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理学)
-
逻辑学导论(美)哈里·J.根斯勒《逻辑学导论:原书第三版》在介绍逻辑学三段论、推理的非形式化内容、归纳推理等传统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展示了部分前沿成果,如道义和祈使逻辑、信念逻辑、元逻辑、异常逻辑等。《逻辑学导论:原书第三版》对现代逻辑学中部分冗长、复杂的技术细节进行了简化,在证明体系中依次介绍若干符号逻辑系统,使各类读者能够较为直接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另外,在每章或每节后面列了一些习题,以便读者加深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理解。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 马克斯·韦伯 著,李修建,张云江 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韦伯的对宗教社会学最初的研究。韦伯在这本书中主张,宗教的影响是造成东西方文化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强调新教伦理在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和法律权威的发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该书中,韦伯论述了两个重要问题: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本质,社会伦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包括宗教派别与社会分层、资本主义精神、路德的天职观——研究任务等章节,下篇包括尘世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及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等章节。该书的独到之处,在于极为注重对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过程中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意义的深究。通过对大量经验的归集与分析,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近代理性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生成发育关系,并对东西方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
-
动态信息的信念修正逻辑研究董英东 著本书共16章,首先,研究了动态觉知逻辑,采用不同的行动修正了该逻辑框架的初始概念、觉知、隐性信息和显性信息,并将其扩充为多主体的情况。其次,开展了对传统的信念逻辑的研究。构建了经典的信念逻辑系统,并将其扩充为动态的信念修正逻辑系统。第三,信念变化逻辑的研究。构造了多主体的动态信念变化逻辑,引入了动态和时态语境来刻画信念变化,研究了合并模型的语言和逻辑。第四,知识和信念的哲学问题探讨。研究了不同的信念修正理论和辩护模型,以及会话语境的信念修正逻辑。讨论了知识和信念的关系问题及其在博弈论中的应用等一系列的开放性问题。
-
葛洪、葛长庚人生价值观研究曾勇 著本书是当下我国部比较系统地研究葛洪、葛长庚人生价值哲学的学术著作。作者运用文献考证、史论结合、比较分析等方法,紧扣文本资料,分上、下两篇,以东晋时期的葛洪、南宋时期的葛长庚(白玉蟾)二位道教文化代表人物为中心,通过对道教历史文化中的个案专题研究,透过其心路历程与践行功夫,考察和诠释其人生价值意蕴、人生价值理想和人生价值实践,走进修身生活世界与理想境界,揭示出其人生价值观在修身修行中的基础意义和特色。
-
进化论视野下的情感与道德判断蔡蓁 著进化论自从提出以来,在解释人类生命的生物特性上都表现出强大的力量。人类的许多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都可以被解释为适应性特征,它们使人类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能够好地适应环境。许多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进而把进化论的理解也推进到道德领域,发展出进化论伦理学的研究。本书正是在这种伦理学与进化论联姻的视角下,聚焦于人类道德独特也是根本的一种能力——道德判断的能力,批判性地考察诉诸进化论,并结合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建立起来的对道德判断的情感主义解释模型,即社会直觉主义模型和双重进程模型。基于这些解释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准确地理解情感之于道德判断的重要性,本书进一步探讨了情感的本质,以及情感主义解释与道德先天论之间的张力,并通过引入情感规则论模型和情感构成论模型发掘不诉诸进化论建立情感主义解释的可能性。演化虽然赋予了我们一些基本的情感倾向,也在我们的某些道德思考、情感和行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认为人类的情感就是演化的产物,是有失偏颇的,强调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也并不必然预设道德先天论的观点,我们可以借助于心理学、神经科学、文化人类学上的多种研究证据,尝试对情感机制做出更为厚实的理解,并对情感与理性在产生道德判断的过程中的迭代互动做出更具整全性的解释,也为基于这种解释发展出一些元伦理学上的观点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朱贻庭 著在中国思想史中,伦理思想极为丰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对于中国伦理思想的研究,一直从属于中国哲学史体系之中,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固守这种格局,束缚了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也无益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也由于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需要,以及总结历史道德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人们越来越感到建立中国伦理思想史这门学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就是在这种心情和需求的驱使下,作者编写了这本《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本书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和朝代为线索,史论结合,绍述和评议了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宋至明中叶、明末清初的具有代表性的伦理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本书已经出版四个版本,入选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曾获首届唐凯麟伦理学奖。
-
1分钟漫画逻辑思考[日] 北村良子 著本书设计了33个逻辑思考的问题,从知名哲学问题到原创的谜题都有,包括矿车的开关问题、忒修斯之船、阿基里斯悖论、赌徒谬误、黑白玛莉和不可能成立的算式…… 只要改变一点点设定,就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想法并从各种观点来思考问题,而后一步步地推论出自己的答案,你的大脑就是实验室,而你的道德观念、过去累积的知识、逻辑思考、专注力和想象力就是实验器材,在享受故事情节和巧妙圈套的过程中,自然会培养出逻辑思考能力,并且从思考中得到新的发现和体悟。 思考实验有着很高的自由度,一个人进行很有趣,也能作为聚会时的话题让多人一起同乐,而比起重视答案或知识,培养深入逻辑思考才是在职场、社会、教育现场能生存的重要关键,更能训练自己在商务场合或紧急事故发生时,做出谨慎、聪明、迅速及冷静的关键应变判断。
-
情理与正义汪丁丁 著本书内容出自汪丁丁教授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伦理学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智慧,作者认为,要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中国现象置于三重转型期的理解框架之内,关注转型期社会的伦理行为,其中涌现的问题,激发了作者在几十年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原理。本书共分四讲,先后探讨了稳态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转型期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以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殷海光 著《逻辑新引》作为一部通俗逻辑学著作,是殷海光先生多年从事逻辑教学与研究的结晶。本书以**性的对话体裁,使逻辑初学者免于枯燥无味和不得门径之苦,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对每一命题、每一推理之对错,均有例证,清晰易懂;同时注重严格的推论训练和逻辑的应用功能。殷海光先生认为,唯有在中国大力普及和发展现代逻辑,才能把人们 的认知能力从泛道德主义、泛情绪主义、泛经验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真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昌明。
-
西方伦理学史[美] 布尔克 著,黄慰愿 译,张湛 校弗农·布尔克的《西方伦理学史》详细论述了自前苏格拉底到二十世纪中期各个时代的西方伦理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每个时代都包括各重要学派伦理学家的思想。 相较于其他伦理学史著作,本书的重要特点有两条:一是它所介绍的伦理思想范围极其广泛、所包括的原始资料非常丰富;二是作者对书中介绍的各种伦理理论所持的客观中立态度。根据WorldCat Identities的统计,该书自1968年由美国Doubleday出版社初版以来,到2008年之间,以三种语言(英语、波兰语和意大利语)共出版或重印了20次,被世界1208个图书馆收藏。一直是西方伦理学史的几部重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