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理学)
-
大数据伦理学宋吉鑫,魏玉东 著宋吉鑫、魏玉东两位教授撰写的《大数据伦理学》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这本书融合了国内外在大数据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梳理基本概念作为逻辑基点,建立起一个自洽的大数据治理框架,以大数据伦理现象作为契合点,归纳了大数据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分析了大数据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在治理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对大数据伦理问题进行有效治理的措施。该书不再局限于哲学伦理学方法,而是融入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综合运用伦理学、法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并通过跨学科视角,分别从“大数据伦理问题的法律规制”(以法治理大数据)、“大数据伦理规约的建构”(以德治理大数据)、“大数据伦理问题的技术治理”(以技术治理大数据)3个方面提出三位一体的大数据伦理问题的治理框架及措施。
-
基于渠道变革、时空质均衡发展的零售业竞争力提升研究雷蕾 著本书运用基尼系数对近二十年我国零售业在31个省之间的分布差异进行分析;选取纯实体零售企业、网络零售企业、多渠道零售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近五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测算比较;以32家开通多渠道的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010—2018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效率评价,横向比较各个企业的效率水平,纵向对比各个企业的效率演进趋势;考虑新零售环境下,由技术所推动的供应链升级、服务、渠道变革等要素构建零售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以永辉和***两家正在推进渠道变革的传统零售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调研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展开评价。书稿基于以上实证和案例分析,并借鉴沃尔玛和胖东来两家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零售企业在技术和服务方面提升竞争力的做法,挖掘出传统零售企业基于时、空、质均衡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机理,为其他传统零售企业转型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参考建议,以期促进我国零售业稳中提质,实现高质量发展。
-
当代哲学生活儒学学派黄玉顺 著全书分为四编,收录代表性学术论文共35篇。本书抢先发售集中展示“生活儒学”学派的学术团队的创新成果:除黄玉顺教授创建的“生活儒学”思想体系以外,还有团队成员初创的“儒家诠释学”“自由儒学”“修身儒学”“新礼教”“诗情易学”“心灵儒学”“实践儒学”“个体儒学”“哲学训诂学”,等等。
-
因为感恩,世界不再一样小草军师,王海童 著关于工作、家庭、交往、困境、孤独……我们需要的不是生活小哲理,而是能够简单解决这一切的答案和方法——源自于人性和心理真相的感恩之力。本书以菜鸟故事的趣味性、哲理性贯穿全篇,活用各种心理学有趣实验和心理学现象,引发我们逐层深入思考,不仅让人更有代入感地探索心理和人生的奥义,更是让人懂得如何运用感恩力去收获自己、情感、关系、财富,并收获成功,实现人生的蜕变。本书语言风趣幽默,可读性强,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
当代后果主义伦理思想研究龚群 著《当代后果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为我国伦理学界第一部以后果主义伦理为核心对象的学术著作。当代后果主义伦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伦理学重要思潮,后果主义伦理大有取代功利主义伦理,并与德性伦理、道义伦理共同成为主要三种规范伦理的趋势。当代后果主义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斯马特与威廉斯的争论,为克服威廉斯所指出的行动功利主义的问题,出现了多种版本的后果主义理论:动机后果主义、德性后果主义、主观与客观后果主义,规则后果主义、混合后果主义以及多维度后果主义等。当代后果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为我国伦理思想研究和规范伦理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新视野和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西洋伦理学史三浦藤作 著《西洋伦理学史》由日本学者三浦藤作所著,谢晋青1922年底将此书译成中文,并于1925年首次出版发行。全书以时间为线,分为三篇,二十三章。第一篇古代主要由绪论、创始时代、组成时代、伦理时代、宗教时代五部分构成。第二篇中世主要涉及基督教、基督教道德、教父哲学、经院哲学等内容。第三篇近世重点探讨了过渡时代、近世哲学的发生、法国纯理学派、英国经验学派的发达、康德、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和伦理学等十四章内容。本书内容丰富,语言富含哲理,选取篇目经典,至今仍有较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
黑格尔著作集 逻辑学Ⅱ黑格尔 著,先刚 译《逻辑学》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 G.W.F.黑格尔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承认在自然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存在一种作为世界本原的“绝对理念”,他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绝对理念发展过程的描述。他认为,逻辑学是研究理念本身发展的科学。当理念处于“存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本质”阶段时,他称之为客观逻辑;当理念扬弃了与“存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本质”而作为概念的概念,即作为“主观性”的概念出现时,就称之为主观逻辑。因此,《逻辑学》由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两部分组成。
-
实用主义伦理学新解郦平 著本书以当代实践伦理研究现状为背景,以世界性和中国性实践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对杜威实践观的精准考察,指出中国学者深受实用主义之名的影响,主要从实用或效用等工具性层面理解杜威的实践学说,忽视了其实践观是对亚氏的德性实践论、密尔的功利实践论和康德的义务实践论的批判性整合,未注意到杜威从人之特有功能视角所理解的实践既是一种制作、生产、技艺性实践,也是一种精神、观念、伦理性实践,它既关注实践者的主体精神,也彰显着实践环境的客观性状。由此,本书提出杜威的伦理学可称为功能实践伦理,其可被归属为一种整合性的规范伦理学,因为,他不限于伦理现象的描述,也不限于道德概念的证成,而是提供一种不断演化的情境性、实验性、探究性且趋向于引向某种实践规范的方法;他将善与应当、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自然满足与道义之善相融合,改变了传统伦理学尤其是目的论与义务论的二元对立,丰富了规范伦理学的发展,推进了道德哲学的科学化。
-
进化伦理学导论[美] 斯科特·詹姆斯(Scott M.James) 著,赵斌 译我们的道德感是如何进化的?这一问题正成为伦理学研究的热点。《进化伦理学导论》为此提供了一个导论性文本,展示了与进化和道德相关的三个研究领域:认知心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进化伦理学导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认知心理学的问题,即我们的道德感是如何进化的;第二部分探讨了道德规范的问题,并从进化生物学的事实中得出道德客观性的相关结论。
-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伦理问题研究樊小贤 著本书是以生态伦理学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中涉及的基本伦理问题进行的释解与探究。内容既包含道德哲学的慎思明辨,也涉及应用伦理的现实考量;从文明与生态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出发,系统阐释了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依循境遇——情感——信念——态度——行动的逻辑进路,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改变的伦理观念和行为态度;对生态伦理规范的构建做了深入研究与探索,从生产、生活、交往、合作等不同领域构设了相应的规范要求,并提出了付诸实施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