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道德学)
-
谈修养朱光潜暂缺简介...
-
奋斗新时代钟宪章暂缺简介...
-
舒大刚学术论著集之二舒大刚《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孝悌思想。作者研治《孝经》有年,本书即其相关研究的结集。全书由《〈孝经〉考释》《古文孝经》《孝学通考》《孝治天下》《名家论孝》五部分组成,从文献学、史学及思想史等多学科方法入手,对《孝经》学相关问题做了全面考察,内容涉及《孝经》书名章名考释、《孝经郑注》真伪、古代孝悌文化建设与《孝经》学研究、《古文孝经》考辨等。
-
职业素养的诊断与提高彭新宇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将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并紧密结合。本书的教学设计突出系统性,通过系统、全面的训练,促使职业院校的学生成为具有弘扬工匠精神、融入团队、诚实守信、阳光心态、优雅形象、遵规明礼、关注细节、防微杜渐、敬业担责、善于沟通、好学勤思、勇于创新等方面通用素养的特质职业人。教学组织体现灵活性,每个教学单元设置4个教学阶段:诊断分析→目标导向→改进提升→总结评价;细分为14个教学环节:自我测试→现状分析→熟知标准→规划目标→榜样激励→知识学习→观点剖析→感悟反思→各抒己见→扬长避短→互动交流→团队活动→改进评价→单元总结。教学案例体现职业性,训练方法具有多样性,教学内容凸现可操作性,通过悟、思、测、听、说、读、写、思、议、辩、演、做、玩、评等多途径训练,提升学生组织协调、表达交流、团队合作、信息处理、计划决策、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关键能力。本书可作为各类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中“职业素养的诊断与提高”课程的教材。
-
性别与生命肖巍封闭者和心胸狭隘者之所以终日以“斗争”和“暴力”为纲,活得阴郁和不快乐,原因便在于固守着自我的边界和牢狱,以等级制和父权制思维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显然,这种思维模式和哲学理念势必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更多、更大的冲突,让人无法获得内心和外部世界的和平。清华大学有一个霸气的口号:“无体育,不清华”,套用这一文体,我推出“无大气,不哲学”的观点,我想这也是今天发展哲学和巴黎“哲学之夜”的意义。人类如同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一样有不同的种族、性别、秉性和潜能。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每一种动植物,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生存和绽放的时空,这就需要我们平等地尊重生命的差异,公正地分配世界上的资源,在和谐共处中分享生命的历程,通过创造更多的真善美来丰富自然和人类心灵世界,使人真正称其为人,成其为人,因为道理十分简单: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世界,都应当是一个物种丰富、水草丰美、富庶安康的世界,而不应当是一个恃强凌弱、弱肉强食的霸权者天下。为此,我们要呼吁关怀,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通过相互关怀减少或消除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互相伤害,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一道努力建设一个和平的世界。
-
捍卫规范性李义天暂缺简介...
-
西方德性思想史江畅暂缺简介...
-
天理与人欲的历史蕴含与现代意义张鹏伟该书是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著作,旨在以宋明理学天理与人欲这一对范畴为核心,深入宋明理学具体语境和大的时代和思想背景,系统梳理天理和人欲这一对概念的历史蕴含,对“五四”以来关于“存天理去人欲”的误解和误读进行拨乱反正性的解读与诠释,揭示这一命题的真实涵义和价值指向,并以当代性的视角和当代社会的问题意识对天理与人欲的现代意义予以发掘,分析天理与人欲在当代社会的现实表现及其在人格培育、德性涵养、民族精神和人生信仰方面的重要意义。本书从天人关系论、天理论、人性论和修身工夫论等方面探讨了天理的道德本体义涵,探讨了道德本体与伦理规范的区别,分析了宋明理学本体论不同理论形态的差异,阐明了“欲”和“人欲”的区别,从体用、源流和存有三重角度深入探讨了天理与人欲的关系,梳理了宋明理学修身工夫论的不同路径,讨论了义利王霸之辨问题上的两种不同视角及其关系。
-
圆融高岩圆融的人生离不开三件事:做人、做事和说话。不过,我们天天在为人,不一定能把人“为”好;我们天天在做事,不一定能把事做对;我们天天在说话,不一定能把话说美。 \n本书高屋建瓴、大道至简,说理与事例相结合,针对性强,指导性高,职场中人,特别是年轻人,能越早悟到做到,越可能顺畅步入人生的正道与大道,尽早获得事业与人生的成功。
-
美德的统一性黎良华美德的统一性问题是美德伦理研究的一个颇具棘手但却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当代美德伦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沿问题。本书探讨了美德统一性问题研究的历史呈现样式及美德碎片化学说之不同根源,在创新美德统一性论证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美德之间、美德与其他非美德品质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并辩护了一种相对精致的弱式美德统一论,以期对美德之本质与结构、美德间相互关系以及美德与其他非美德品质之基本关系有更为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