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马尔库塞文集 第四卷 艺术与解放[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 著,朱春艳,高海青 译马尔库塞从未完全撤退到艺术与美学之中,终其一生,马尔库塞的课题都致力于将批判社会理论、哲学、激进政治与对艺术、文化变革的反思整合起来。有时,这些要素彼此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当中。他经常会强调一个要素却忽略另一个要素,但在他最成熟、最综合的文本中,它们被聚集到了一起并做了调解。从马尔库塞整个著述来看,它们形成了一种与解放景象、激进社会变革方案相伴随的对统治的批判。对艺术与审美理论的关切是马尔库塞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到目前还没有得到恰当的估量,也没有放到其整个著作中来考虑。这一卷提供的这些文本和解释性资料能够完成这一任务。马尔库塞为今天的美学理论和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艺术与美学、为反思艺术与政治之关联的持续努力,以及为持续引起共鸣并从属于重大相关问题的具体审美和文化现象的研究注入了独特洞见。马尔库塞最出色的关于艺术与美学的著作在其有生之年并没有发表,而且普遍鲜为人知。马尔库塞在法兰克福的档案及其在圣地亚哥的私人收藏包含着大量的关于艺术与美学的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次以英文发表。
-
道德理由与正确行动张曦 著《道德理由与正确行动》破除了长期以来将当代盎格鲁-撒克逊道德哲学知识系统扁平化处理为“板块”关系的刻板印象,重建了对其内在层次关系和逻辑结构的新理解。本书紧扣“道德理由”概念,从道德理由的规范本质、实质内容、实践运用三个角度,论证了一种亲和于休谟主义的元理论;一种在善与正当、福祉与约束之间寻求平衡的规范性理论;以及一种探讨道德理由在公共生活中的内容表现和调节机制等问题的具有“现实感”的应用性理论。
-
生命的燃点[德] 奥托·A.波默 著,聂宗洋 译对柏拉图来说,是与苏格拉底的相遇;对黑格尔来说,是山中的远足;对契诃夫来说,是一封信……本书汇集了西方历史上伟大思想家、作家乃至科学家的“顿悟时刻”,重现西方思想史上的决定性瞬间。作者以极具哲理性的细腻笔触,讲述了不同时代的30位思想巨人(柏拉图、伏尔泰、歌德、黑格尔、尼采、康拉德、里尔克、托马斯·曼等)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轨迹,以及当今他们对于我们的意义。我们将在作者引导下,沉浸于他们的思想、作品和生活,开启一次贯穿西方思想史的美妙之旅。
-
荷马史诗与英雄悲剧陈斯一 著《荷马史诗与英雄悲剧》由八篇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贯通的文章组成,前三篇相当于总论性质的评述,研究了荷马史诗的文本性质和艺术统一性、荷马道德的历史基础、荷马史诗的文学批评方法等。后五篇从不同角度解读荷马史诗,侧重解读《伊利亚特》,尤其聚焦于赫克托尔和阿基琉斯,展现了荷马诗歌世界“极尽丰富的人性图景、荡气回肠的战斗场面、泯灭恩仇的命运安排”,并力图揭示出古希腊英雄的独有气质和思想意义。 本书作者在对荷马史诗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了诗歌与历史、自然与习俗、神性与兽性、战争与友谊、英雄与悲剧等重大问题。
-
怀特海谈话录(美)卢西恩·普赖斯(Lucien Price)著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是20世纪*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怀特海家的晚间聚会是个传奇。来的人中不仅有年轻的哈佛大学学生,还有一系列文化名人。卢西恩·普赖斯从1932年起,开始几乎一字不差地把聚会的谈话记录下来,一直持续到1947年。经怀特海阅读并授权,普赖斯将各次谈话结集成书,即为《怀特海谈话录》。谈话涉及哲学、宗教、科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道德等议题,时空往返于怀特海的故土和异国,如肯特郡、伦敦、剑桥、哈佛等。这些对话录,由浅入深,引人入胜,仿佛一位世纪哲人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三千年来激发人类智慧的*伟大的思想。本书不仅生动呈现了怀特海在四十三次谈话的现场画面,还融合了《柏拉图对话集》、包斯威尔《约翰逊传》,甚至霍姆斯的名作《早餐桌上的独裁者》的风味,被誉为“可与《歌德谈话录》媲美”。
-
实在、知识与灵魂曹青云 编近些年来,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在中国学术界日益受到重视并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趋势,学术共同体不断壮大,一些重要的专著和论文先后涌现。在学习、消化和吸收西方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同时,中国学人也开始进行自己的阐述、建构与重构,并在一些重要的国际舞台上与有声誉的国际学者展开对话和合作。“古希腊哲学中的实在、知识与灵魂”是最近几年来国际和国内学术界讨论得比较多的一个主题,涉及形而上学、知识论和心灵哲学方面的内容,主编将相关的文章按照内在的逻辑关联性组成一部文集,既有利于在具体的重要问题域中深化相关的讨论,又能够在相对宽泛的视角上提供更多整体性的理解。
-
自识与反思倪梁康 著《自识与反思》是著名学者倪梁康教授的一部重要著作。自识与反思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最典型地反映出近代以来西方思维的特殊性质和本己要素:它是近代西方哲学的标志性问题,是使西方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包括古希腊文明的划界性问题。《自识与反思》以此为线索,综观地讨论了近代哲学对于这一问题所做的思考,其所尝试的是一项概念史或问题史的研究。它带有一个方法与内容上的双重现象学思路轨迹:在研究方法的意义上,它是对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便提出的所谓“文献史应当成为问题史”之要求的顺应:所进行的是对一个哲学问题、并且是对近代欧洲哲学基本问题发展历史的追踪研究。
-
苏格拉底式的君主色诺芬[加] 布泽蒂(Eric Buzzetti) 著苏格拉底的众弟子中,仅有两位记载了其老师苏格拉底的言行,一位是柏拉图,另一位就是色诺芬。《居鲁士上行记》是色诺芬的的传世名篇之一,貌似史书而实为一部苏格拉底式哲学的导言。书中没有直接记载苏格拉底,但苏格拉底的影响无处不在。 《苏格拉底式的君主色诺芬》一书是对这部名篇的深入解读。作者布泽蒂集中比较了书中包括居鲁士在内的三位王者式人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色诺芬本人。分析表明,身为万人军的统帅,色诺芬从苏格拉底所受的教育,帮助他在统治中一定程度上兼顾了道德和利益——就此而言,可以说,色诺芬的老师苏格拉底才是万人军背后真正的统率。然而,色诺芬在政治巅峰处的体验,也使他碰触到政治生活固有的限度,那就是统治无法完全做到兼顾道德和利益——哲学的“上行”由此开始。
-
形而上学之思王维 著《形而上学之思》主要涉及形而上学问题,核心论题是与本质、实体、实在等概念相关的本体论问题,由此而引出关于共相与殊相问题、因果性问题、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等问题的讨论。这部专著试图对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与回答,这就是“存在”问题。“和合”这个来自佛教的概念是全书的一个支点,作者借此表达这样一种存在论观点:一切真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关联”中的事物,也就是说都是条件聚合而成的事物。
-
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德] H.李凯尔特 著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义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限于目前印制能力,每年刊行五十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汇印。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