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东亚儒学问题新探吴震 著近二十余年来,儒学研究已呈现国际化发展趋向,开辟出“东亚儒学”这一新研究领域。《东亚儒学问题新探》紧扣“儒学”“东亚”“日本化”这三个关键词,对东亚儒学、日本儒学以及儒学日本化等历史问题、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有关“东亚”问题的讨论,对“东亚”“东亚儒学”概念的发生历史以及演变历程,乃至晚近“东亚”论述中的复杂面向,进行了全面仔细的介绍和探讨,反映了前沿的发展成果以及作者的独到见解。第二部分深入德川日本儒学的历史内部,对“儒学日本化”具有典型意义的徂徕学、仁斋学的思想展开了富有创见的研究,同时,对日本独特的心学思想——石门心学及其讲学运动中的“中国因素”等问题进行了仔细的考察,这些研究既吸收了日本学界已有的成果,又具有中国学者的比较视野。第三部分是对现代以来日本学界有关“日本性”问题的探讨,主要透过丸山后期的日本文化研究,在充分肯定丸山思想有关“日本性”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同时,深度反思了丸山后期提出的“古层—原型”论(又称“执拗低音”论)的史学观点。
-
精神现象学邓晓芒 著;邓晓芒 译《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重要的著作。译者邓晓芒是在课堂上用十句话解读一句原文的做法,对这本名著做了解读,并根据德文原著重新翻译。 黑格尔在这部著作中阐述了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自称此书是他哲学体系的导言,1807年出版。其内容分为3部分:①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考察个人意识发展的历程,相当于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意识是个人意识发展的最初阶段,它又分为感性确定性、知觉和知性3个小阶段,讲意识对它的外物的认识。从自我意识直到理性,个人意识的发展明显地重演人类意识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社会意识形态。②精神:考察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和与之紧密相连的社会意识形态,相当于客观精神。③宗教和绝对知识:考察对无限本身的认识,相当于绝对精神。在这个阶段,意识回顾已经走过的阶段,扬弃它们,使之成为自己的构成环节,经过艺术、宗教而在哲学中达到绝对知识。 全书约50万字。
-
每天读点西方哲学米苏 著哲学就其本性而言,并不是要为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它是要我们去思考根本的问题。当一个人懂得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本质时,他就具备了一个宽阔的视野,具备了一个好的心态,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活得更透彻、更明白。读哲学的目的并不是要成为哲人,像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那样先知先觉,而是要品味深藏在理论中的精髓,以此滋养心灵、提升内在,彻底唤醒沉寂的理性与桎梏的心灵。 《每天读点西方哲学》以西方哲学史为基础,依据哲学发展的时间顺序,精心选取了50位著名的哲学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他们的生平以及主要的哲学思想,文中还穿插了一些哲学大咖们的趣闻逸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走进哲学家们的真实生活和独特思想。希望每一位翻开此书的人,都可以透过哲学大师们的思想和哲语,在喧嚣中找到宁静,在浮华中发现真实,在繁杂中看到简单。
-
道德的境域张明伟 著本书是在新的现象学描述分析视角下对道德进行阐释,揭示出道德的境域性。论述是分三部分展开。一部分主要解决方法和论域问题。概念作为思维方式,是在主客观的框架内思考问题,无法处理道德这样的切身性对象的。而海德格尔境域论指出概念化思维前的具有思想意义的源初的境域构成。这是主客体之前的缘发构成境域。确定论域,指出道德和伦理在境域下的不可分性,为我们探讨道德确定前提。 第二部分在境域论下批判有代表性的概念思维模式的道德建构,论述的逻辑思路是按照对道德探索的内在发展进程来展开的,实际也是历史和逻辑的一致。第三部分是立论和应用部分。结语部分。我们指出,道德是一种值得人追求的本真境域。但由于它和现实的联系是一种兴发的作用,因而,道德对现实的约束是弱的,在现实中是无力的,我们还要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
-
欢愉的身体张静 著罗兰?巴特的最后十年是其一生思想的核心,他最后十年随笔似的的文本真正体现了个人的旨趣,风格完全不同于他前期的符号学色彩。本书是对罗兰?巴特最后十年思想的系统性把握,突破了国内学者对巴特后十年思想的定性分析——如赋予他一个解构主义或者后结构主义的单一身份;同时拓展研究范围,除论述巴特的文本思想、语言特质外,重点关注巴特对于身体、主体、批评等问题的分析,展现其自身的多元气质,力求还原这位结构主义巨匠的真实形象。
-
列维纳斯Michael de Saint-Cheron 著;姜丹丹;赵鸣;张引弘 译他们谈到列维纳斯思想里的面容与神圣性,谈到柏格森和保罗.利科哲学中的时间概念,也谈到“历史的终结”等问题。在访谈录之外,在一组思想随笔里,作者继续思考列维纳斯思想中的面容现象学和解构与断裂的问题,重新诠释列维纳斯对犹太传统经典《塔木德》的注释。为此,单士宏亦参照萨特、利科、马尔罗的思想,也论及康德、海德格尔和德里达等人的著作。
-
休谟说情感与认知[英] 休谟 著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休谟对于人类理智\\情感和伦理道德独树一帜的观点,并阐释了休谟的观点如何承前启后,对唯理主义的影响和对经验派的传承。其经验主义,心理学导向的观点为读者在阅读纯理性派传统哲学的同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补充。 本书广泛采用当代政治,哲学,道德生活中的例证,使读者对休谟哲学的现实应用意义有更生动的体会,并会将休谟的思想置于18世纪启蒙运动的框架中讨论,使读者不会觉得乏味,且不仅对哲学,乃至对当时的社会变迁有更深的理解。
-
民主之为自由约翰·杜威 著;刘放桐,陈亚军,张国清 编《杜威选集》拟收录著名思想家杜威的代表性作品,主要包括他在哲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等方面的经典著述,由国内研究杜威的知名学者选编作序,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便捷而全面地了解大师思想的有益渠道。
-
哥白尼式的革命约翰·杜威 著;刘放桐,陈亚军,王成兵 编《杜威选集》拟收录著名思想家杜威的代表性作品,主要包括他在哲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等方面的经典著述,由国内研究杜威的知名学者选编作序,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便捷而全面地了解大师思想的有益渠道。
-
经验的重构约翰·杜威 著;刘放桐,陈亚军,李业富 编《杜威选集》拟收录著名思想家杜威的代表性作品,主要包括他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价值论、政治学、宗教和美学等方面的经典著述,由国内研究杜威的知名学者选编作序,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便捷而全面地了解杜威思想的有益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