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文艺美学的学科拓展曾繁仁,谭好哲 编文艺美学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文艺美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文艺美学也已经被纳入教育部的学科名录。在文艺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山东大学诸
-
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曾繁仁,谭好哲 编文艺美学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文艺美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文艺美学也已经被纳入教育部的学科名录。在文艺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山东大学诸
-
探美拾零李戎 著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美学的论文30篇,前后时间跨越了30多年。这些文章,有的是论述“共同美”的,有的是探讨毛泽东美学思想和中西方审美差异的;还有关于美学基本理论辨析和中国古典美学(特别是玄学美学)思想研究的;有些文章是有关美育和语文教学美感诱发的(中等学校课堂教学的有关问题);还有一部分,专门研究悲剧的成因、震撼力问题,其中涉及苏轼、李清照等人的悲剧个案研究。为了尊重历史,保持了文章写作年代的用语习惯。
-
当代审美教育与审美文化研究曾繁仁,谭好哲 编文艺美学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文艺美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文艺美学也已经被纳入教育部的学科名录。在文艺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山东大学诸
-
审美间体研究丁峻,崔宁《审美间体研究:主客完美创生及双元体验观》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有趣且精彩纷呈的相互作用情形及其全新的思想价值表征体,同时借助当代认知神经美学的前沿进展与实证材料间接印证了审美间体得以形成的心脑机制;作者提出了全新的审美解释理论及若干核心概念,并辅之以翔实精细的事据和生活化的诸多事例样本,可为爱好美学与艺术、探索爱情创造和幸福之道、对真善美之妙和大脑智慧之奥怀有好奇兴趣的广大读者提供新颖深刻和会心亮眼的精神启示。
-
美在自由张世英 著第九卷收《美在自由——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一书。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几十年里,作者所逐渐形成的有一定体系的哲学观,意在引导人追求chao越主客关系的万物一体的精神境界。作者认为此种精神境界乃zui高层次之美,人在此种美感中,因chao越低级欲求的限制,以至chao越理性法则的限制,而达到zui高的自由,故此种美具有神圣性。因此,作者在近几十年来的哲学追求中,也就很自然地做了一些美学方面的探讨,此书收集的几十篇论文就是这方面的一点研究成果。
-
中国美学研究朱志荣 著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内外学术界日益重视。《中国美学研究》旨在立足学术前沿,以现代眼光和方法探讨中国美学的各种问题,拓展和丰富美学研究的内容,开展学术讨论。《中国美学研究》第七辑主要栏目有“艺术美学”“古典美学”“现代美学”“人物品评”“美学译文”等。
-
谈美朱光潜 著《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本书是其经典代表作《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也是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朱光潜语)。全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朱自清语)。全书较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认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
美学下嫁郭道成,周遵峰 著《美学下嫁 美学知识的普及与应用》分为上下篇:上篇为美学经典之文选,节选了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蒋孔阳、郭因等几位美学家的美学作品,并通过论证将美学思想与观点融入马克思“美的规律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之中,帮助读者从根本上掌握马克思美学本质,加强对马克思美学的理解;下篇为美学下嫁之感悟,包括桐城中学师生撰写的18篇美学文章,以审美体验和感悟为主题。全书旨在揭开美学的神秘面纱,让美学下嫁到课堂,下嫁到学生中去,从而普及美学知识。
-
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态智慧研究卢政 等著本成果以多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史料研究为基础,遵循传统学术研究文史哲统合的思路,点、线、面结合,即以个案研究(古代美学家和经典美学文本的生态观)为点,以古典美学生态智慧的变化发展为线,以儒、道、释等各派美学的生态智慧为面,以“天人合一”、“位育中和”的文化传统为背景,以中西美学、文化精神差异和当代生态价值取向为参照。基本研究方法是文化还原法和比较研究法,将古典美学的若干概念范畴、命题、构想与其所植根的文化语境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同时运用纵向和横向比较。旨在通过深入发掘、整理、总结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态智慧,阐述其当代价值和意义,为当下的学术研究尤其是生态美学研究提供思想资源,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的建构,为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和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