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现代自由的谱系吴永华 著本书旨在以自由为线索揭示马克思与卢梭之间复杂的思想联系。由霍布斯和洛克塑造的资产者因“堕落”的本性使人类付出了尊严的代价。自由是提升人性尊严之根本,卢梭、康德将其实现诉诸道德共同体以及不可企及的自由王国,黑格尔诉诸立法、行政和司法相统一的现代国家,马克思则诉诸建基于“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之上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从而使卢梭以自由挽救人性尊严的理想得到了实现。
-
法国哲学冯俊.
-
来知德易学哲学思想研究陈培荣 著来知德《周易集注》是集注性著作,易学目前的数论、气论和理本论对来氏易学的形成均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该书遍采诸家注解之长而自成一体,其理论体现了明中后期易学家对程朱理学的反思与检讨,及调和理学与气学、象数与义理的尝试与努力。全文共分六章。第一、二章勾勒来氏行年大略并对来氏《周易集注》版本系统做了梳理和考证,区分出万历三十八年张惟任系统和清康熙高奣映系统,认定张氏系统为此书传刻正脉,高氏系统为歧出。第三章聚焦来氏圆图,探讨来氏气本论思想,来氏圆图是理、气、象、数四者一体的物质承载,象是理的基地和寓所,数和理同为气的规定性,总气、数、理三者,又可以象(物象、卦象)来统摄。第四章探讨来氏太极图从本体建构应用到道德修身,并凝结为“一理合于造化”的功夫论命题。第五章辨析了来氏论象的若干种情形,来氏认为象本身不是目的,象只是理的寓所,理才是这个寓所的主人,体现了他在朱注基础上的创造性发挥。第六章论错综。……
-
休谟[英] A.J.艾耶尔 著休谟是英国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还在世时便被尊为启蒙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从一系列广泛哲学论题的“自然主义”观点,引出许多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理论,涉及知觉、自我同一性、因果性、道德、政治和宗教等领域。身为20世纪的重要哲学家,艾耶尔在这本引人深思的小书中讨论了所有这些领域,并对休谟传奇般的生平和性格进行了描述,大量引用了休谟那些明白晓畅又富有智慧的作品。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德]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哲学家、思想家尼采创作的散文诗体哲学著作。全书共分四个部分。部分包括1篇至关重要的序言和2篇演讲,演讲地点主要集中在一个叫做“斑牛镇”的城镇里。第二部分同样由22篇演讲构成,演讲地点主要在幸福岛及其周围。第三部分的16篇演讲是在查拉图斯特拉渡海返回他的山洞的途中所作。第四部分包含20篇演讲,在查拉图斯特拉的洞府及其周围完成。综观全书,尼采要否定的,是以信仰和服从为准则的旧价值体系,他要肯定的,是以生命和人的意志为准则的新价值体系,前者的立足点是上帝,后者的立足点是大地。尼采将即要到来的时代比喻为人类开始觉醒的时代。人类精神仿佛处在由忍辱负重的骆驼向雄武强健的狮子变形的过程之中,它预示着超越人类的赤子新生命的到来。
-
亚里士多德《论生成与毁灭》校注[英] 哈罗德·亨利·乔基姆 著《论生成与毁灭》是亚里士多德的一篇论文。像他的许多著作一样,它既是科学的,也是亚里士多德生物学的一部分,也是哲学的。哲学本质上是经验主义的;就像在亚里士多德的所有作品中一样,关于未体验和不可观察的推论是基于观察和真实经验。乔基姆编辑的亚里士多德《论生成与毁灭》带校勘过的原文加评注,本书完美地展示了乔基姆的哲学洞察力、准确的学识和对古代哲学的渊博知识。书中的引言是一个紧凑而权威的陈述,几乎无法被超越。
-
柏拉图《蒂迈欧》译注[英] 弗朗西斯·麦克唐纳·康福德 著《蒂迈欧》为柏拉图的晚期著作,是柏拉图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献。本篇对话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作为事物材料来源的载体,以及为事物提供形式结构的理型。柏拉图运用几何化的理型来解释万事万物的结构,并认为事物的内在结构是事物的本质。在部分中,柏拉图讨论了造物者的作用,在第二部分中,他指出宇宙生成是必然作用和理性作用的结果。必然作用即是载体概念和理型几何化的过程,而理性的承载者,即人类的生成,是理性“说服”了必然而产生的结果。因此,人的出现意味着宇宙演化的终实现,造物者在自己的创造物中实现了自身:宇宙本身就是活生生的神自身。
-
柏拉图《斐莱布》译注[英] 雷吉纳德·哈克福斯 著《斐莱布》是柏拉图晚期的一篇重要对 话,本篇对话中的主要人物是苏格拉底和一位年轻人普罗塔库,他和 一些朋友一道来看苏格拉底。这些朋友中有一位名叫斐莱布。对话展开 以后,斐莱布退出了论证,由普罗塔库接手。然而,严格地说来, 他们并没有进行什么争论,苏格拉底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讲话,而 普罗塔库只是表示同意或提问。它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斐莱布与苏格拉底讨论智慧与快乐哪一种善比较大,苏格拉底认为智慧这种善比较大,而斐莱布认为快乐这种善比较大。这篇对话的结论认为善是快乐和智慧的混合,但智慧比快乐更好,更有价值。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校注两种[英] 威廉·大卫·罗斯,[德] 赫尔曼·博尼茨 著《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作的哲学著作,创作于公元前4世纪。全书的第1、2卷回顾了以前的哲学家关于世界本源问题的看法,指出探究事物存在和发展原因的重要性。第3、4、6卷主要讨论哲学研究的方向以及科学分类的原则,提出了关于哲学研究的问题。第5卷对30个哲学术语分别列出了定义及内容。第7卷解释了实体学说。第8、9卷提出了实体的意义,讨论了质料和形式、潜能和现实的范畴及其辩证关系。第10卷介绍整体、连接、同一以及相关概念。第11卷对该书的前部分进行了简单的概括。第12卷讲了宇宙的总因,提出了神学思想。第13、14卷集中批评了数论派和理念论。《形而上学》阐发了一种学说,这种学说有时称为智慧,有时称为“哲学”,其任务是描述实在的普遍、抽象的特征,以及普遍有效的原则。本书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两种经典校注汇编。
-
荷兰学派技术哲学研究刘宝杰 著从近25年国际技术哲学的演进历程看,荷兰已然成为技术哲学的研究重镇。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引入、概念化及模式化,使荷兰学派的技术哲学受到了普遍关注。技术人工物两重性问题的提出及其体系建构,使荷兰学派的技术哲学得到了国际技术哲学界的聚焦。“结构-功能”“结构-意向性”“技术-伦理”“价值-设计”“技术-社会”等研究策略在技术研究中的贯彻、技术人工物哲学体系的建构和以会聚技术、人工智能等为内核的“颠覆性技术”伦理的持续推进,使荷兰技术哲学开始带领国际技术哲学的走向。《荷兰学派技术哲学研究——设计、伦理与价值》详细考察了上述荷兰学派技术哲学的各个维度。