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道德学)
-
和谐社会的伦理意蕴彭晨慧,苗贵山 著《和谐社会的伦理意蕴:在黑格尔与马克思之间》内容有个体融人城邦生活:国家伦理的发轫、个体与共同体的分离:国家伦理的蜕变、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调和:国家伦理的重建、私人劳动向公共劳动的转化:国家伦理的扬弃、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互动:和谐社会构建的伦理路径等。
-
仰望老子柯美淮 著感悟了老子的智慧果,就要去摘下来使用。如果只是仰慕、欣赏,那果子再好也与已与人无关。只有去使用,那果子才有益于自己和他人。摘下了智慧果,不能随便乱用,必须剖析,懂得什么部分适用于什么地方,这就叫作“慎用”。《仰望老子(第4卷):伦理学与政治学》的重点是在讲如何用《道经》里的原理,即论述伦理学和政治学理论是否是从形而上学的原理演绎出来的。
-
人本人性人心单振文 著人本、人性、人心是古老永恒的课题,目前观点繁多却难以圆融。《人本 人性 人心》共分三篇:第一篇是以人本论为基础,对人类生命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认为人类生命的本质就是能量。第二篇在人本的基础上对人性进行了探讨,认为人性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自我属性的统一。第三篇以人本、人性为基础,对人心进行了探讨,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现象是人类感知能量生命体所具有的感知属性,伴随着感知能量体运动的结果。古老的课题,全新的解读正是《人本 人性 人心》的特点。
-
恶的美学历程(德)彼得-安德雷·阿尔特 著,宁瑛,王德峰,钟长盛 译没有任何一种其他艺术像文学那样,能够在虚幻的场景和人物身上生动形象地将恶表现出来。在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人物和荒诞不经的故事人物形象身上,恶有了具体的表现;在心理分析小说和巴洛克时期高贵人物从天堂跌入地狱的故事中,恶的描写有了心灵上的透彻、尖锐的深度;在戏剧中,恶赢得了一种灾难性事件不可避免的巨大动力。然而,从浪漫派开始,文学才脱离了从道德的角度上看,把恶置于人性的阴暗面上的观点的束缚。文学将在一种纲领性的意义上变得与道德无关,并且在耸人听闻的罪行中,在欲念的深渊里和暴力的恐怖中发现恶的审美魅力。在《恶的美学历程:一种浪漫主义解读》中,彼得-安德雷·阿尔特探究了各种类别的作品,诸如悲剧、侦探故事以及幻想小说、恐怖故事和战争报道等,恶的美学通过放纵、逾越、重复和讽刺改写的结构得出了一个大致轮廓。在从歌德经过霍夫曼、雪莱夫人、波德莱尔、于斯曼、王尔德、格奥尔格、卡夫卡直到容格尔和利特尔的欧洲文学广阔的光谱上,人们注意到了有一种恶的现象学,这种恶的现象学直至今天一直意味着一种道德丑闻。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对奥斯维辛之后恶的美学和伦理学准则进行了思考,这种伦理学准则也规定着后现代条件下文学的价值判断。
-
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彭明辉 著★如何在现实的夹缝里保持自我成长的力量?如何在混乱的当下找到值得自己坚持的方向? ★《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是被《读者》《青年文摘》等多家有影响力的文摘选摘过的《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之后的又一部力作,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告诉当下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自我成长是一件安安静静的事,它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也不需要与别人竞争,更不必在乎别人的否定。停止内心的躁动,从这本书开始。
-
孝的真谛释证严 著孝道是家庭的根,一个家没有孝,宛如树没有根。没有孝道的家庭,不能兴旺;没有根的树,枝叶无法茂盛。以善以爱传家,则福德绵延不断。
-
人之路·自己行刘仲 著俗话说,人一出生就有两部分身与心。身为小体,心为大体,故而有养其小体为小人,养其大体为大人之说。人的最佳体现是身心合一,既养身又养心,同时也须做到养人。
-
基督教新约伦理学(美)海斯(Richard B.Hays)著 白陈毓华 译《基督教新约伦理学》正如一趟精彩的旅程,是从公元1世纪的新约处境,跨越到21世纪的当代生活,让我们突破自己狭隘的道德框架,走向上帝所揭示的广阔伦理愿景。
-
谈人性的善与恶季一举 著《谈人性的善与恶》针对中国历史上“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深入研究和探讨两种观点的背景和社会现实依据,对历朝学者有关这一争论的著作加以解析,并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提出:若以积极的价值观引导,人性终将向善,若不然,即使本善之性也终将向恶。
-
思想与文化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编《思想与文化(第十三辑):伦理学关键词》收有文章24篇,如“孔子与族群政治”、“孟子人性辩论的思想背景新探”、“传统易学诠释中的象数模式与义理指向”、“钱穆对《论语》的文本定位与思想阐释”、“民初修身课本中国民建构的道德想象——一种共和主义视角”、“政治信念和法制理想——论中国左翼文人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价值诉求”、“国共高层对蒋介石'国族'思想的认识及其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