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道德学)
-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张东荪 著《民国学术文化名著:科学与哲学(外一种·现代伦理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
-
幸福没有围墙邓晓阳 著打开你的手掌,伸出你的五指,你究竟抓住了什么?流淌在你指尖的时光里是否也有幸福的温度和幅度?像燕子衔泥筑巢,用汉字修筑婚姻的意志,修补曾经高贵华丽的结婚礼服,把时光打磨的迟钝,变成记忆的标志,寻找食物喂养孩子,象鸟一样打开天空的荆棘觅食,以雨后的彩虹包扎伤口,用青春的脊背挺起倾斜的天空。也许思想过于犀利,而锋刃总是对着自己,把婚姻当做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以生命的意志支起它的跌倒,总是幻想着完整,在完整中包容残缺的部落。冷漠或者自私的那些鸿沟,在五指聚拢的拳头里捏碎,为一块完整的尊严,将全部的阴霾栽成泥土的肥沃。守着一生的热情火炉,书写欣欣向荣的族谱或者家世。一个人的路,在森林的枝桠上伸向天空,葱郁的家庭树,是一个幸福的笼子。笼子打开忍耐、宽容、坚持、守护的使命,等待幸福,等待的过程也是幸福的一部分,包括温热的泪水、刻骨的痛苦。我们在追寻幸福的路上丢掉了什么?时间、美貌、车子、位子、房子、票子、乐子,当生命逝去,两只手里什么也没有!
-
生境伦理学唐代兴 著对人类伦理生成与敞开予以心理学审查,尝试揭示生境伦理的心理学原理,展布生境伦理学构建的整体精神动力。《生境伦理学(卷4):生境伦理的心理学原理》分上下两部分。上卷着重考察人性向内聚敛和向外扩张何以可能?下卷探讨人性如何才能得到自我塑造与践行。人性的自我塑造,沿着心灵指向精神的道路,围绕自我想望激励和自我行动担当这内外两种方式而展开。
-
爱有8种习惯(美)艾德·培根(Ed Bacon)著 聂传炎 译《爱有8种习惯:消除不安全感,让生命自由安宁》通过富于启发性的故事和宝贵建议,向我们展示出:通过培养慷慨、静默、求真、坦诚、游戏、宽恕、慈悲和社群等简单却意义深远的爱的习惯,我们就能创造完满而有意义的生活。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重要的习惯之时,我们就能祛除不安全感的掌控,作出人生的自由选择,转而拥抱存在于所有人心中的巨大力量和慈悲。
-
怪异的道德刘隽 著刘隽编著的《怪异的道德(休谟问题的缘起研究)》是一部从道德语言角度探讨道德属性的学术著作。《怪异的道德(休谟问题的缘起研究)》从道德的怪异性出发,分析了道德语词、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等诸个层面道德领域与自然领域之间的分野。在理清“休谟问题”的缘起过程中揭示了道德属性,并为道德知识的获取,道德客观性基础的论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
生境伦理学唐代兴 著《生境伦理学(卷3):生境伦理的知识论构建》围绕伦理知识学的一般问题和本体问题做一整体考察,以求勾勒出生境伦理知识学蓝图。针对生境伦理知识学的一般问题,首先审查伦理与生活的当代状况,客观检讨生活与伦理的本质关联,揭示伦理生成的存在论框架和伦理存在的价值指涉。以此为坐标,考察伦理学与科学的分界,澄清伦理学何以不是科学而是人性再造的学问的根本理由和最终依据。然后检讨伦理学与哲学的关系,揭示伦理学作为“人类哲学的普遍实践方式”和伦理学成为“人类时代哲学发展的激励力量”何以可能。
-
生境伦理学唐代兴 著首先考察人性作为人类伦理构建的生命基石何以可能?然后通过对人性论观念的历史性清理,定位人性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内在事实,它先于道德,并构成一切道德的来源。以此为视野,考察人性自身的形态结构和精神构成。
-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伦理董玉宽 著《科学发展观与生态伦理》主要介绍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在其指导作用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伦理观、自然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选择。生态伦理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力图通过反思人类实践行为的负效应,确立起人类实践行为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
中国伦理学史新编陈少峰 著《中国伦理学史新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凝聚了作者数十年教学、研究和思考的精华。作品根据中国伦理学在不同时期所关注的重点,将中国伦理学史分为六个阶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伦理学史上各主要人物、流派之思想及发展,同时从专题的角度,指陈其彼此之间的关联和差异。作者认为,对中国伦理学史的研究,不应仅仅限于对伦理学思想的“叙述”,而应该是带着问题展开“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注重分析各种思想或体系本身的创新之处和理论困境,有极强的问题意识、专题性和创新性。《中国伦理学史新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不仅适合伦理学、哲学专业的师生学习、教学和研究使用,也适合中国思想史、文化史、观念史及国学方面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和使用。
-
个体主义陈玲丽 著《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结构及跨文化研究》通过厘清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的实质内涵,把握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结构,以区分参照对象(即集体)的视角,将“自己”设为参照对象之一,进行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的编制,这种研究处理是相关研究的一个创造性突破。《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结构及跨文化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中西方被试进行测量,深入探讨并揭示中国人是否是集体主义的、以及中西方被试在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上的差异的具体表现,为理解中国人的性格,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积累实证依据。两个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人既是集体主义的,又是个体主义的,表现出双元文化取向、西方人则是个体主义占主导(2)文化间在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上的差异,会随着参照对象的不同而改变《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结构及跨文化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解构了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僵化的二元对立,为双文化/多文化心智的建构开启了空间,也希望能为国内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与突破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