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希腊前的哲学[美] 马克·范·德·米罗普 著,刘昌玉 译本书分五部分,共九章。中间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古巴比伦的三种书写:词表、预兆表和法律表(法典)。前后两部分为巴比伦认识论的引言与结论。通过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三种书写进行研究,作者论证了古代巴比伦的认识论是基于“书写”。正因为基于书写而非现实,三种书写中分别出现了不会为人使用的词、不可能的现象和实际不存在的法条。这一现象在西方理性看来是混乱和无理性的,却自有逻辑,其背后的逻辑就是基于楔形文字书写的特征与规律以及“列表”这种书写格式。这种逻辑即是古巴比伦的“哲学”。
-
自由之思陈赟 著本书是关于庄子自由思想的学术专著。自由是人类文明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对自由的哲学诠释由《庄子》奠定基础,其《逍遥游》篇集中对人类自由本性展开了探索。作者通过对文本做出的整体性解读,通过解析隐喻、辨析逻辑,清楚地说明了《庄子·逍遥游》中存在着的深层次的思想结构,透过它的表层语义达到对其内在意义的理解。
-
诱惑者日记[丹麦] 索伦·克尔凯郭尔 著,陈岳辰 译本子摊开着,纸张上文字亲昵,我难抑内心悸动,翻开了他的日记…… 他是高明的诱惑者,诱惑手段异于常人。他绝顶聪明、不落俗套,在实施过程中十分克制。他知道如何引诱,却又不沦为狭隘地占有;达到关系的顶点,却在那一刻毫无预兆地抽身离去。他从未说过爱,也不对两人关系做出任何宣示,这关系始终徒有象征,欠缺实质。他追求理想、纯粹、高尚的爱,美的永恒。他说:“我追求的,是两人真正为对方存在的永恒瞬间。” 这是克尔凯郭尔颇具实验意味的虚构小说,采用日记及书信体,基于其自身经历创作而成。近两个世纪之后,它仍是针对“爱”的剖析之作,一部对“爱”这一母题探讨得极为深刻的经典。
-
西学源流·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伊夫-夏尔·扎卡 著作为西方思想史上不能绕过的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以他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著称,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被誉为西方政治哲学奠基之作。 然而本书旨在揭示,霍布斯的思考并不止于政治哲学,要为其伦理-政治哲学的诸多论述找到一个更为终极的“道”,必须返归霍布斯的形而上学,这一方向的研究,在整个霍布斯研究当中相当欠缺。本书作者富有洞见地揭明,《利维坦》《论公民》《论人》等作品讨论的伦理-政治问题,其实是以霍布斯独特的分离的形而上学为基础——分离的形而上学关涉人与世界关系的新定义,涵盖从感觉理论到对语言推理的高层次论述的所有内容。作者由此出发,重新将霍布斯的全部作品纳入考量,发现霍布斯思想引发的对真理概念的重新思考,也就是对感知、言语与构成其自然哲学和政治哲学前景的世界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思考,从而得出贯穿于霍布斯作品中的、主导伦理-政治问题之展开的思辨结构,将霍布斯重新写入形而上学史中。这样做的目的不是降低其作品在政治和历史上的重要性,也不是降低其在英国内战史上的地位,而是要揭示霍布斯原始理论基础的内在结构。 《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扎卡的代表作,是西方霍布斯学界的典范性著作,首版于1987年,1999年再版;曾于1988年获得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铜质奖章。
-
正义的主体性建构舒年春 著本书以规范问题研究必须涉及的主体性问题为框架,对当代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做出了较为深入的解读。全书不仅梳理了正义概念的基本含义,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分析方法在规范问题研究中的运用问题;而且从整体上界说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分析了罗尔斯毕生思考正义问题的原因,细致考察了罗氏正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即两个正义原则与变化,包括万民法及其原则;并从规范的价值主体和立法者、规范的价值客体、执法者和行为主体等角度看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的建构,研究了正义感、他人、重叠共识和公共理性等跟规范的落实紧密相关的问题,以及正义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上的推广运用问题;最后借鉴道德心理学的相关成果,重新考察出现正义问题的条件,试图推进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主张在罗尔斯的基础上从相互性的正义走向一种个体中心的正义。
-
莱布尼茨逻辑学与语言哲学文集[德] 莱布尼茨 著,段德智 译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莱布尼茨有关逻辑学思想的文集。如所周知,逻辑学的对象是人类的思维,而语言则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我国的名辩学和印度的因明学,还是西方的逻辑学,都无不以语言的研究为基础。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将逻辑学译作“名学”,并强调说:“逻各斯一名兼二义,在心之意、出口之词皆以此名”,即是谓此。我国著名逻辑学家江天骥之所以将逻辑学界定为“以语法和语义学的研究为基础的关于推论关系的一般理论”,也是谓此。而这就意味着,语言研究不仅是逻辑学的应有之义,而且还是其基础内容。既然如此,我们在命名这部文集时,在“逻辑学”之后为何还要另加上“语言哲学”呢?这是因为在编译者看来,莱布尼茨试图构建的逻辑学不仅蕴涵普通逻辑学的内容,而且还蕴含有高出或超出普通逻辑学的内容,一方面,它提出了“普遍字符”和“大衍术”的构想,另一方面它又提出了“数学科学”、“普遍科学”或“奥秘的百科全书”的设想。因此,莱布尼茨要构建的逻辑学本质上是或者说它本质上应是一个具有本体论意蕴的统摄一切科学的“人工语言系统”,一种语言哲学。
-
婚姻的审美效力[丹麦] 索伦·克尔凯郭尔 著,阎嘉 译“宣称爱情是天堂而婚姻是地狱的人,可不仅仅是拜伦。” 无数人惧怕婚姻,认为它将腐蚀爱情的新鲜,在婚姻中人们会逐渐丧失初始的浪漫之爱。而克尔凯郭尔一反这种悲观论调,列出有关婚姻的困惑,并深入探讨婚姻与爱、初恋、宗教的关系,将婚姻提到一个超越世俗意义的价值高度,试图拯救婚姻的美学声望。 “爱情不得不经历众多苦难,而人们这才能看出婚姻蕴含的深度、美和真理。”这不失为一本为“恐婚者”而备的解惑之书。
-
马尔库塞文集 第四卷 艺术与解放[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 著,朱春艳,高海青 译马尔库塞从未完全撤退到艺术与美学之中,终其一生,马尔库塞的课题都致力于将批判社会理论、哲学、激进政治与对艺术、文化变革的反思整合起来。有时,这些要素彼此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当中。他经常会强调一个要素却忽略另一个要素,但在他最成熟、最综合的文本中,它们被聚集到了一起并做了调解。从马尔库塞整个著述来看,它们形成了一种与解放景象、激进社会变革方案相伴随的对统治的批判。对艺术与审美理论的关切是马尔库塞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到目前还没有得到恰当的估量,也没有放到其整个著作中来考虑。这一卷提供的这些文本和解释性资料能够完成这一任务。马尔库塞为今天的美学理论和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艺术与美学、为反思艺术与政治之关联的持续努力,以及为持续引起共鸣并从属于重大相关问题的具体审美和文化现象的研究注入了独特洞见。马尔库塞最出色的关于艺术与美学的著作在其有生之年并没有发表,而且普遍鲜为人知。马尔库塞在法兰克福的档案及其在圣地亚哥的私人收藏包含着大量的关于艺术与美学的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次以英文发表。
-
重复[丹麦] 索伦·克尔凯郭尔 著,王柏华 译《重复》出版于1843 年,这本小册子是克尔凯郭尔的一部假名作品,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却占有突出地位,因为它与其个人生活密切相关:他要借这部作品彻底解决与蕾琪娜·奥尔森(两人曾订婚,后克氏解除婚约)的痛苦关系,并为自己的生活树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重复”。克尔凯郭尔以康斯坦丁·康斯坦提乌斯为假名,借由实验者的角度反观自身,虚构出一个年轻人为爱情所困的故事,并以书信体的形式,论证了哲学意义上 “重复”这一概念,从而回答了“重复是否可能,它有何价值,有什么东西在重复之时获得或失去”。
-
哲学100问书杰 著《哲学100问:后现代的刺》是继《哲学100问:从古希腊到黑格尔》《哲学100问:后现代的刺》之后的第三本书。本书以启蒙、文化工业、传媒、工具理性、解构、正义、科学为展开话题,用通俗的语言带你走进紧张刺激的后现代哲学世界。 本书系统介绍了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梅洛·庞蒂、伽达默尔、福柯、德里达等后现代哲学家的核心思想,集中梳理了法兰克福学派、身体哲学、诠释学、解构主义、政治哲学以及科学哲学等哲学流派的核心逻辑。 核心模块: 社会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 身体与解释:身体哲学 解构的快感:解释学丨解构主义 正义与邪恶:现当代政治哲学 科学哲学 哲学家: 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梅洛-厐蒂、伽达默尔、福柯、德里达、罗尔斯、汉娜??阿伦特、波普尔、库恩、费耶阿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