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利奥塔崇高美学思想研究刘冠君 著《利奥塔崇高美学思想研究》以法国著名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的崇高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从当代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变革的大背景出发,发掘其隶属于现代哲学范畴的现象学存在主义传统和隶属于后现代哲学范畴的结构—后结构主义传统的精神特质,在探究利奥塔与胡塞尔、弗洛伊德、康德、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列维纳斯等人学术继承关系的基础上,阐明利奥塔崇高美学思想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指出后现代美学经由利奥塔,实现了从单向度的空间静观认识论美学到多向度的时空介入存在论美学之转型。
-
艺术哲学[美] 诺埃尔·卡罗尔 著;张一兵 编;王祖哲,曲陆石 译《艺术哲学 当代分析美学导论》是一本为对“哲学美学”这个题目感兴趣的研究生而写的课本。它意在介绍分析哲学的技巧,并附以本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包括关于艺术的再现论、形式主义、新形式主义、关于艺术的审美理论、新维特根斯坦主义、艺术的制度论,以及关于艺术本性的历史研究方法。纵观全书,戏剧、建筑、绘画、音乐、装饰艺术和摄影的例子,被用来演绎抽象的哲学理论。从传统艺术与包括前卫艺术在内的当代艺术中举出的这些例子,将丰富读者对艺术哲学的理解,以及对艺术的欣赏。
-
审美学引论潘必新 著除绪论之外,《审美学引论》由四个部分组成:审美的发生、审美主体、审美客体、艺术与艺术的美,对审美学的基本问题做了全面的阐述。《审美学引论》蕴涵着作者潘必新历年来所创获的拥有独立见解的诸多科研成果,诸如对艺术美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与分析,提出并论证了“美是一种价值”,对所谓的科学美提出了质疑,对“美育即情育”说进行了商榷。
-
胡经之文集胡经之 著《文化美学/胡经之文集(第四卷)》是“胡经之文集”系列丛书其中一本。《文化美学/胡经之文集(第四卷)》主要讲了面对新世纪,作者对学术的关注从文学艺术扩展到为广泛的文化领域。文化美学多关注中国当下的文化生态,从美学高度予以反思,力主加紧提升大众文化促进主流文化的交流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
情趣人生梁启超 著“情趣”精神的核心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前者的要旨是生命的创化及其“迸合”之美;后者的要旨是生命的观审及其“玩索”之美。前者重提情为趣,后者重化情为趣。两种人生美学精神有同有异,有传承有发展,既共同构筑凸显了中国现代美学远功利而入世的人生美学精神的民族特质,又以各自不同的侧面丰富谱写了中国现代美学人生美学精神的个性华章。
-
海德格尔现象学美学研究肖朗 著在海德格尔文本中梳理出其对现象学一词的阐释,让人从显现的事情本身那里如它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他。
-
庄子怀疑论美学颜翔林 著在综合西方古典怀疑论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潮的基础上,颜翔林著的《庄子怀疑论美学》提出了“庄子怀疑论美学”的命题,对庄子怀疑论美学予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深度阐释。在对庄子有关美之本体的“道”,审美体验的“游”,审美灵感的“神”,审美创造的“技与道”、“言与意”,审美欣赏的“心斋”,审美态度的“齐一”等核心概念给予新的阐释的基础上,本书揭示了庄子怀疑论美学重在提问而非解答的思维特性,显露了庄子对于知识的批判、真理的怀疑、经验的悬置、意义的追问、情感的否定等精神意识,描述了庄子的诗意与审美的死亡观,勾画了庄子反道德和反常识的人生观所隐匿的思想价值,比较全面深入地勾勒了庄子怀疑论美学的思想体系。
-
艺术美学陈德宏 著艺术之美的彰显,艺术审美规律的揭橥,文学与艺术的审美共通性,艺术创造与欣赏的美学洞照……艺术美学的建构之维,尽显于《艺术美学》。《艺术美学论》以严谨的思辨,充沛的文气,优美的笔致,从思辨形态的艺术美学、中国古代艺术美学和当代艺术美学三个角度、诸多论域,建构了具有各种艺术形态通识共性的美学理论。
-
存在论的现象学美学视角张云鹏,胡艺珊 著现象学美学思想存在一个“存在之维”,即鉴于传统思辨哲学对存在的遗忘,转而从艺术(诗歌、文学、绘画……)、物等审美现象的角度追问存在。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英加登、杜夫海纳诸家,或间接或直接、或自觉或非自觉地走向了审美对象。在“此在——存在者——存在”这个存在追问的三重结构模式中,“审美对象”这个高度感性且纯粹感性化了的存在者,以其 “形式”、“意义”、“世界”三个构成要素与存在之“真”、“善”、“美”三个显现维度的同一,在其“物物化”、“世界世界化”和“争执与映射游戏”的本真“时—空”一体的发生运作中开显着存在。
-
美学概论任惠,白春民 编《美学概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具体分为美的本体论、美感、美育三部分。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了学员对美学基本理论的完整掌握,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对各类艺术的审美特点有所了解。教材着重体现了军校学员人文素质教育应该具有的美学知识,又注重了学员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落脚点是美育,通过美育,实现自身的美化,也就是在对中国梦的追寻过程中,实现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