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从形式到观念张红芸潘诺夫斯基是20世纪西方“图像学”理论的奠基人,被尊为“现代图像学之父”。本书立足于潘诺夫斯基的艺术、哲学和美学文本,以“从形式到观念”为逻辑主线,对其艺术图像学理论的历史生成语境与哲学渊源、艺术理论的哲学美学指向进行探讨,爬梳其艺术方法论和艺术图像意义阐释的形成与发展。本书认为,潘诺夫斯基的艺术图像学使艺术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得以再次阐明,实现了艺术与哲学、认识论与世界观、生命感之间的链接,并且指向了哲学的公共性与人类的普遍性。艺术图像学作为“文化转向”思潮的重要一环,使艺术研究最终走向了艺术的文化研究。在此语境中,艺术图像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文化学等研究产生了不断的理论回应与学术张力。这种张力也使得当今的美学研究面临新的境遇并处于边界拓展的过程中。
-
人生艺术化与当代生活金雅 著本书的主题是关于20世纪近现代中国美学的产生与发展,其内容涉及宽广。作者从"人生艺术化"这一命题入手,系统地梳理了以梁启超,朱光潜,丰子恺,宗白华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关于"人生艺术化"命题所产生的观念和思想,并将之与当代生活联系起来,阐释其当代意义,深入追寻那条在巨大的现实忧患中现代学人所进行的生命诗性建构的精神致思之路。本书在探索中国美学思潮的思想渊源时,运用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和美学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和辨析,可以说做到了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
中国美学研究朱志荣《中国美学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朱志荣为主编,王怀义为副主编。《中国美学研究》以研究中国美学为主,兼及心理美学、西方美学等著译的学术集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美学研究》学术内容丰富,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美学与现实生活及人生等各大研究领域,包含中国美学、西方美学、审美意识、审美心理、艺术美学、实践美学、美学译文和书评等板块。本集刊既有宏观体系的整体建构,又有对微观个案的具体分析;既强调美学研究的理论性,又重视其人文性。《中国美学研究》(第二十一辑)主要分为“中国古典美学”“艺术美学”“西方美学”“当代美学”等部分,所讨论的学术话题包括但不限于:易学与美学、六朝画论与书论、数字人文与艺术史、叶朗“美在意象”说、神经美学研究,等等。
-
谈美朱光潜 著《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收录了《谈美》和《谈美书简》两部作品。书中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作者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人生、美化心灵、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
-
疯癫考古学李晓林 著本书是福柯《疯癫与文明》一书的导读。《疯癫与文明》是福柯博士论文的缩减版,受益于尼采悲剧理论影响。正如尼采批判理性对于悲剧经验的否定,福柯指出现代文明对于疯癫经验的否定,疯癫经验曾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作品中大放异彩,甚至可以追溯到希腊悲剧中的狄奥尼索斯精神。但福柯关于疯癫与悲剧的思考又与尼采不同:尼采体现出悲剧形而上学的维度,而福柯作为历史学家从“知识—权力”角度洞悉了现代文明对于“疯癫”的话语建构和排斥机制。本导读还简要介绍了福柯的生平,以及他的思想对学术界的影响。
-
生活与生命的变奏封孝伦本导读,结合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平、哲学思想基础、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认识论美学的批判、以及对其中核心关键词“生活”翻译中的俄汉差异进行重新解读,发掘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价值,使我们更为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对前人阅读这篇论文产生的误解和误读提出了有理有据的纠补意见,还车尔尼雪夫斯基应有的历史地位。对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建设特别是“生命美学”的建设,有较高的借鉴指导意义。本导读也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思想存在的历史局限性作出了中肯的分析,但认为,不影响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思想的根本正确性和伟大。
-
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万书元让•鲍德里亚是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其著作《消费社会》《物体系》等都曾在国内风靡一时。然而,虽然其作品大多已经被译介到国内,国内研究者也发表和出版了不少鲍德里亚的研究论文和著作,但这些研究往往只停留于孤立而表面的考察,“缺乏深层的开掘”,对鲍德里亚其人其思缺乏一种综观式的全面认识。本书即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鲍德里亚研究的这一空白(包括对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空间哲学、荒诞玄学等的研究),“勾勒出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思想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之间内在的脉络”。
-
通向未来美学的途中肖建华 著本书是尼采《悲剧的诞生》一书的导读。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尼采所表达的悲剧艺术观念:第一,艺术是对梦境的模仿,悲剧艺术代表希腊人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第二,艺术欢乐源于酒神狂醉的忘我体验。人们在悲剧合唱队里获得个体生命消失的体验,实现了对终极命运的消解。第三,希腊悲剧是阿波罗形象与狄奥尼索斯精神的结合,阿波罗形象是希腊悲剧的舞台形式,狄奥尼索斯精神则是希腊悲剧要表现的思想内容。第四,悲剧的功能在于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获得暂时的解脱。本导读对尼采这部名著对欧美及中国学术界的影响作了简要介绍。
-
心心相遇 意味美学丁来先著真善美的核心秘密是建立在“封闭现象人趋弱”(或“封闭现象心趋弱”)的基础上的,也可以说是建立在人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或有限)而不是自身的力量(包括所谓本质力量、理性力量、生命力量等)基础之上的。不知道这一点,几乎等于没有形成真正的美学意识或善的意识(甚至包括真的意识)。意识到人的局限,然后敞开联系,这是真善美意识苏醒或觉醒的标志及基本前提。心心美学理论(或思想)体系的形而上的支点、核心奠基点、思想与逻辑起源点,是天道一天心,这也是可以统摄世界的本体性的贯穿点或支点;第二形而上的支点、奠基点及思想与逻辑起源点是心心,这里第二个心是指人之敞开联系的本心。天心与本心有着先验的对应与相通关系,本心是能领悟理解形而上奠基点的“灵明的种子”。美的价值内核也需要从奠基点或支点上得到根本性的解释,也即需要从源头心性的方向与内涵中得到根本性解释。这是心心美学体系的思考中心。一个理论或思考体系,首先意味着其要有能够统摄视域内事物的本体性支撑点、奠基点、起源点,并能在此坚实基础之上展开环环相扣的一系列理论演进。
-
治愈人心的美学密码朱光潜本书是我国代美学大家朱光潜写给青年的美学启蒙经典,收录了《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四本书的谈美精要,涵盖了朱光潜对诗歌之美、绘画之美、戏剧之美和美的内涵的探究,并探讨了一个艺术青年应如何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本书不仅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还提出了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它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净化人心、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