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阎国忠,徐辉,张玉安,张敏 著这是作者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研究》丛书中的一部,书中将二十世纪中国美学概括为七种建构模式,分别就其理论上的得失做了分析和评论,同时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学界的相关批评,在此基础上围绕美学定位、对象、基本问题、方法论等表述了作者的观点。作者在书中陈述的观点实际上是经过长久思虑形成的一部新的美学纲要。
-
古希腊罗马美学阎国忠 著本书被学界视为西方美学史研究具有权威性的代表作,已收入中国20世纪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名录及1983年哲学年鉴中。本书书对古希腊罗马美学做了全面详尽的阐释和评论,与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相比有以下特点:一、所有讨论都放在哲学层面上,从本原谈起;二、核心是美学范畴、范畴内涵和历史根据;三、将美学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将美学家放回各自的生活场域中,力求叙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四、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揭示美学范畴的演变过程。因此,美学与个人的处境和生活联结在一起,成为个人思想和人格的写照;与哲学、宗教、道德、艺术联结在一起,成为整个时代精神的表征。
-
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阎国忠 著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朱光潜先生的著作,出版于1987年,同年台湾出了另一版本。在学界对朱光潜的批判尚没有完全止息的情况下,书中率先正面介绍和肯定了朱光潜在美学上的贡献,认为朱光潜虽早年服膺克罗齐,但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毅然“告别”了这位“知己”,其学术生涯很具代表性,是中国当代美学的缩影。
-
美是上帝的名字阎国忠 著此书与西方同类著作的最大区别是,从基督教神学原著中挖掘其美学理论层面上的东西,而不是从所谓十字架荣耀意义上进行象征性的描述。书中分阶段介绍了时代氛围,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并做了简要深入的评论。
-
戏曲历史与审美变迁刘祯 著;仲呈祥 编《戏曲历史与审美变迁》为作者刘祯、仲呈祥研究戏曲历史与审美变迁之论文集。作者多年从事中国戏曲史研究,所收文章发表于《文艺研究》、《戏曲研究》、《戏剧艺术》等刊物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内容包括《论中国戏曲雅俗审美思潮之变迁》、《乾隆时期(1736-1795)北京演剧及雅俗思潮嬗变》、《虎丘曲会与昆曲审美的雅、俗之境》、《实践与理论:关于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论元杂剧及在大都的兴盛》及研究高则诚与《琵琶记》、关汉卿、王实甫等剧作等论文,集中反映了作者多年来研究中国戏曲史及审美变迁的成果,受到学界关注和好评。共约25万字。
-
和谐的生命之美蒋建梅 著《和谐的生命之美 “圆”范畴的审美空间与美学精神》旨在梳理“圆”范畴在历代哲学和美学思潮中的流变,揭示其哲学美学特质,建构其审美群落,进而确立其在文论范畴体系中美学地位。《和谐的生命之美 “圆”范畴的审美空间与美学精神》由思想溯源、审美流变、逻辑构成等上、中、下三篇,共计十章组成,联成一体。
-
未完成的审美现代性徐向昱 著本书以新时期文论关于审美问题的研究为线索,对于“文革”后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新时期之初,随着审美现代性进程的重新启动,艺术工具论受到广泛质疑和批判,审美开始摆脱狭隘政治的附庸而走向独立;与此同时,以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理论探讨为契机,推动了认知再现论和情感表现论的复兴,审美现代性主客观方面分化对峙发展的格局初步显现出来。但是,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文艺理论急剧地“向内转”,审美现代性主客观方面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了。认知再现论的衰落使情感表现论失去了现实生活的根基,只能孤守狭小的内心和唯美的形式,显得空灵而苍白,实际上重蹈了古代审美封闭的覆辙。90年代直至21世纪,市场的喧嚣最终打破了审美的孤立。于是,或成为漂亮的商业包装,或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理论武器,就成为消费主义语境下新的选择。但这不过是从审美封闭转为审美残缺,表明中国的审美现代性远未走出古代的阴影,其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
美学是什么周宪 著所谓审美活动的真谛——审美活动和作为其理论形态的美学,蕴含了一种平等的对话理念。美学不是颐使气指的专断知识,也不是专家权威的自语独白,从柏拉图的《对话录》对到 《论语》的语录对话体,这些洋溢着美学精神的文本都是对话性的。《美学是什么》恰似一个带风景的房间,我们通过这个房间去欣赏一祯祯美学的风景,边看边聊。那一个个的小 话题,恰似房间里不同朝向的窗户,透过这些窗户,我们瞥见美学风景的不同侧面。相信你最终会把这些局部景观在心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美学图景。
-
海德格尔现象学美学研究肖朗 著在海德格尔文本中梳理出其对现象学一词的阐释,让人从显现的事情本身那里如它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他。
-
庄子怀疑论美学颜翔林 著在综合西方古典怀疑论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潮的基础上,颜翔林著的《庄子怀疑论美学》提出了“庄子怀疑论美学”的命题,对庄子怀疑论美学予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深度阐释。在对庄子有关美之本体的“道”,审美体验的“游”,审美灵感的“神”,审美创造的“技与道”、“言与意”,审美欣赏的“心斋”,审美态度的“齐一”等核心概念给予新的阐释的基础上,本书揭示了庄子怀疑论美学重在提问而非解答的思维特性,显露了庄子对于知识的批判、真理的怀疑、经验的悬置、意义的追问、情感的否定等精神意识,描述了庄子的诗意与审美的死亡观,勾画了庄子反道德和反常识的人生观所隐匿的思想价值,比较全面深入地勾勒了庄子怀疑论美学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