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美学与文化 刘纲纪文选刘纲纪今天提倡的社会生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升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它和中华美学精神一样,也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从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是真;从它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来看,是善;从广大人民群众为践行它丽辛勤劳动,攻坚克难,取得丰硕成果的种种感人事迹来看,是美。
-
日常服饰穿搭宝典写暂缺简介...
-
国民审美素养易晓明本书内容丰富且有深度,不仅有宏观理性的思考,也有实证资料的支撑,构建了创新性的理论框架。对审美、国民审美素养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的深刻论述,富有启示意义;国民审美素养调查问卷设计具有原创性,可以丰富审美素养的测评研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对国民审美教育体系进行的系统梳理和构建,在功能层面积极回应了社会转型对高水平国民审美素养的期盼这一时代需求。尤其是本书提出的“构建艺术课程、生活美学课程以及学科和环境隐性课程相结合的大美育课程体系”的观点,对于目前窄化的学校美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美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欣赏和创作艺术,更要让他们具有审美化的生活态度和创新的能力。晓明教授长期从事美学、美育、艺术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本书是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终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决策价值。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会引发更多的当代人关注自身审美素养的提升,会对学校美育的改革起到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中国美学研究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 编《中国美学研究》集刊,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编辑,朱志荣主编,计划每年两辑,每辑25篇论文左右,刊载发表尚未正式发表并且还没有出现在书中的首发论文,分别在7月份和12月份出版。
-
朱光潜谈美三十六讲朱光潜 著《朱光潜谈美三十六讲》是朱光潜谈美作品完整本,精选了他通俗易懂、贴近当下生活的美学文字。 包括早期留学西方时写的美学入门书《谈美》,和21篇解读古诗词、绘画、文学趣味的文章,仿佛隔着时空与老友对谈般,层层讲述文字、画作背后的生活之美,完整地呈现了美学大师一生对美学的思考和体悟。 人生的美、文字的美、诗的美、画的美……如何欣赏?全部收藏其中。
-
人生论美学与当代实践金雅,聂振斌本书为2017年6月在杭州召开的“‘人生论美学与当代实践’全国高层论坛”的论文选集,由汝信、仲呈祥作序,收入金雅、聂振斌、王元骧、陈望衡、徐碧辉、王旭晓、马建辉等老中青三代学者的40余篇论文,论坛重要材料等,对人生论美学的民族精神、资源开掘、理论建构、多元对话及其与当代艺术、美育、生活等实践的关联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研,聚焦了在当代实践中建设人生论美学的民族学派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开拓、理论建设、实践**的意义。
-
叔本华美学随笔(德)叔本华本书选译了叔本华关于审美和美学方面的议论,如论阅读和书籍、论建筑美学、论音乐、论大自然的美、论雕塑和图画美等十余篇通俗易懂的文章。
-
民族美学 第五辑彭修银暂缺简介...
-
诗性与觉性 唯识美学研究黄家庭 著《诗性与觉性 唯识美学研究》承接著名学者吕澂先生关于“唯识学的美学”的构想,借鉴西方相关艺术理论,吸收中国传统美学因子,运用唯识学的基本理论作为哲学基础,从缘起论出发,尝试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唯识美学”理论体系,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
-
王者无外天下一家刘晓达作为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语境中衍生的词汇与概念,“天下”观念在商周时代初具雏形,并在东周晚期至秦汉时代华夏意识渐趋增强与皇权社会逐步构建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天子统治万民”式的政治与文化意义。刘晓达著《王者无外天下一家(美术史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将研讨的主题放置在东周晚期至西汉中期政治与社会转型的宽广背景中,采取历时性的写作方式,系统分析从秦始皇至汉武帝时代,皇帝在臣僚、工匠的协助下如何通过形式多样的视觉艺术,去建构与呈现“天下”观念。 就秦始皇时代来说,始皇既可以通过对都城的建构借以塑造沟通天地轴心的中心与威仪观念,也可以在广袤的帝国疆土上通过放置立石,营造行宫、直道、驰道、长城以展现对天下世界的控驭。同时在秦始皇陵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设置一些表现形式特殊的“场景”,如K0007陪葬坑来显示对想象中的“天下”世界进行部分呈现与占有的观念。作者进一步认为汉初诸帝对“天下”观念也有认知,他们也曾经在官僚、工匠的协助下通过塑造一些视觉艺术形式对这种思想展现了某种关注。随着汉武帝的即位,情况又发生了某些变化。本书接着又研讨了武帝如何借营造上林苑来呈现其对“天下”观念的思考。在分析武帝营造上林苑的若干观念动机后,作者认为武帝对上林苑的几处关键“景观”如昆明池、建章宫太液池的历时性营建,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出他借此呈现“天下一家”、“普天之下”式的思想意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也同时注意到在秦始皇至汉武帝时期,一些来自地方上反映宇宙观的祭祀图像也为帝王所利用,并进而被转化为用以展现在皇权社会中,帝王统治合法性与道德性观念的历史进程。此外,位于帝国边域的南越王国也可借一些视觉艺术形式来隐晦地表达其对国家、天下等政治观念的想象与觊觎。凡此种种都显示出这一时期对“天下”观念的图像表现带有某种多元化、立体化与地域化的特征。视觉图像在这一形塑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出秦汉帝国的国家形象。而在此一时期衍生的对“天下”观念进行视觉表现的若干“格套”也对其后的中国古代皇家美术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也促使我们更为深入地思考早期中国时代视觉艺术与政治、宗教、思维之间的交相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