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理学)
-
行为起底周洪涛 著行为,熟悉而陌生。熟悉,因为时时刻刻都在接受它,习惯地不问缘由地执行它;陌生,一旦多问一个为什么,则心生茫然、无言以对。《行为起底:价值观制胜》试图揭开行为陌生的“面纱”,探究它本源的模样,从源头把控,把自动自发的行为变成自觉自主的行为。行为来源于生存与繁衍,维护于生存与繁衍,生存为路径,繁衍为根本,由生存与繁衍产生需要。为了生存与繁衍,就有了趋利避害的选择,选择自认为很合适的行为。行为的诞生由个体的需要度、可选择行为的目标价值率、可支配资源的利用率和可选择行为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四个要素共同决定,且它们的量值决定行为动力的大小,很终,个体只会选择行为动力优选的行为。行为的控制,从控制行为四个要素着手,通过干预“四要素”其中一个或多个因子的量值,就可以得到希望的行为结果。行为受控“四要素”都受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它决定行为动力的大小,行为方向、进程和结果,因此,控制行为的很好方式是从确立人生价值观入手。人的差别表现在行为上,归根究底是人生价值观的差异!价值观决定人生高低!
-
道德哲学与人类学邓安庆 编《伦理学术》以交流伦理学研究为中心,展现zuixin的伦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世界性哲学平台,为世界各地的学者探究当今世界的伦理秩序之重建提供一个自由对话和学术切磋的公共空间,促进中国伦理学术融入世界,也力将世上的“仁心仁闻”纳入中国伦理话语之中。本卷《伦理学术》探讨道德哲学与人类学的关系。真正的伦理学,无论中外,都不从人的殊相论人,而是从是不是一个人的角度论人。唯有在人的意义上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以之为基础的人类学,不是作为科学的经验人类学,而是哲学人类学。哲学人类学,实际上也有理论的和实践的区分,有先验的和经验的区分。
-
源自动机的道德[美国] 迈克尔.斯洛特 著,韩辰锴 译当代大部分对德性伦理的复兴,都是朝着亚里士多德的方向前进的。斯洛特提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理论缺少对全体人类的关切,德性伦理学需要从18世纪英国的道德情感主义中寻求灵感。通过求助于休谟和哈奇森的理论,他不仅填补了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缺陷,还以此拓展了伦理学疆界,展示了基于动机的“纯”德性理论如何有助于理解人类福祉和实践理性。
-
极简逻辑学李艾伦 著这是一本足以彻底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正如著名行为学家孙路弘所说,缺乏逻辑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流行病症:逻辑紊乱症候群。而《简单的逻辑学》就如一场及时雨,一本治愈社会疾病的宝典,的确是应该人手一册。
-
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甘绍平 著《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第2版)》以对当代西方应用伦理学若干前沿问题的描绘与阐释为铺垫,着力展现了应用伦理学基本范畴的内涵与特点,从而试图为应用伦理学基础理论与总体框架的建构作出自己的贡献。该著阐述了应用伦理学在英美及欧洲大陆产生的历史背景,指出应用伦理学是研究如何使道德规范运用到现实的具体问题的学问;作为民主时代的道德理论,应用伦理学的任务在于分析现实社会中不同分支领域里出现的重大问题的伦理维度,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建构为这些问题所引起的道德悖论的解决创造一种对话的平台,从而为赢得相应的社会共识提供伦理上的理论支持,同时也力求使道德决断在一种严密的集体性的理性决策程序中获得质量保障。
-
伦理世界研究刘淑萍 著本书以建构中国道德哲学的“伦理世界”为理论诉求,积极回应西方现代社会伦理发展困境,努力探索中国现代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全书共分“伦理世界”的道德形而上学、中国文化的“伦理世界”、西方文化的“伦理世界”、黑格尔的“伦理世界”、公民的“伦理世界”等五章,进行道德哲学探讨并研究伦理变革及实体建构现实问题。
-
中国逻辑的发现[德] 顾有信 著本书考察逻辑学在中国的发展源流,既有对中国逻辑思想史和西方逻辑学传入过程的细致梳理,又有对相关史实的钩沉和评价。作者不带偏见地将西方逻辑学传入中国的坎坷历程与中国本土逻辑思想的发展相结合展开论述,从这个角度切入对中国传统逻辑思想的演进和近代以来逻辑学如何扎根中国学界并为汉语言创造新概念新术语提供强大助力进行多角度的考察,这一考察大大丰富了中国思想史的内容,并揭示了近代以来汉语言在概念术语上创新演化的历史脉络。全书结构清晰,文献征引广博,考证精详,而其结论落实于中国现代话语体系的建构上,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和延伸了中国逻辑学的研究路径。
-
逻辑思考力郭 浩 著本书是给那些尚未掌握思考能力之人的一本思维训练书。思考力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培养出来。即使是最不擅长思考的人,遵循作者提出的思考力养成法,也会脑洞大开,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亟待发现的问题和闪光的点子,提升自我的创造力,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
当代中国伦理学李建华,周谨平,袁超 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需要保持开放的学术话语,广泛吸收、借鉴传统伦理与西方伦理体系的营养,使自己站在世界伦理学发展潮流的前沿。传统伦理和西方伦理都构建了各自的理论图式,反映出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环境下的道德镜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研究经验,以之为参照可以更为完整地把握人类道德生活脉络和规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传承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话语表达也一定要是“中国的”,从基本理论到原则规范都要是讲“中国话”,中国传统伦理的言说方式和现代中国的道德生活语言,都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学术语言,都应该能回应中国道德实践,能提升中国道德建设经验,能讲好中国道德故事,唱响中国道德“好声音”。《当代中国伦理学》在内容安排上是按照“专著”的写法,但又有“教材”体例的痕迹,并在规范体系建设上提出了“两个伦理原则”“三大伦理理念”“四个伦理道德规范”“六大伦理建设”,最后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作为“落脚点”。
-
道家生命伦理的传统视域与现代转型李红文 著随着全球生命伦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兴起,生命伦理学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门“显学”。提出“道家生命伦理学”是这个时代一项全新的极具挑战性的理论建构工作。《道家生命伦理的传统视域与现代转型》在对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系统性地论证了构建“道家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定位、哲学基础、核心价值、原则建构与现代转型,对当代生命伦理学实践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展开了“道家式”批判,并对这种理论建构所存在的内在缺陷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与扬弃,以图重构道家生命伦理思想,为现实生命伦理问题提供一种“道家式”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