集曾繁仁 编《西方美学范畴讨论文集》是山东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8级博士生选修“西方美学范畴研究”课程的讨论文集。课程主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将一切美学现象放到社会历史经济的发展中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西方美学范畴讨论文集》即以课程所涉及的西方美学经典原著为关照对象,坚持批判地继承与洋为中用的原则,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力求避免以西释中,以方便学生深刻把握西方美学的发展脉络。
-
中国汉字美学史3李明君,方超 著,李学勤 编《中国汉字美学史3(春秋战国卷)》是中国装饰文字从史前刻绘符号至20世纪现代美术字七八千年历史的第一部通史性质的图录书籍。《中国汉字美学史3(春秋战国卷)》既是中国装饰文字七八千年发展演变资料的全面展现,又是20世纪100多年装饰文字学术研究的集中反映。本册为春秋战国卷,主要以春秋战国时代我国西方、北方、东方及南方各个诸侯国的青铜器铭文中的装饰文字组成,其中黄河以南长江中下游的蔡、楚、曾、吴、越,以及北方中山国装饰文字中的鸟虫书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典型。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变革时期,亦是青铜器铭文装潢器物的重要阶段。文字美化时代潮流使得鸟虫书铭文成为中国装饰文字发展史上璀璨的一环和千古绝响,其中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
中国汉字美学史·附李明君,朱彦栋 著,李学勤 编《中国汉字美学史·附(民族卷)》的主编之一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创制了诸多的民族文字,这些民族文字记录了各个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印迹,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兴旺发达的表征,从古至今,许多古代民族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原民族的消亡而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成为无人可识的“死文字”。有些民族文字则因为本民族宗教信仰的存在,至今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
中国汉字美学史6张振华 著,李学勤,李明君 编《中国汉字美学史》是中国装饰文字从史前刻绘符号至20世纪现代美术字七八千年历史的第一部通史性质的图录书籍。《中国汉字美学史6(现代卷)》既是中国装饰文字七八千年发展演变资料的全面展现,又是20世纪100多年装饰文字学术研究的集中反映。本册为现代卷,主要介绍我国近现代时期的汉字美学发展史,通过展示与介绍近现代时期报刊、杂志、书脊、广告、票券等载体上的不同字体作品,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汉字如何从传统书体逐渐演变成适用于不同媒体渠道的现代字体。
-
超越美学的美学[德] 沃尔夫冈·韦尔施 著,张云鹏 编,高建平 等 译本书讲述当传统的康德美学越来越不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分析美学那种回避价值观、只进行语言和概念的分析的方法也日益引起不满之时,需要面向当代的艺术实践,探索新的美学途径。在本书中,作者讨论了体育与美学的关系,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艺术的困境,传统美学被越以后美学怎么办等一系列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对于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青年美学论坛王浩,周黄正蜜 著青年美学论坛成立于2016年。本书是第一届青年美学论坛的论文集。论文集收录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的青年教师和优秀博士生的参会论文。论文内容涉及对西方与中国从古至今重要哲学家、美学家的思想研究及观点阐释,各篇论文方法新颖,角度独特,并有不少有价值的研究观点呈现。
-
中国汉字美学史4李学勤,李明君 编《中国汉字美学史》由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总主编,是一本中国装饰文字从史前刻绘符号至20世纪现代美术字七八千年历史的第一部通史性质的图录书籍。《中国汉字美学史4(秦汉隋唐卷)》既是中国装饰文字七八千年发展演变资料的全面展现,又是20世纪100多年装饰文字学术研究的集中反映。本册为史前卷,主要以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大溪文化、陶器刻绘符号组成,直接体现了原始社会人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初步表现了文字初萌时期的形式美因素。本卷为《秦汉隋唐卷》。
-
接受美学的中国旅行文浩 著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姚斯和伊瑟尔开创的接受美学在华传播和发展了30多年,已经发展成当代中国文学美学研究中较为成熟的理论批评话语。本书借鉴萨义德“理论的旅行”模型提出“问题域研究模式”,以“接受美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和独特价值?”为核心问题,检视广义文艺学视域下接受美学中国化的整体行程(译介、研究和运用三阶段),探究“接受美学和重写文学史”“接受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两大问题域里中西文论和文化的深度对话史。
-
影像时空中的审美漫步黄怀璞 著作者想把慢行、漫步中形成的一些文章经选择“打包”组合为《影像时空中的审美漫步》,算是对个人成果的一次暂时性梳理和总结。一,主要选录在各类期刊或报纸上不同时期发表的(也包括部分被收录于其他已出版书刊)的文章,选录的基本原则是“择优”,即自认为那些还有点个人的想法、理解,或者自认为多少有点学术方面启示意义的文章。第二,一部分当时写作完成后因各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的文章,经充分考虑、仔细权衡,在今天看起来确实也还有写作时的一些特别思考,因而也还多多少少有点价值的,经修改、加工后也选择若干篇收录于文集中。第三,对文集总体架构的安排,不论文字长短、体量大小,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章均按写作完成和发表的时间前后安排。从内容上看,这种安排可能较为分散、凌乱,却能从整体上体现文章内容的时代特点,也大体能够明晰地体现作者在选题以及理论思考、观点变化的主要脉络。第四,选录的总体想法是,尽量留存文章的本来风貌,以保证文章当时的主要特点没有大的变化,在此前提下,对个别地方作出一些必要的增删、补充,这涉及:一是对存在较为明显不足的个别字词、语句,细加琢磨、修改;二是对不大准确、完备的部分引文内容,重新查证核准后加以修订、完善;三是根据图书出版的相关要求,调整原文中注释的文献析出格式(对部分文章原有的尾注形式文献全部更换为脚注形式析出,涉及外文中译本文献的一律标识译者名),同时将注释序号调整为与出版社要求一致的标注方式。第五,文集中的一部分文章由我与其他作者联合署名发表,这部分文章当时是在我形成整体构思,与合作者交流、商议、斟酌后,由我本人执笔写作完成,并作全面修改定稿后发表。此类文章的作者按发表时的原署名情况,均在文后括号内专门标明。选录于兹的主要包括美学、影视艺术理论研究的文章,也有有关电视剧、纪录片、电视栏目(节目)评论等评论文章。整体上看,这些文章的内容实质上存在密切关系,关于美学方面的一些文章常有结合影视艺术现象展开的分析,关于影视方面的探讨也多与美学理论关联,因而可以视作是从不同维度进行的文艺美学的研究,即在宏观上对同一问题主要从影视艺术领域选取不同对象、在不同角度所作的具体考察。这些文章大致能反映作者在不同时期对美学、影视艺术审美问题的各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