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儒学简史柳无忌 著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儒家学说形成、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儒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正逢当今国家和民众关注国学,希望多方面了解中华文化传统的时期,本书既可以作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读物,作为大中学生的基本课外读物,也是学习国学的入门之作。
-
从礼乐文明到古典儒学贾晋华 著探讨古典儒学如何从早期礼乐文明的母体孕育发展,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工程。虽然学界在此方面已经硕果累累,但是关于古典儒学众多重要观念的形成和演变,仍然有待更多具体而微的追根溯源研究。而且由于周代礼乐文化本是宗教、伦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的混融系统,仅靠单一的哲学研究难以有真正的突破。本书运用将语文学与哲学、宗教、文学等相结合的跨学科方法,以及竭泽而渔地搜集运用相关传世和出土资料,探究古典儒学伦理学和诗学的一组核心观念及其礼乐渊源,主要包括义、仁、恕、诚、情、命、兴、赋、群、感等,通过精细入微的考辨析论,对每一观念范畴皆做出创新性的诠释,从而以崭新的视角展现从周礼到古典儒学的发展演化过程。
-
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罗斑 著本书依据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论原则,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出发,对从公元前6世纪米利都学派起到公元529年“雅典学校”被关闭之日止前后一千多年古希腊哲学思想产生、演变和衰落的整个过程作了相当深入、系统的阐述。对一些重要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尤其是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论述,多有独到之处。以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思辨特征和人本主义内容的强调,对古希腊哲学与科学和神学的内在关联的刻画,注重用世界和现代哲学的眼光审视古希腊哲学思想等是本书区别于同类专著的重要特征。
-
友谊责任论[古罗马] 西塞罗 著,林蔚真 译《友谊责任论/西方哲理译丛》采用的是一种对话体的写作方法。在这篇论著中,西塞罗不仅对友谊的社会定义、人文关怀、起源与发展做了详尽的解说,而且还对种种关于友谊的偏见和误区进行了卓有个性的哲理解构。《友谊责任论/西方哲理译丛》闪光之处莫过于对“友谊质疑论者”的哲学质疑。此外,西塞罗还就绝交、忠言、献媚等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论说。
-
自然与希腊人 科学与人文主义薛定谔 著本书初版于20世纪50年代,汇编了薛定谔的两本演讲集,包括《自然与希腊人》、《科学与人文主义》,是薛定谔阐释其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思想的Z著名的讲演集。在《自然与希腊人》中,薛定谔对20世纪的科学世界图景做了全面的历史论述,从现代科学追溯到西方哲学思想的最早阶段;在《科学与人文主义》中,他提出了几个基本问题,如科学研究的价值是什么?现代科学成就如何影响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等等。反映了一位大思想家的深邃思想,直到今天仍不过时。
-
拯救表象常培杰 著表象与真理性内容的关系问题,是阿多诺美学理论的核心论题。正是由此问题出发,阿多诺试图以其独特的论说文文体来表征自己的“非同一性”哲学思想,以期在充分尊重客体的前提下最为本真地呈示真理。阿多诺的论说文是一种不可译的自律文体,具有批判实证主义物化思维的功用。阿多诺认为,审美唯名论步步深入,破坏了艺术的整一表象,使得艺术与非艺术(现实)的边界发生混淆,艺术有被物化现实整合为商品的危险。然而,艺术作品表象的整一,是艺术作品具有真理性内容的必要保证;是否具有真理性内容,则是判断艺术作品是否本真的基本准则。因此,若欲维护艺术作品的真理性内容,就必须拯救艺术作品的表象,批判先锋艺术的无节制的唯名论冲动。阿多诺批判了先锋艺术将创作源头置于无意识的自发性那里的非理性做法,批判了先锋派试图借助艺术介入复杂现实的乌托邦诉求,还批判了先锋派诉诸艺术物性和剧场性来拆解现代主义艺术观念的冲动。从根本上讲,阿多诺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而非审美主义者。在他看来,唯有理性建构的具有整一表象的现代主义自律艺术,才具有真正的批判功能和解放潜质。维护现代主义自律艺术,批判先锋艺术,是阿多诺美学理论的潜在框架。
-
后现代性的天使[法] 热拉尔·波米耶(Gérard Pommier) 著,秦庆林 译《后现代性的天使》关注的焦点是当代西方人在后现代主义情境中所遭遇的身体困境。这一困境体现于当代人在自由资本主义和无节制的科学主义的作用下,其身体已经异化为没有任何理想、梦想和对未来希望的完美机器,在越来越虚拟的世界中,深受空虚的折磨,并且为了获得存在感,不自觉地成为折磨自己身体的同谋,而被剥夺了梦想的躯体则无异于行尸走肉。 对此,作者开出的药方是:重新梦想,重塑社会和政治理想,规划未来,树立明确的信仰,确认人的身体比天使之躯更美更强大,而不是寄望于拥有“天使的翅膀”。 可以说,该书对于深刻理解当代西方社会的精神和心理危机具有重要价值。
-
黑格尔早期辩证法思想陈士聪 著本书首先从黑格尔早期的研究对象谈起,分为五章。第一、第二章介绍黑格尔早期思想的研究对象,以及黑格尔批判宗教问题的最初理论根据——康德理性神学。黑格尔认为宗教是导致当时的德国社会产生人与宗教、人与上帝、人与社会相对立的根源。黑格尔希望通过运用康德理性思想改造基督教思想中的对立性,实现人的生命解放和自由。坚持康德理性神学为依据的时期是黑格尔走向自己思想的准备阶段。但是黑格尔很快发现康德理性神学同样导致对立:理性与感性、主观理想与客观现实的对立。第三章介绍黑格尔开始走向自己的思想之路,即提出“和解”宗教对立性以及康德理性之对立性的武器——爱。“爱”是基督教的核心原则,也是黑格尔批判宗教的重要武器,“爱”对于对立双方的统一性诉求蕴含着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从第三章开始到第五章,每一章介绍黑格尔早期辩证法思想的发展逻辑,即“爱”——“生命”——“精神”。爱作为主观情感需要现实化和客观化,即生命;而无限的生命即“神”,“神”即“精神”,思辨精神的提出象征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形成。
-
牛顿研究[法] 亚历山大·柯瓦雷 著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义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限于目前印制能力,每年刊行五十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汇印。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
-
一个偶像的黄昏米歇尔·翁福雷(Michel Onfray) 著,王甦 译哲学家、享乐主义创始人米歇尔·翁福雷在本书中攻击一种“宗教”,即精神分析学,或者说是弗洛伊德主义。 本书对有关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主义以及精神分析的种种神话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质疑,认为弗洛伊德主义和精神分析建构于寓言式的一系列传说之上。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提出一个论点,对人们普遍认可的观点进行反驳:一、精神分析拒绝哲学,但它却正是一门哲学;二、精神分析不属于科学,而是哲学自传;三、精神分析不是科学连续体,而是存在的七拼八凑;四、精神分析术属于魔法思维;五、精神分析并非自由主义的,而是保守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