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幸福之路[英] 伯特兰·罗素 著,傅雷 译如果我们一直处在精神内耗中,又怎会感到幸福? 你是否常常不自觉地与自己为敌,伤害自己而不自知? ·即使触碰到的规则不合理,也会自责反思,产生负罪感。 ·期盼通过别人的赞誉、艳羡和认可,来确认自身的价值。 你是否会感到物质方面的压力,为收入焦虑不安? ·当财富成为衡量成功的标准时,大多数人很容易挫败和沮丧。 ·被迫卷入有形或无形的财富竞争中,我们的焦虑随之而来。 你是否过度看重他人,因他人而产生不好的情绪? ·通过跟别人比较来评价自己,看到的都是自己所缺乏的。 ·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害怕被非议被批评。 翻开《幸福之路》,看透使我们精神内耗的根源,获得走上幸福之路的方法!
-
卢梭导读[美] 施特劳斯 著,马克斯 编,曹聪 译施特劳斯1962年在芝加哥大学开设卢梭专题研讨课,本书根据课程录音整理而成。 《卢梭导读》篇幅巨大,共计十七讲。前四次课,施特劳斯以《论科学和文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为两翼,提纲挈领地提出阅读卢梭的基本问题,为学生和我们提供了在卢梭思想迷宫中穿梭的引线团。第五次课,施特劳斯给出他阅读卢梭的经验。之后的十几次课,则专门围绕卢梭的《爱弥儿》展开讲解、点评。 施特劳斯学术生涯中没有专门写作过关于《爱弥儿》的作品,因此本课程给我们提供了别处看不到的施特劳斯眼中的卢梭。
-
生存的诱惑E.M.Cioran,萧沆 著本书是E. M. 齐奥朗30年前在法国发表的11篇随笔,论及西方文明、小说、哲学、个人体悟等方面,发表后随即引起当时法国知识界的热烈讨论,文字隽永,意味深长,是他最重要的一部著作。E. M. 齐奥朗的散文风格广受推崇。对于那些因为“哲学”一词而让人联想到艰苦阅读的人来说,齐奥朗是透明的,他的风格是可引用的,是格言式的。
-
古典学研究刘小枫,贺方婴 著《古典学研究(第十辑):古典自然法再思考》收录专题文章4篇:程志敏探讨了古今自然法理论的分野及重审古典自然法的必要;亚当斯循着古典自然法观念的发展线索,追问从自然中衍生出伦理法则的可能性;于璐分析了西塞罗对古典自然正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许越通过对《会饮》的绎读,指出爱欲是朝向圆整的热望,而苏格拉底赋予了爱欲以更高的可能性。 论文部分,鲁家亮通过分析里耶秦简中的仓官职能,展现了秦县下诸官的复杂关系;谌祥勇阐发了廖平眼中新世界地理格局下《周礼》的意义所在及其文明抱负;张立立剖析了《泰阿泰德》中的“跑题”如何作为一种更有效的说服方式;李斌杰对拉博埃蒂思想的形成及其后果作了探讨;郁迪着眼于19世纪上半叶英国济贫乱象,管窥近代英国国家构建之得失;刘海超论证了托克维尔的真正关切乃是“民主的专制”背后所暴露的现代政治危机。 书评部分,王志宏分析了拜泽尔对浪漫派本性的重新阐释。
-
伦理学原理[英] G.E摩尔 著,周允东 译一直到19世纪末,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是同一概念。1903年,摩尔的《伦理学原理》出版,宣告了另一种伦理学即元伦理学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王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美德伦理学的兴起,以及道德心理学研究的复兴,伦理学研究呈现出了规范伦理学、美德伦理学与元伦理学鼎足发展的局面。而由摩尔所倡导的元伦理学研究的哲学意义,仍然是当代伦理学大家关注的重心。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摩尔的《伦理学原理》才被列选为20世纪前半叶唯一一部伦理学经典名著。(另外一个原因是,自分析哲学兴起以后,传统的伦理学研究受到了重挫,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才重新复兴。)
-
情节与历史叙事[法] 保罗·利科 著,崔伟锋 译本书是利科先前著作《活的隐喻》的继续发展。利科比较了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心理时间概念和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的物理时间或宇宙时间概念,并分析两种对立时间观的内在疑难。为了解决这种疑难,利科尝试利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情节”概念把时间与叙事结合起来。由此,利科结合现象学、历史编纂学和虚构的叙事理论建立起自己的叙事理论。通过把时间性与叙事性联系起来的创造性工作,利科为我们理解时间的本质和主体的自我理解提供了新的可能。
-
努斯崔延强,梁中和 编本书是一部古希腊罗马哲学专业的论文集,主题为“理性与概念——古希腊的认知理论”。本书收录两篇原典译文,分别涉及恩披里柯、西塞罗著作中对古希腊哲学诸多学派的真理标准及概念问题的探讨。两位罗马时期哲学家的原典,一方面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为当代知识论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理解视角。另外收录九篇论文主要包括对柏拉图哲学中知识、信念、本原、可知世界等基本概念,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努斯、思想同一性问题,以及晚期希腊在哲学中的辩证法、逻辑学概念的详尽分析。
-
地缘政治学的起源与拉采尔[希] 斯托扬诺斯(Alexandroas Stogiannos) 著,刘小枫 编,金海波,方旭 译,张培均 校《地缘政治学的起源与拉采尔:驳拉采尔持地理决定论之谬说》讨论拉采尔对当代地缘政治学体系的影响,旨在反驳把所谓“地缘决定论”归到拉采尔头上的通常做法。有感于学者们对拉采尔的众多矛盾评价,作者详尽分析了拉采尔思想的诸多构成要素,具体探讨了与理解拉采尔作品相关的一系列重大主题。这本书适合国际关系学、地缘政治学、地理学、地理学史等诸多领域的学者和学生阅读。
-
我们自身的外人[法]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 著本书是一本带有自传色彩的理论随笔,作者从自己作为旅居法国的外国人所体验到的各种情感出发,由外国人在法国的历史引入,从而引申出对身份问题的探讨。“外人”和“自我中的陌生性”是贯穿本书的两个重要概念。作者不仅展现了在古希腊悲剧、《圣jing》以及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20世纪的文学中的外人形象,还探讨了历史上外人的法律地位,更有力地论证了我们对自我的彻底审视,这一审视始于认识到外人身上最令我们恐惧的东西可能正是我们不想在自己身上承认的品质:我们自身彻底的陌生性。克里斯蒂娃断言,只有承认“外人就在我们自身之中”,我们才能开始公平地对待他人。
-
神谱[古希腊] 赫西俄德 著,刘小枫 编,吴雅凌 译《神谱》以神话形式描绘宇宙或世界的形成,从起初的浑沌状态讲到天地的分离,是一部宇宙起源神话诗。《神谱》还是一部重要的政治神话诗,从天神家族的乌兰诺斯,到提坦家族的克洛诺斯,再到奥林波斯家族的宙斯,父子三代争夺王权的叙事占据诗篇非常重要的位置,以至于在某些时候,赫西俄德不惜中断诸神的家谱,让位给政治神话。多重主题决定了《神谱》具有错综复杂的叙事结构,也充分展示了赫西俄德高妙的叙事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