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梅洛-庞蒂文集 第11卷梅洛-庞蒂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梅洛-庞蒂于1948年接受电台采访的七篇谈话录,另一部分是梅洛-庞蒂于1949年到1952年间在索邦大学教授《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课程的笔记记录。第一部分的访谈可以被视作梅洛—庞蒂早期哲学思想的简要概括。梅洛-庞蒂在这里向公众清楚易懂地解释了他的哲学思想。他强调,科学研究的是独立于观察者之外的客观本质世界,而现代思想和艺术提醒我们关注与观察者主体相关的世界,即借助感官所知觉到的世界,同时他指出如何通过身体性揭示被知觉世界并接受其未完成性和含混性。在第二部分的课程笔记中,梅洛-庞蒂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讨儿童关于他人的知觉问题,希望在成熟的人类理智活动之下、即在认知主体与被认知对象的关系层面之下,探讨儿童对经验进行组织的原初活动,尤其是这种活动如何受到儿童与他人的关系、即情感性的影响。
-
现象、实体与识《成唯识论》的哲学论证章启群 著本书以《成唯识论》文本为依据,以中印佛学发展为历史线索,并参照相关梵文文献,用20世纪的哲学视野,从形上学、存在论、认识论三个方面,系统整理了唯识学的哲学思想理论。并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从六个核心问题论证唯识学与现象学理论上的根本差异,为唯识学与现象学的比较研究清理了一些重要基础理论问题;从四个方面展示了《成唯识论》存在论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不同,揭示两种哲学理论的意趣和旨归,呈现两种文化、文明鲜明、异样的人生底色;将唯识学形上学与中西方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唯识学的种子论不仅具有世界万物生成发展和本质的唯物论倾向,也具有理念、意志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和动力的观念论倾向。本书作者期望以此探索出一条汉语佛教哲学研究的道路。
-
周易笔记孔繁大 著本书是作者多年学习《周易》的经验和体会,内容包括:《周易》的基本概念;《易经》六十四卦和《易传》十篇的解读。《周易》的基本概念,可以使读者在读“经”“传”之前明了易卦的基本构成和研读方法。解读六十四卦部分,每一卦前面置《序卦》的相关内容,并对这些内容作出解读。在解读六十四卦和“彖传”每卦后面都设“易语杂谈”,内容为笔者对某卦的理解、感悟、体会以及心得等。 本书是解读《周易》的通俗读物,对普通读者了解《周易》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尤其对初学者具有参考价值。
-
达尔文主义种群与自然选择彼得·戈弗雷-史密斯通过自然选择机制,演化过程塑造了千差万别的事物。如何恰切地刻画这个机制?这从达尔文起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这里的关键是,演化过程本身也是演化的产物,它随物种沿着生命之树的变异而同步变化。在本书中,彼得•戈弗雷-史密斯提出了一个适用范围广泛的“达尔文主义空间”思想工具,真正做到了把达尔文主义达尔文主义化。本书讨论的核心概念是“达尔文主义种群”——事物的一个集合体,它能够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变化。由此概念出发,作者对基因在演化中扮演的角色作出了新的分析,对达尔文思想在文化变化中的运用作出了深入阐述,对造成了复杂有机体以至社会的“演化转变”作出了极为精彩的讨论。本书是生物学哲学研究领域重要的作品之一,获得了科学哲学领域重要的国际奖项之一拉卡托斯奖。
-
西南联大哲学课冯友兰 等 著《西南联大哲学课》收录了冯友兰、贺麟、汤用彤等哲学大家的文章、演讲以及授课讲义,以时间为线,梳理出从子学时代到清末经学时代的中国古代哲学发展脉络,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读透中国哲学史。 书中所选文章均为时任西南联大教授所作,通过阅读书中的文章,也能使读者感受到西南联大高质量的通识教育以及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同时可以领略到大师们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
-
畸于人而侔于天王玉彬 著在气象蓬勃的“子学时代”,诸子之间激烈而深入的辩难与争鸣,是庄子哲学缘生并发挥影响的思想场域。本书以庄子与先秦诸子之间那些或隐或显的“思想对话”为核心关注:先是“立乎其大”地摘出庄子与老子、孔子、杨朱、惠施、孟子、荀子等子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议题,继而围绕这些议题“反覆相明”地阐述庄子与上述子家的异同关系,终而寻绎其学术渊源、凸显其问题意识、彰明其理论洞见。一言以蔽之,“其学无所不窥”的庄子自由穿梭在丰厚的思想脉络与晦暗的政治现实之中,创制了一套“畸于人而侔于天”的标新立异之学,体现着他对世界与人生的深情观照与深彻思考。
-
灵魂与自由意志[意]彭波那齐,[意]瓦拉,[意]费奇诺《灵魂与自由意志》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彭波那齐的《论灵魂不朽》(1516)、瓦拉的《关于自由意志的对话》(1439)以及费奇诺的《关于心灵的五个问题》(1495)三部分组成,展现了这一时期哲学的三种面相及其背后共通的人文主义新兴意识。其中,彭波那齐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传统,他将强调个体灵魂的尊严与价值的新人文主义引入学术传统之中,并致力于支持人性论观念。而以独创性和批判精神著称的瓦拉,则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和吸收,认为灵魂具有尊贵的性质,人类灵魂相比动物灵魂的高贵之处在于,人类的灵魂是不朽的,也就是说,灵魂在人死之后依然持存。相比彭波那齐和瓦拉,费奇诺意义上的灵魂学说则是柏拉图(主义)神学式的“灵魂不朽”,他对灵魂论题的论证首先依赖于对于本体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刻画。可以说,三位哲学家从三种不同的维度对灵魂与自由意志这一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他们以自己的视域开启了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潮,也启发了后世对于相关问题的探索。
-
21世纪的21位思想家[澳]麦肯齐-沃克《21世纪的21位思想家》是一部介绍当代新思想的导论性书籍,作者用一本书的篇幅,评述了21位能够影响未来的思想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当今世界思想导图。那些曾经启发我们、挑战我们认识局限的公共知识分子去哪儿了?谁是当今网络时代的萨特和波伏娃?本书作者认为,我们不会再有这样的人物了。但是我们还有一般知识分子,他们的作品能够解答我们这个时代的疑虑和困惑。本书涵盖的话题包括文化、政治、工作、技术和人类世,评述的思想家有柄谷行人、齐泽克、朱迪·巴特勒、蒂姆·莫顿、东浩纪、全喜卿等。麦肯齐·沃克别具一格的解读既表达了欣赏赞同,同时也提出批判,他期待一般知识分子共同编织一张协同的思想之网,以使人们理解,乃至改变这个世界。
-
社会建构主义与科学哲学[加]安德烈·库克拉(André Kukla)社会建构主义者主张我们发明了世界的各种属性而不是发现它们。难道真的是我们自己的活动建构了实在吗?是我们一起发明了这个世界而不是发现它吗?针对源自这一争论的各式哲学话题,安德烈?库克拉呈现了全方位的讨论,他分析了各种建构主义论证的优势与劣势,并主张当前对建构主义提出的哲学异议均难以成立。然而,库克拉没有止步于此,他区分了科学信念的社会成因与那种认为所有可探查事实均为建构的看法,借此对建构主义提出新的反驳。
-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尚杰 著,叶秀山,王树人 编本书是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的《西方哲学史》(学术版)之分卷。全书立足于经典原著,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以优美的文字创新性地介绍了18世纪启蒙时期的法国哲学。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了蒙田、帕斯卡尔、培尔、丰特内勒、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七位法国启蒙思想家;中篇介绍了拉美特利、萨德、狄德罗、爱尔维修、孔狄亚克、达朗贝尔、霍尔巴赫等七位法国唯物主义者;下篇介绍了布丰、杜尔哥、孔多塞、西哀士、圣西门、孔德等六位社会科学领域的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