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理学)
-
智慧之藤郑伟宏著本书以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散文手法,以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从故事中引出逻辑观点。其中有科学珍闻、有戏剧小说、有文坛掌故、有诗词曲律,还有寓言笑话等。书中的篇目有的以一个逻辑观点为经,以趣味盎然的各种知识为纬,广征博引,对同一个逻辑道理用一连串的形象加以描绘诠解;还有一些篇目以一个逻辑故事为经,而以其中包含的各种推理知识为纬,着眼于帮助读者提高运用推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伦理学(荷)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著;贺麟译斯宾诺莎(BaruchdeSpinoza,1632——1677)是十七世纪“典型资本主义国家”——荷兰的伟大哲学家,唯物主义者和战斗的无神论者,同时又是一位理性主义的先驱。斯宾诺莎的世界观是在尼德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急剧发展的时期形成的,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的哲学思想应该看作是对资产阶级自由的论证。《伦理学》一书是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都表述在这本书中。他写这部著作花费了十多年的功夫;从1662年写起,到1675年才完成。在他生前,这部著作并没有发表,死后才由他的友人出版。而出版不久,就被当时的荷兰当局视为“亵渎的、无神论的学说”,禁止发行。《伦理学》一书是用“几何学的方法”写的。斯宾诺莎和比他稍早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儿(1596—1650)一样,认为只有象几何学一样,凭理性的能力从最初几个由直观获得的定义和公理推论出来的知识,才是最可靠的知识,因此,他写作《伦理学》时,就把人的思想、情感、欲望等等也当作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一样来研究,先提出定义和公理,然后加以证明,进而作出绎理。斯宾诺莎比笛卡儿更加彻底地贯彻了理性主义的精神,他否认笛卡儿“天赋观念”的学说,只承认天赋的知识能力,他肯定世界是可知的。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思想,提出人的理性是认识的唯一手段,和评判真理与错误的唯一标准,在反对当时的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上,是有一定进步作用的,但这种认识方法并不就是正确的、科学的,它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斯宾诺莎只强调理性,而忽视经验,更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因此他的认识方法依然是唯心主义的。斯宾诺莎在方法论上和笛卡儿是一脉相承的,在哲学的出发点上,却截然相反。笛卡儿是一个二元论者,他从“我”开始,斯宾诺莎批判了笛卡儿的二元论,他从客观世界开始。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要求,是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这是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根本所在。斯宾诺莎首先提出了“自因”(causasui)的学说,这是《伦理学》一书中第一个术语,也是最基本的概念。所谓“自因”,就是说“实体”(即客观世界)是自己存在的,实体自身是自身的原因,而不是其它任何东西作它的原因;对实体的认识也只有通过它自身来认识,而不能通过别的东西来认识。实体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是不可分割的,它是无所不包的整个自然。斯宾诺莎这一学说就从根本上否定掉了超自然的精神实体——上帝,他知道否认上帝是造物主,就不会得到教会的宽容,于是他给实体、自然界冠上“上帝”的名义,尽管如此,他并没有逃脱掉教会的迫害。后来的资产阶级哲学家,企图据此证明斯宾诺莎是一个泛神论者,显然这是对斯宾诺莎哲学思想的曲解,其实斯宾诺莎在“上帝”名义的掩盖下,是纯粹的无神论思想,“上帝”仅仅是一个赘物。斯宾诺莎关于自因的学说,在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第一次摆脱了中世纪以来神学的羁绊,扔开了第一推动力的信仰主义。恩格斯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导言”中说:“应当承认当时的哲学有一个极大的功劳,就是虽然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处于局限的状态,但当时的哲学并没有误入歧途,却是从斯宾诺莎起直到伟大的法国唯物主义者止,始终都坚持要想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而让未来的自然科学去详细论证这点。”在物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上,斯宾诺莎提出思维是物质的属性,而不是把思维和物质看作两种独立的实体,这是斯宾诺莎比笛卡儿前进的地方,他摒除了笛卡儿二元论的观点。可是斯宾诺莎把思维看作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属性,不了解思维、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这就陷入一切物质都具有灵魂的物活论的错误中去。同时,斯宾诺莎对思维和物质的关系还持着一种错误的平行论的观点,他在论证人的身体和心理过程的关系时,就是把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看作彼此平行发展的,在斯宾诺莎的了解中,两者实际上没有相互影响。这就表明斯宾诺莎对笛卡儿二元论的批判并不彻底。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中具有光辉的辩证法因素,自因学说就是辩证因素的突出表现。但整个说来,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哲学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从他的哲学思想中可以看到不少十分鲜明的形而上学的结论:他把实体看作永恒不变的,不了解运动是物质的属性,他所了解的运动只是物体在空间上的位置转移,在时间上是不发展的,而且运动也只限于部分物体所具有。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观点也表现在他对于规律和必然性的看法上,他承认规律的客观性,认为整个自然界都受客观规律和必然性所支配,不承认自然有什么有意识的目的,这在反对宗教唯心主义和意志自由的主观唯心主义上,是有功绩的有价值的思想。可是斯宾诺莎持着机械论的观点,他只承认必然性,而否认偶然性,他认为必然性排斥偶然性,这种机械的因果决定论就陷入了宿命论的错误。斯宾诺莎在关于自由和必然性关系的学说上,企图辩证地来克服宿命论,他提出自由就是被意识到的必然性。这是斯宾诺莎哲学思想中又一具有光辉的辩证法因素的所在,不过,这仅仅是辩证法的因素,它同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与必然性这一对范畴的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斯宾诺莎所谓的自由是直观的、消极适应必然性的自由,是个人心理上的自由,这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们掌握客观规律,以求得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人们运用客观规律以改造自然的思想,显然是不能混同的。斯宾诺莎和其他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家一样,没有也不可能把他们的唯物主义哲学贯彻到社会思想的领域中来,在这个领域中他们都是唯心主义者。当然,这样的说法并不意味着否定他们从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出发,可以得出在当时是进步的社会政治思想,斯宾诺莎就是从他的唯物主义哲学得出无神论的结论的,不过他的无神论离了解宗教的阶级本质和阶级根源还有相当的距离。总的说来,斯宾诺莎的哲学是十七世纪资产阶级思想的最高成就之一,他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具有很大的进步作用,他的思想中辩证法因素,是哲学史上宝贵的思想遗产,但他的世界观中占支配地位的仍然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在研究斯宾诺莎时,我们要善于辨别“精华”和“糟粕”,同时要善于向资产阶级学者歪曲斯宾诺莎哲学的思想进行斗争。
-
矛盾与悖论新论张建军,黄展骥著本书采用“共同商定主题,各选自己文章,文责自负”的合作方式。实践证明,这是学术观点同异互见的学者可以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合作方式。我们认为,“开放、客观、求真”是大陆与港台学人之间开展学术交流所应共同秉持的学术精神。在香港回归祖国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应加强交流与沟通,共同促进祖国的学术繁荣。
-
逻辑学探疑张仕金著逻辑学,和任何其他科学一样,总是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的。因此,它也必然和任何其他科学一样,只崇尚真理,不迷信前人,也不迷信权威。它鼓励一切逻辑爱好者,对它已有的理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指出其缺陷,并加以补充和完善。本着这个精神,本书就概念的语言形式及其他几个问题发表了独特的见解;向蕴涵理论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对规范方阵更是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目的在于向世人证明:逻辑学并非都合逻辑;无名小卒也能为逻辑学理论更加符合逻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传统与现代逻辑概论梁庆寅等主编暂缺简介...
-
奎因哲学研究陈波著奎因哲学研究一从逻辑和语言的观点看这项研究有重大学术价值, 因为:奎因是当代著名的分析哲学家、逻辑实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对60年代后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与分析哲学的实用主义化有重大影响,在西方哲学界与罗素、卡尔纳普等人齐名。 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于:作者认为, 奎因哲学以自然主义哲学观为基点,以一阶逻辑为背景框架,以自然主义语言观和行为主义意义论为理论基础,以语言学习或指称的心理发生学为研究主题,力图按照奎因哲学的内在逻辑把它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加以考察。取材丰富,分析细致,评述中肯,是我国哲学界第一部相当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奎 因哲学的专著。 ——涂纪亮
-
逻辑引论黄菊丽,王洪主编《罗辑引论》第一版已使用四年。现根据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一次修改。这次修改保留原书的体系和内容,只对原书中不够准确、不够恰当、文字有错漏之处进行修改与补充。原书撰稿人负责修改各自撰写的章节。这次再版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材编委员会和华文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许多专家、学者和读者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此并一表示衰心的感谢。
-
逻辑研究(德)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著;倪梁康译《逻辑研究》被公认为当代哲学最得要的“突破性”著作。它的影响不仅规定了当代许多著名哲学家的思维方向、而且远远超出了哲学领域。第二卷由六项研究组成。前五项研究构成该卷的一部分。前四项研究为后而关键性的第五研究和第六研究(作为第二卷第三部分)的现象学分析及其结论做了理论上的铺垫。
-
逻辑学基础教程彭漪涟主编《逻辑学基础教程》一书由于学校教材出版基金的资助,得以正式出版了。这是学校领导和哲学系领导对逻辑学教材建设大力扶植、关心的结果,也是学校出版社鼎力支持的结果。没有这种扶植、关心和支持,《逻辑学基础教程》是不可能着手编写、更不可能问世的。
-
逻辑与思维技巧杜慧群,袁钟,刘奇主编本书主要在于提示唯物辩证法的一般规律在思维领域中的特殊表现,以及不同层次上思维过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