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理学)
-
功利主义约翰·穆勒 著,徐大建 译本书是一本伦理学名著,它不仅对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作了一个相当完备而又清楚明白的阐明,而且站在功利主义的立场上探讨了伦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对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了全面澄清,并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给出了功利主义的经典答案。第三章探讨了功利主义道德标准何以可能或者说在何种程度上能为人们接受的问题。第四章对功利主义道德标准给出了一个哲学上的证明。最后,第五章论述了功利主义的正义理论。
-
不惑之路庞俊来 著《不惑之路:伦理经典与当代中国伦理问题研究》收录的文章大多是作者在河海大学工作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这些文章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市民社会的伦理研究”,这是作者的硕士论文,也是伦理学研究的“初心”;二是“伦理经典与伦理范式”,主要是作者阅读经典特别是研究博士论文的附带产品,也是作者对伦理学范式理解的集中表达;三是“当代中国伦理问题研究”,关注的是中国伦理学问题的前沿,力求对于当代中国伦理问题做出一个明确的态度。
-
趣味逻辑彭漪涟,余式厚 著逻辑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思维形式及规律。正确的思维方法,对于我们思考、解决问题,表达和论证观点,日常有效的交流与沟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趣味逻辑》通过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和精彩的解答,引出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推理过程、逻辑原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极其精彩且烧脑的逻辑世界,体会妙趣横生的思考之美,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重塑思维方式。 《趣味逻辑》是一本经典的逻辑学普及读物,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版,迄今已行销上百万册。
-
科学人性论丁长河 著“科学人性论”以科学尤其是研究复杂问题的当代系统科学为理论依据,通过揭示万物共性来揭示一般人性,并将“保留工具”和“艺术(想象力)的出现”分别看作是人与其它动物以及智人与猿人的关键区别。该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入手,运用当代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成果,揭示了人性,论证了人性中爱的存在和爱的起源,合理解释了美和艺术现象。
-
A.麦金太尔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骆婷 著麦金太尔是现当代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他对自由主义的持续批判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他倡导向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回归,更是引发热议无数。无论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还是对亚里士多德传统的赞同,实质上,麦金太尔关注的始终是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和政治秩序,简而言之,即现代性。因此,现代性成为麦金太尔思想研究的问题图景。 本书一方面深入分析并全面评价了麦金太尔亚里士多德式的现代性理论。以麦金太尔从社会、道德和政治三个层面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为主题,以麦金太尔选择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和地方性共同体构想重建现代道德和现代政治社会为线索,概括出麦金太尔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特征。另一方面,本书从麦金太尔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切入,认为他是一名亚里士多德式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批判与反思中,逐步走向道德反思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讨论现代性的话题;推崇德性的探究传统,解读现代性的危机;构想共善的社会主义模式,重建现代性的秩序。由此,形成了麦金太尔独特的现代性批判,为人们提供了研究现代性的新视角、研究麦金太尔的新认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维度。
-
佛系吉家乐 著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工作不顺心、感情不顺利、事情总是不能做得完美……于是,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消除所谓的烦恼,但是一个烦恼未消除,新的烦恼又接踵而至,渐渐地,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厌烦这累人的世界。感觉累了,身心疲了,那是因为自己想要的太多,才使自己心力透支。停下来歇歇,平心静气,调整心态,停下追逐权力的脚步,不再做金钱的奴隶,放下所承受的负担,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过出不一样的日子,做个真正快乐幸福的人。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未到来。人生要把握的是现在,要珍视的是现在所拥有的。
-
逻辑高手李翠香 著逻辑思维能力是每个人处理日常生活难题的必备能力之一,在思考问题、写作、言语表达时,有逻辑是关键。那些政治家、销售精英、商业巨头无一不是运用逻辑引导他人的思维,有效说服对方,从而改变了人生和思维世界。《逻辑高手:教你正确分析解决技巧和快速切换思考方式》的重点不在于教授读者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让读者学习繁杂的知识来分析逻辑问题,而在于逐步引导读者,让读者能像思维高手一样思考,用逻辑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用逻辑利器除掉思维里的乱草杂藤,让你开窍,快速提高你的思考力,找回理性判断的能力,整理清晰的思路,解除根深蒂固的痛苦。熟练掌握逻辑思维,你的生活就能多几份保障,你的未来也会更加光明。阅读《逻辑高手:教你正确分析解决技巧和快速切换思考方式》,你就能够从混乱无序的思想压力中解脱出来,就能厘清思路,准确表达自己,顺利沟通,快速完成工作。
-
价值哲学视阈中的自爱原魁社 著自爱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一,任何价值系统都要求人们做到自爱,这是自爱的普遍性;但何为自爱,又表现出在不同价值系统中的具体性。自爱的主体所具有的价值系统也决定了他爱自己的方式。“爱之欲其善”是一种在主流价值观主导下的远景规划和长期利益期盼,这种自爱着眼于未来,并注重当下融入社会的能力的提升。以期创造更大的价值并尽可能地获得社会的认可是对自己大爱的根本表现。黑格尔说:“爱是感觉,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对自己的爱这种主观的东西也就只能来源于自己的实际存在这种客观的东西。让自己有价值,就在于自己的存在和实践活动能够满足主流价值观所尊崇的价值主体的需要,让自己在崇高的使命和责任中获得认可,将投身于主流价值观尊崇的崇高使命作为自我实现的方式。自我实现是人的*高层次的需要。自爱的主体需要培育一种自爱精神,自爱精神是自爱的主体在中国精神的指引下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爱,以及如何实现自爱并不断追求自爱的一种刚健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一种永远趋向于“止于至善”的精神。
-
逻辑学教程赵颖 著本书秉持从理论到应用的编写理念,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逻辑学的相关知识。全书共九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至第六章侧重基本理论的阐述,涉及概念、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直言命题及其推理、模态命题及其推理、关系命题及其推理等知识;第七章至第九章侧重逻辑理论的应用,涉及非演绎推理、逻辑规律、论证等知识。
-
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蒙冰峰 著本书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统摄,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逻辑基点,在对西方主体间性哲学观批判基础上,确证了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向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的转向。然而,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不是对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辩证的扬弃,建构了主体间性道德人格的教育体系。本书在概念解析、逻辑论证、问题透视的基础上,形成了由实践而立论,再由实践而生成的新的道德人格教育范式。这种新的范式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旳人学基点,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强调了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以培养、发展和完善人的道德人格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揭示了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的本质特性以及对方法论的诠释;明确了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原则规范和育化准绳;确证了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价值实现的结构性要素的作用,创设了其价值实现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