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当代艺术理论刘悦笛 著在纵向地梳理分析美学史的基础上,本课题试图从共时性的角度来做出分析美学的导论,聚焦于分析美学的最核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以点带面”地将整个分析美学的基本样貌呈现出来。我们认为,分析美学与艺术哲学研究的“最核心”问题应该由如下的几对问题构成的:⑴ “艺术本体”——“艺术本质”;⑵ “艺术再现”——“艺术表现”;⑶ “审美经验”——“审美属性”;⑷ “艺术评价”——“艺术价值”;⑸ “艺术起源”——“艺术终结”。前三对问题相对而言是更加重要的,而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也是分析美学贡献最突出的地方。其中,有两对问题形成了“相反”的并置关联,比如,再现与表现分别涉及到艺术与外在世界、内在世界的不同关联,再如,起源与终结分别言说的是艺术的历史开端与结束的问题;其余的三对问题则构成了“相联”的并列关系,比如对艺术的本质的追问与对艺术本体的追问是可以相互深化的,再如审美经验与审美属性问题更是内在相关的,而且艺术评价问题最终也会导向艺术的价值论。在本课题当中,我们选取了“本体——本质”、“再现——表现”、“经验——属性”、“评价——价值”及“终结”问题进行梳理,因为艺术起源问题更多与考古学和人类学相关,而评价与价值问题也暂时不被列入其中,试图给出一整套分析美学与艺术哲学的导论。
-
美学漫步汉宝德 著《美学漫步》是作者又一部谈美并致力于国民美育的作品,全书分为四辑:
(1)美与生命的体悟。(2)美育出了什么问题。(3)寻找美的途径。(4)美与人文内涵。
总体来说,《美学漫步》主要是厘清美感的内涵与外延,辨析美感、人文、艺术等长期以来人们容易混淆或者等同的领域,指出人们在美感、美育等问题的认识上所走入的误区,并指出寻找美的途径和培养美感的正确方向,表达了作者对后现代社会美感缺失的担忧。 -
时尚与身体美学齐志家 著时尚历史表明,当代时尚就是“身体化”的时尚。与此相应,它要求一种从身体出发的时尚研究;而不是以往那种从心灵出发的时尚研究。实际上,也只有真正从身体出发才能真正揭示时尚与身体的存在本性。由此,《时尚与身体美学》的研究包括了以下四部分:“时尚与身体”(从时尚与身体的历史关联出发,追溯时尚的“身体化”历程);“身体与美丽”(考察时尚中的身体如何在历史中呈现为美丽?);“身体与解放”(批判在当代身体实践中,时尚的身体究竟意味着什么?);“身体与生成”(从身体出发思考时尚与身体的生成的问题)。在作者看来,当代时尚风格的多元性,并没有令我们更加自由,我们仍然是新时尚暴政的臣民。与此同时,时尚主题的身体化也并没有给我们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在于身体在当代的发展正在成为一个虚拟的存在,一个纯粹的能指。但是,即使我们承认身体具有必死的命运,然而我们始终依靠身体而活着,仍然需要为它找到一个根基。
-
杜夫海纳美学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研究董惠芳 著对于杜夫海纳的整个哲学、美学体系来说,主客 体统一是一个核心问题。在由胡塞尔开创的以超越笛 卡尔以来的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为目标的现象学运 动中,杜夫海纳继承、借鉴和发挥了胡塞尔、海德格 尔、雅斯贝尔斯、萨特、梅洛-庞蒂以及康德等人的 相关思想,立足音乐、绘画、戏剧、雕塑、诗歌、小 说、电影等艺术门类的审美实际,从美学的角度回答 了哲学所探究的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的问题,是对 哲学的互证与互补。他对审美对象、审美知觉与审美 经验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的专门而系统的研究,集中 展现了他的美学思维方式,既拓展了胡塞尔现象学的 研究范围,也大大促进了西方现代哲学对主客对立等 二元论思维的清算。杜夫海纳的美学思想越来越广泛 地运用到了审美活动的研究中,并且已经成为当代美 学研究者们不断受到启发和汲取力量的源泉,这也正 是他的理论价值之所在。
-
中国审美心境范畴论程晶晶 著《中国审美心境范畴论》选取“自然”、“静”、“灵”、“适”、“化”等主体审美心境范畴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中国审美心境历史发展的脉络,厘清范畴内涵,兼与其他相关范畴比较,揭示各范畴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探讨其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思维方式、心灵境界和修养方法等。主体审美心境范畴的研究,不仅在中国美学和文论范畴研究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西方当代艺术及理论的发展,以及现代人性心灵的建构,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郭因美学选集郭因《郭因美学选集(套装1-5卷)》为郭因美学论著,约250万字,拟分成五集出版。《郭因美学选集(套装1-5卷)》主要内容包括《大文化大美学》《表演美学》《城建美学》;第二集《朱光潜评传》、《审美散谭》;第三集《绿色文化绿色美学》、《文艺美学》、《语言美学》、《景观美学》、《技术美学》;第四册《绘画美学史论集》、《美术评论集》;第五集《中国绘画美学史稿》、《生活美学》。
-
审美文化林有能,叶金宝,陶原珂 编《学术研究丛书·审美文化:从形而上研究到范畴拓展》主要收录自《学术研究》杂志1958年创刊以来,先后在上面发表文章的我国近代以来在美学领域素有研究的大家的文章。不仅有美学本位研究,更有以文艺审美研究为主干的审美文化研究。所刊文章荟集起来按类编次,步步跟进美学发展步伐,正可以反映出30年美学研究主要向度的发展态势,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王杰 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一本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心,兼及东西方美学和美学史研究的学术期刊。《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7卷 第2期)》收入的大多是第四届中英双边论坛的专辑文章。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这些文章,有的站在美学的高度概括和梳理了中国梦的三个维度及丰富内涵;有的把乌托邦的理念引向了宗教领域;有的论证了乌托邦精神既具有批判的理论性又具有实践的意识形态性。
-
社会转型时期的审美建构孙晓青 著有关凯瑟作品的评论中鲜有针对凯瑟的文体和主题广泛而系统的研究。凯瑟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不仅仅在于文学方面的艺术造诣,还在于她的小说所折射出的深沉的情感。凯瑟并不是在作品中说教布道,而是通过丰富的情感来传递道德能量,利用恰当的形式建造一个深沉的情感世界,而情感世界建构的方式与其表达方式相得益彰。
-
中国古代美学史论王向峰 著《中国古代美学史论》按史序共设为六编30章,从《周易》的意象美学到先秦诸子、汉魏晋梁的美学,以至唐宋明清诸代美学的显要人物、主要著作和重要观点,以时代人物为明线,以制导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儒、道、禅学为伏线,全面深入地阐释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内涵,显现其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精神表现的学术文化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