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费尔巴哈的美学王庆璠 著费尔巴哈的美学是以人本学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现实主义美学,其基本原则有:艺术表达现实生活的原则;艺术的真实性原则;艺术的人学原则。这种特殊的现实主义美学,不仅是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和揭示宗教本质的直接产物,而且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和现实主义的美学发展方向,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直接来源之一。由于费尔巴哈的美学学说,从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专门系统的研究,除了一些论文外没有一部专著,因此,《费尔巴哈的美学》是作者花费大量精力,查阅大量资料,综合运用“阐发”、“纯粹历史的叙述”与历史的辩证的方法,深入全面地分析、评价了费尔巴哈的美论、美感论、艺术论,专门、并较为系统地研究费尔巴哈的美学思想。
-
审美经验[美] 雅克·马凯 著;吕捷 译艺术,是否也跟美一样,在于观者的眼睛?艺术本身是不是全球性的、是不是能够跨越文化界线而产生共鸣?这部书不但有前卫的思潮,而且还提供了大量插图,由一位著名人类学家带领我们走入许多文化传统,通过观察、体验形态各异的雕塑作品、建筑、绘画以及手工艺品,对这些问题作了回答。
-
美学朱立元 编《美学(第三版)》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初版,2006年第二版,受到高校学生的欢迎。为进一步提高质量,最近在原有基础上作了适度修订。这次修订的重点是导论、审美形态论和审美教育论,其他部分也作了适当的修订,使全书在理论上严整、准确,同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美学(第三版)》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基础,适当吸收当代西方存在论(现象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尝试建构有时代特色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理论,以发展我国的实践美学理论,使之很好地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有机地结合,成为21世纪具有生命力的一种美学理论。全书分为六编:导论、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审美经验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全书贯穿“实践是我们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审美活动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美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的主旨。《美学(第三版)》可作为高等院校中文、美学、艺术等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也可供美学工作者以及社会读者阅读。
-
美学概论牛宏宝 著以往的美学教材,不是哲学太多,艺术太少,就是教训太多,思想太少。这本教材则力图创新,以独特的方式与读者一起思考美学所归属的纯粹诗性直观的领域。全书以“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为诗性直观的根基,形成了一个回到审美活动之“事情本身”的切实理路,从而摆脱旧美学的“美的本质设问”、“主观一客观二元对立”、“审美静观”等理论陷阱,梳理出了既交美学的底,又适应21世纪美学发展的美学体系,在美学体系方面深具创新性。本书附有关于重要美学家、美学现象、美学流派和一些前沿问题讨论等的“插文”,这是专为读者更加真切地进入审美活动的诗性天地而特别设计的。这些“插文”具有采光的效果,让人获得一种通透和开阔的视野,就像建筑物上的落地窗一样。第四版的修订不仅增补了近几年的美学研究成果,而且尝试运用新技术,将教学大纲和作者开讲视频转换为二维码,放在封底,既节省了篇幅,也增加了教材的互动性。此外,作者专门制作了教学课件,欢迎大家登陆www.crup.com.cn/rw本书页面下载。
-
后形而上学美学赵周宽 著本著在西方思想的核心领域:形而上学的内在发展逻辑中探寻美学学科的本质性起源,具有“学科考古”和思想探源的意义。作者将美学得以萌生的理论关节点定位在形而上学向后形而上学的思想转变中,在这两者的弹性对峙中,为美学的产生搭建起富有张力的思想舞台。本著对美学的批判性本质特征与形而上学之既钳制思想又激活思想的深层辩证性这两者同时做出映照式阐发,从而一方面,为美学学科建构起思辨性的骨骼;另一方面,在美学这门诉诸感性愉悦的现代性学科中,为西方思想的自反性赋彩塑形。 尼采和海德格尔各自形而上学立场中的矛盾性,在本著中被置于形而上学自我建构与自我反对的辩证旋涡中,以思想样本的方式凸显了美学学科的悖论性。西方近现代其他重要思想家(鲍姆伽登、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哈贝马斯、阿多诺、维尔默、韦尔施等)围绕形而上学问题展开的理论辩难,也在本著中得到概要性展现。
-
走出独乐审美的生境李弢 著本集里边些许小文碎章,多半业已发表,部分从未刊发,其中的某个专论可以说是记录作者求学进步的青春时光。作者认为自己“于高校从事文艺学和美学研究专业,有喜乐也有疑难,而能走出象牙之塔,与众乐乐,则乐莫大焉。或许把握社会,同时倾听自然将是吾人今后学术的生生之路”。
-
中国美学邹华 著《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栏目设有“中国美学史论”“中国美学思想家研究”“中国文艺美学研究”“中国古代生活美学研究”“中西比较美学”“美学书评”等;每期也根据稿源情况设置专题栏目,如“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生成机制研究”、“企业美学”等。
-
青花里的乡愁李冬君 著《青花里的乡愁:关于瓷与茶的美学日志》以乡愁这个看似飘渺、感性的情感为题,寄托于有形的在茶、瓷器与自然山水中,将这种苦涩的情感化为优雅、细腻的生活情绪和状态。全书分为:子曰,瓷语,茶话,所收录的文章基本来源于作者对画家郑云一瓷器作品的解读、体会和升华,辅以图片,以图文并茂地形式展开。全书文字清新淡雅,图片优美精巧,让人读起来隽永深刻,爱不释手,在看似闲散中感悟人生的哲理。文字之中有100多幅与之相配的图片,风格雅致。
-
中国戏曲美学史梁晓萍 著;朱志荣 编《中国戏曲美学史》主要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戏曲理论家的美学思想,以及一些重要的戏曲美学命题和范畴的研究,把握中国戏曲美学史的主要线索及其发展规律。全书思想架构科学,脉络清晰,引用资料丰富翔实,对戏曲美学理论*作及人物的选择具有代表意义,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美学史的重要作品。
-
比较美学二辑[美] 艾略特·杜里奇,陈望衡 著本书分为两个分册,其中一分册由杜里奇著,主要介绍了比较美学的一般观点,尤其是从中国美学中的“味”的范畴、日本古典园林理念等方面论述艺术的概念。第二分册由陈望衡著,主要为其中西方比较美学的论著,涵盖了中西方美学的差异,中西方美学的对话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